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世界大战」:修訂間差異

出自希顶维基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8 次修訂)
第1行: 第1行:
{{希顶世界线条目}}
<div style="background: #cccccc; text-align: left; font-size: 80%; padding-left:2px;padding-top:4px;padding-right:2px;padding-bottom:4px;border:none 1px black;"><font color="black">本条目所述之组织、政权、企业、人物、地点、事件均为虚构,不与任何真实组织、政权、企业、人物、地点、事件相关联。包括本条目在内的[[希顶国家列表|泛希顶世界观]]是同人范畴,不属于希顶语核心设定。</font></div><br>
<div style="background: #777777;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0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沉痛悼念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无辜受难者'''</font></div>
<div style="background: #777777;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0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沉痛悼念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无辜受难者'''</font></div>
全球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三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并为达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接受原则,确立方法,以保证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用是发愤立志,务当同心协力,以竟厥功。
全球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三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并为达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接受原则,确立方法,以保证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用是发愤立志,务当同心协力,以竟厥功。
第5行: 第5行:


<div style="background: #999999;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5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概述'''</font></div>
<div style="background: #999999;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5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概述'''</font></div>
第三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I),简称三战,亦称世界反法西斯及恐怖主义战争发生时间为2021年6月10日—2021年614日([[希联]]法定结束日期为2021年6月15日),是以致远民国、日出第四共和国、日出共革主义人民国等法西斯及恐怖主义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及恐怖主义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及恐怖主义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三次全球规模的战争。<br>
第三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I),简称三战,亦称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二法),发生时间为2021年6月10日—2021年710日([[希联]]法定结束日期为2021年7月15日),是以[[致远民国]][[日出第四共和国]][[日出共革主义人民国]]、[[卡勒宁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联盟]]等法西斯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义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三次全球规模的战争。<br>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45个国家和地区、1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1000余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20余万人,经济损失达1万多亿美元,是人类历史上第三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的热核战争。<br>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1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1000余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20余万人,经济损失达10万多亿美元,是人类历史上第三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的热核战争。<br>
战争最后以[[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罗民国]]、[[白令共和国]]、[[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消灭恐怖组织,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br>
战争最后以[[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罗民国]]、[[白令共和国]]、[[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卡连联邦人民共和国]]、[[爱沙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消灭恐怖组织,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br>
第三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反导系统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br>
第三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反导系统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br>
<br>
<br>
<div style="background: #999999;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5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简介'''</font></div>
<div style="background: #999999;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5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简介'''</font></div>
{{Infobox
{| class="wikitable"
|top-bcolor=#777777
| 名称 || 第三次世界大战
|l-bcolor=#FFFFFF
|-
|title=第三次世界大战<br>World War III
| 地点 || 欧洲、东亚、东南亚、太平洋、南美
|地点=欧洲、东亚、东南亚、太平洋、南美
|-
| rowspan="2"|参战方 || 反法西斯及恐怖主义同盟国:[[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白令共和国]][[清云共和国]][[大罗民国]][[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大韩民国|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参战方=希联方<br>[[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br>[[白令共和国]]<br>[[清云共和国]]<br>[[大罗民国]]<br>[[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br>[[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今[[大韩民国]])<br>[[卡连联邦人民共和国]](今[[拉丁人民共和国]])<br>[[爱沙尼亚社会主义漂流政府]](今[[爱沙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br>日出方:<br>[[日出第四共和国]](今[[日出共和国]])<br>[[日出共革主义人民国]]<br>[[致远民国]]<br>[[大韩独立军政府]]<br>[[卡勒宁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联盟]]<br>[[大罗人民共和国]]
|结果=反法西斯同盟国胜利
|-
|参战方兵力=希联约1433万<br>大罗约280万<br>白令约152万<br>致远约198万<br>日出约30万<br>卡联约1.1亿
|法西斯及恐怖主义轴心国:[[日出第四共和国]](今[[日出共和国]])、[[日出共革主义人民国]]、[[致远民国]]、[[大韩独立军政府]]
|伤亡情况=共约124500人死亡<br>20万人受伤
|-
|主要指挥官=[[苏闻家市]]<br>[[亚历山大·伊万]]<br>致远;<br>许锡安<br>姜凯申<br>致学罗<br>图伊思库·卡勒宁
|结果||反法西斯及恐怖主义同盟国胜利
|性质=两超级大国为争夺霸权而导致的非正义战争
|-
|开始标志=日出闪击希联(东线战场)<br>卡联退出联合国(西线战场)
|rowspan="5"|参战方兵力||希联约79万
|转折点=九崇战役(日出战场)<br>光州战役(朝鲜战场)<br>西云战役(清云战场)<br>哥本哈根保卫战(西欧战场)
|-
|战争损失=超过10万亿美元
|大罗约8万
|战后世界格局=第一次昢希冷战
|-
|简称=三战
|白令约15万
|作战区域面积=1000万平方千米
|-
}}
|致远约20万
|-
|日出约30万
|-
|伤亡情况||共约124500人死亡,20万人受伤
|-
|主要指挥官||[[苏闻家市]]、亚历山大·伊万、致远、许锡安、姜凯申、致学罗
|-
|性质||正义的反法西斯及恐怖主义战争
|-
|开始标志||日出闪击希联
|-
|转折点||九崇战役(日出战场),光州战役(朝鲜战场),西云战役(清云战场)
|-
|战争损失||1万多亿美元
|-
|战后世界格局||赫尔辛基体系
|-
|外文名||World War III
|-
|简称||三战、世界反法西斯及恐怖主义战争
|-
|作战区域面积||1000万平方千米
|}<br>
<div style="background: #999999;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5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战争背景'''</font></div>
<div style="background: #999999;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5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战争背景'''</font></div>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各资本主义国家(例如[[大罗民国]]、[[日出共和国]]、[[清云共和国]]等)的经济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的白热化竞争和金融市场的挤兑风潮,引发了部分国家的经济危机。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各资本主义国家(例如[[大罗民国]]、[[日出共和国]]、[[清云共和国]]、[[大德意志联邦]]等)的经济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的白热化竞争和金融市场的挤兑风潮,引发了部分国家的经济危机。


