「日耳曼联邦」:修訂間差異

出自希顶维基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50行: 第50行:
1806年7月12日,通过签署莱茵邦联条约(德语:Rheinbundakte),16个在法国保护下,包括列支敦士登、巴伐利亚、符腾堡和巴登在内的莱茵河两岸的德意志南部、中西部邦国,脱离了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治联合体“莱茵邦联”。邦联在法兰克福设两院制议会,推选拿破仑为保护人,并由拿破仑支配邦联的外交和军事。8月6日,已自称奥地利皇帝的弗朗茨一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的弗朗茨二世)被迫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哈布斯堡王朝只能够统治奥地利帝国(1867年改名为奥匈帝国)。
1806年7月12日,通过签署莱茵邦联条约(德语:Rheinbundakte),16个在法国保护下,包括列支敦士登、巴伐利亚、符腾堡和巴登在内的莱茵河两岸的德意志南部、中西部邦国,脱离了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治联合体“莱茵邦联”。邦联在法兰克福设两院制议会,推选拿破仑为保护人,并由拿破仑支配邦联的外交和军事。8月6日,已自称奥地利皇帝的弗朗茨一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的弗朗茨二世)被迫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哈布斯堡王朝只能够统治奥地利帝国(1867年改名为奥匈帝国)。


此后数年,又有23个邦国加入莱茵邦联;德意志地区内只有奥地利、普鲁士、丹麦控制的荷尔斯泰因和瑞典的波美拉尼亚地区未加入莱茵邦联,而且不计算并入法国的莱茵河西岸和尔福特。
此后数年,又有23个邦国加入莱茵邦联;德意志地区内只有奥地利、普鲁士、丹麦控制的荷尔斯泰因和瑞典的波美拉尼亚地区未加入莱茵邦联,而且不计算并入法国的莱茵河西岸和尔福特。

於 2022年4月27日 (三) 16:12 的修訂

普魯西亞聯邦共和國(英語:Federal Republic of Prussia,德語:Bundesrepublik Preußen,波蘭語:Republika Federalna Prus),簡稱普魯西亞聯邦普魯西亞聯普,一字簡稱

普魯西亞的對應位置約為德國本土(除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薩爾蘭州),瑞士 境內的德語區,奧地利 列支敦士登 ,部分波茲南地區 。總的來說,就是大部分德語區。

普魯西亞是一個較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北歐模式)工業化國家,同時也是東約 (全名「東京集體自衛公約組織」)的一個成員國。

該國領導人(總統)為威廉·弗里德里希·康德。國慶日為1月18日。(註:1月18日並非普魯西亞的建國日,此日為現實世界線中普魯士王國[1]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建國日。)國歌為普魯士的榮耀。官方語言為德語,主要通用語有波蘭語等。


普魯西亞西邊與南邊與拉丁人民共和國毗鄰,西北與荷蘭相鄰,北邊與梅克倫堡北希頂聯邦共和國相鄰,東北與波羅的海聯盟接壤,東部與波蘭接壤,東南與泛希臘榮譽羅馬帝國相鄰。

其首都為柏林,主要城市有: 柏林,漢堡,法蘭克福(美因河畔),慕尼黑,紐倫堡,維也納,薩爾茨堡,格拉茨,林茨,因斯布魯克,克拉根福,聖帕爾滕,瓦杜茲,比勒菲爾德,亞琛,門興格拉德巴赫,埃森,杜塞爾多夫,波恩,科隆,多特蒙德,杜伊斯堡,波鴻,基爾,呂貝克,不萊梅,漢諾威,沃爾夫斯堡,斯圖加特,德累斯頓,馬格德堡,威斯巴登,波茨坦,埃爾福特,格但斯克,波茲南,巴塞爾,蘇黎世,伯爾尼,聖加侖,盧塞恩等等。


國名、國旗與國徽

國名

普魯西亞得名於現實世界線中的普魯士王國,用以顯示出普魯西亞人的「普魯士精神」。


國旗

普魯西亞國旗參照1933-1945年otl德國國旗,但中間是普魯西亞(普魯士)鷹徽,體現了普魯西亞人勇猛熱情的特點,國旗上的十字架類似現實世界線中北歐五國的國旗,體現了普魯西亞以北歐模式為國策的基本政策。與此同時,十字架上的黑色象徵威廉二世等戰爭狂人,以及卡勒寧這樣的邪惡代表,甚至像阿道夫·希特勒這樣的兩種都是的惡魔,象徵黑暗一面;白色則是為戰爭中的死者緬懷,也象徵着快速的發展與純潔的人民。左上角的鐵十字勳章體現了德意志一直都與戰爭有着很深的聯繫,而紅色底色體現兩點:

國旗

一是德意志人在三次世界大戰中流下的鮮血,二是普通人民在普魯西亞境內的地位漸漸上升。


國徽

普魯西亞的國徽與普魯士鷹徽相同。詳見普魯士鷹徽

歷史

早期歷史

日耳曼一詞來自拉丁文日耳曼尼亞,尤利烏斯·愷撒以日耳曼尼亞稱呼萊茵河右岸的各個部落,日耳曼尼亞記載於公元100年的《日耳曼尼亞志》。而德文中的德意志國(Deutschland,德意志人的土地,起初為diutisciu land,來自deutsch,由古高地德語的diutisc(大眾的,指屬於diotdiota"人"的)一詞而來,該詞最初用以區別源自拉丁文及羅曼語族的地方話。diutisc一詞依序來自原始日耳曼語的þiudiskaz(大眾的),þiudiskaz又來自於þeudōþeudō又承繼自原始印歐語的tewtéh(人)。

很早以前德國就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公元476年推翻了羅馬帝國(西羅馬)。

神聖羅馬帝國

843年德意志從法蘭克帝國分裂出來,962年建立神聖羅馬帝國。通過長期的對外征服,神聖羅馬帝國占領了捷克、意大利北部和波蘭西部,並遠征俄羅斯、匈牙利。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

1157年,這一帝國得到了「神聖帝國」的稱號。1254年,帝國第一次開始使用頭銜「神聖羅馬帝國」,1512年的科隆帝國會議後頒布敕令,使用「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此後作為官方名稱沿用直至1806年。

1356年,查理四世頒布金璽詔書,確認皇帝須由七大選帝侯推選。在帝國中後期,奧地利大公國的哈布斯堡王朝通過皇室聯姻和金錢賄賂,長期壟斷神聖羅馬帝國皇位長達400年之久,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也成為帝國的實際上的首都。

1806年7月12日,通過簽署萊茵邦聯條約(德語:Rheinbundakte),16個在法國保護下,包括列支敦士登、巴伐利亞、符騰堡和巴登在內的萊茵河兩岸的德意志南部、中西部邦國,脫離了神聖羅馬帝國,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治聯合體「萊茵邦聯」。邦聯在法蘭克福設兩院制議會,推選拿破崙為保護人,並由拿破崙支配邦聯的外交和軍事。8月6日,已自稱奧地利皇帝的弗朗茨一世(即神聖羅馬帝國的弗朗茨二世)被迫宣布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哈布斯堡王朝只能夠統治奧地利帝國(1867年改名為奧匈帝國)。

此後數年,又有23個邦國加入萊茵邦聯;德意志地區內只有奧地利、普魯士、丹麥控制的荷爾斯泰因和瑞典的波美拉尼亞地區未加入萊茵邦聯,而且不計算併入法國的萊茵河西岸和埃爾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