====法西斯独裁====
====法西斯独裁====
2021年6月10日,致远民国在国际势力的支持下,重新建立政权,在[[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发动政变。<br>
2021年6月10日,致远民国在国际势力的支持下,重新建立政权,在[[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发动政变。<br>
2021年6月13日,[[日出共和国]]领导人姜凯申(学生君)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所有军事行动必须听从其指挥,[[日出共和国]]进入军国主义状态。
2021年6月13日,[[日出共和国]]领导人姜凯申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所有军事行动必须听从其指挥,[[日出共和国]]进入军国主义状态。


2021年6月29日,图伊思库·卡勒宁通过竞选成为大德意志联邦总统,宣布一切权力归内阁所有,改国名为卡勒宁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联盟,开启了独裁统治道路。

2021年6月30日,图伊思库·卡勒宁发布《关于清除修正主义叛徒的决定》,宣布[[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拉丁人民共和国]]为“修正主义国家”,将予以打击。
====南美领土危机====
====南美领土危机====
[[日出共和国]]此前从[[清云共和国]]购买了一片土地的主权,[[清云共和国]]实际给予部分和国际社会公认部分一致,为其领土西部四省。但[[日出共和国]]认为其购买的为中美洲(今[[大哥伦比亚共和国]])部分,此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处理。
[[日出共和国]]此前从[[清云共和国]]购买了一片土地的主权,[[清云共和国]]实际给予部分和国际社会公认部分一致,为其领土西部四省。但[[日出共和国]]认为其购买的为中美洲(今[[希吕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部分,此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处理。

====西欧火药桶====
2021年6月30日,[[卡勒宁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联盟]]无故向希联乌克兰共和国首都基辅发射1000枚温压弹,但未能成功到达。同日卡联在波尔多海域放置标靶,并进行导弹演习,侵犯了[[拉丁人民共和国]]的领海主权。此后卡联与周边国家剑拔弩张,局势很快不可控制。


====联合国的失败====
====联合国的失败====
2021年成立的[[联合国|泛希顶联合国]]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并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受日出、清云两国的操纵,它缺乏对侵略行为的有力制裁,到三战前联合国已经形同虚设,无力阻止法西斯以及恐怖主义的扩张。<br>
2021年成立的[[联合国|泛希顶联合国]]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并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受日出、清云两国的操纵,以及对卡联等不遵守规定的国家缺乏有效制裁手段,它缺乏对侵略行为的有力制裁,到三战前联合国已经形同虚设,无力阻止法西斯主义的扩张。<br>
<br>
<br>


第76行: 第59行:


====共革复国运动====
====共革复国运动====
自2018年6月日出共革主义人民国被推翻后,日出共革党内部分化为复国派和维新派。维新派采取温和政策,作为在野党活跃在日出共和国境内。而复国派离开日出共和国,下落不明,国际上均认为其成员已经失踪。<br>
自2018年6月日出共革主义人民国被推翻后,日出共革党内部分化为复国派和维新派。维新派采取温和政策,作为在野党活跃在日出共和国境内。而复国派离开日出共和国,下落不明,国际上均认为其成员已经失踪。
====西欧事变====
<br>
2021年6月30日,卡联领导人图伊思库·卡勒宁宣布在全国边境建设“反修正主义防卫墙”,为水泥材质,厚度达20m,深度达30m。

2021年7月1日,卡联领导人图伊思库·卡勒宁发表演说《夺回属于我们的土地!》,宣布立刻从丹麦地区挺进北欧,直指希联首都孛罗帝。

2021年7月2日,卡联宣布召回联合国代表,宣告了侵略行动的开始。



<div style="background: #999999;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5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双方阵营'''</font></div>
<div style="background: #999999;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5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双方阵营'''</font></div>


====轴心国阵营====
====轴心国阵营====
[[日出共国]]、[[致远民国]]、[[日出共革主义人民国]]
[[致远民国]]、[[日出共革主义人民国]]、[[卡勒宁社会主义人共和联盟]]、[[大罗人民共和国]]

====同盟国阵营====
==== 日出阵营 ====
[[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大罗民国]]、[[白令共和国]]<br>
[[日出共和国]]、[[大韩联邦共和国(2021)]]、[[大韩救国军]]

====希联阵营====
[[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大罗民国]]、[[白令共和国]]、[[卡连联邦人民共和国]]、[[爱沙尼亚社会主义漂流政府]]<br>
<br>
<br>


第90行: 第83行:
====致远民国阶段====
====致远民国阶段====
2021年6月10日,致远民国领导人致学罗在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东部发动政变,占领了东部大部分地区。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增援兵力,但在未到达致远本土时,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即与致远民国暂时停火。<br>
2021年6月10日,致远民国领导人致学罗在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东部发动政变,占领了东部大部分地区。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增援兵力,但在未到达致远本土时,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即与致远民国暂时停火。<br>

2021年6月11日,致远民国对清云共和国发动突然袭击,占领了西云行省大部分地区。稍后致远民国占领了清云议会,清云国家元首逃亡。<br>
2021年6月11日,致远民国对清云共和国发动突然袭击,占领了西云行省大部分地区。稍后致远民国占领了清云议会,清云国家元首逃亡。<br>

2021年6月12日,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增援兵力到达清云,对致远民国占领区进行包围。致远民国在清云和致远战场同时突破封锁线,遭到希联红军压制。清云元首到达行宫和大皇帝会合,启动了行宫地下的核武器发射装置,对致远民国占领区进行核打击。与此同时,希联红军与致远人民军消灭大部分致远民国军事力量,残部逃亡至大罗民国致远州(即文莱),被大罗民国消灭。<br>
2021年6月12日,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增援兵力到达清云,对致远民国占领区进行包围。致远民国在清云和致远战场同时突破封锁线,遭到希联红军压制。清云元首到达行宫和大皇帝会合,启动了行宫地下的核武器发射装置,对致远民国占领区进行核打击。与此同时,希联红军与致远人民军消灭大部分致远民国军事力量,残部逃亡至大罗民国致远州(即文莱),被大罗民国消灭。<br>

2021年6月13日,希联红军利用轻元素聚变法为清云共和国核污染区进行清洗。
2021年6月13日,希联红军利用轻元素聚变法为清云共和国核污染区进行清洗。
====日出共和国阶段====
====日出共和国阶段====
2021年6月11日,日出共和国(日出第四共和国)领导人姜凯申公然宣称其拥有大哥伦比亚地区主权,并出兵强占大哥伦比亚共和国,遭到国际社会声讨。哥伦比亚人民在致远、清云、希联的帮助下击退了日出军队。<br>
2021年6月11日,日出共和国(日出第四共和国)领导人姜凯申公然宣称其拥有大哥伦比亚地区主权,并出兵强占大哥伦比亚共和国,遭到国际社会声讨。哥伦比亚人民在致远、清云、希联的帮助下击退了日出军队。<br>

2021年6月12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对日出共和国进行分区维和,其中两韩特别县北纬38°以北由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驻军,南部由清云共和国驻军,九州岛由崇仁社会主义共和国驻军,四国岛由[[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驻军,琉球群岛由[[白令共和国]]驻军,称为“致远日出”“清云日出”“希日出”“崇仁日出”“白令日出”,维和期间暂时保留日出共和国主权。
2021年6月12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对日出共和国进行分区维和,其中两韩特别县北纬38°以北由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驻军,南部由清云共和国驻军,九州岛由崇仁社会主义共和国驻军,四国岛由[[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驻军,琉球群岛由[[白令共和国]]驻军,称为“致远日出”“清云日出”“希日出”“崇仁日出”“白令日出”,维和期间暂时保留日出共和国主权。<br>

[[file:分区日出-黑白.png|缩略图|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对日出共和国进行分区维和]]
[[file:分区日出-黑白.png|缩略图|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对日出共和国进行分区维和]]

在白令共和国的韩国侨胞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大韩民国|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开展复国运动。清云共和国与日出共和国临时结成清云·日出联邦。清云日出境内爆发了恐怖主义运动,成立了恐怖组织“大韩独立军政府”。“大韩独立军政府”越过北纬38°线袭击致远人民军,为集中兵力控制并消灭该组织,两韩特别县临时合并为“联邦日出共和国”(西日出),本土临时合并为“民主日出共和国”(东日出)。
在白令共和国的韩国侨胞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大韩民国|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开展复国运动。清云共和国与日出共和国临时结成清云·日出联邦。清云日出境内爆发了恐怖主义运动,成立了“大韩独立军政府”。“大韩独立军政府”越过北纬38°线袭击致远人民军,为集中兵力控制并消灭该组织,两韩特别县临时合并为“联邦日出共和国”(西日出),本土临时合并为“民主日出共和国”(东日出)。<br>

[[file:东西日出-黑白.png|缩略图|联邦日出和民主日出疆域图]]
[[file:东西日出-黑白.png|缩略图|联邦日出和民主日出疆域图]]

2021年6月13日,日出第四共和国领导人姜凯申(学生君)被驱逐下台,熊月建立日出第五共和国政府。大韩独立军政府被剿灭,日出共和国和其他国家外交关系逐步恢复。鉴于局势缓和,分区维和被撤销。
2021年6月13日,日出第四共和国领导人姜凯申被驱逐下台,熊月建立日出第五共和国政府。大韩独立军政府被剿灭,日出共和国和其他国家外交关系逐步恢复。鉴于局势缓和,分区维和被撤销。


====日出共革阶段====
====日出共革阶段====
2021年6月13日,日出第四共和国领导人姜凯申带领武装冲击九崎国防部大楼,并成功占领,建立了日出临时军政府。清云共和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全国戒严,在国内彻查致远民国残部。<br>
2021年6月13日,日出第四共和国领导人姜凯申带领武装冲击九崎国防部大楼,并成功占领,建立了日出临时军政府。清云共和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全国戒严,在国内彻查致远民国残部。同时,清云共和国实行了太空管制,对于进入其领空的卫星一律击落。日出临时军政府以其国防卫星受损将会导致反触发系统核袭希联首都[[孛罗帝]]为由,强行将[[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卷入纷争。希联红军亚洲所有军事基地立即进入攻击模式瞄准日出,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此时[[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乌拉尔共和国通报一起核袭击,[[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立刻对[[日出共和国]]开展核打击,但发射前[[日出共和国]]在北希顶附近北冰洋海域发现了日出共革党复国派的秘密军事基地,并移交联合国军事法庭处理,核打击计划随后取消。随后,清云共和国宣布将仅对未经报备的卫星进行处理。由于国防部被日出临时军政府控制,相关人员无法进入,[[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在熊月政府的帮助下,输送了一批密码专家对系统进行破译。清云随后通报发现一颗拒绝透露其身份的未知卫星,将其击落。日出国防反触发系统随即启动,对[[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发射了近150枚原子弹。[[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启动全力拦截,但仍有一枚降落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中核新城附近,导致10500人死亡。
同时,清云共和国实行了太空管制,对于进入其领空的卫星一律击落。日出临时军政府以其国防卫星受损将会导致反触发系统核袭希联首都[[孛罗帝]]为由,强行将[[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卷入纷争。希联红军亚洲所有军事基地立即进入攻击模式瞄准日出,双方进入僵持状态。<br>

此时[[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乌拉尔共和国通报一起核袭击,[[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立刻对[[日出共和国]]开展核打击,但发射前[[日出共和国]]在北希顶附近北冰洋海域发现了日出共革党复国派的秘密军事基地,并移交联合国军事法庭处理,核打击计划随后取消。<br>

随后,清云共和国宣布将仅对未经报备的卫星进行处理。由于国防部被日出临时军政府控制,相关人员无法进入,[[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在熊月政府的帮助下,输送了一批密码专家对系统进行破译。清云随后通报发现一颗拒绝透露其身份的未知卫星,将其击落。日出国防反触发系统随即启动,对[[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发射了近150枚原子弹。[[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启动全力拦截,但仍有一枚降落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中核新城附近,导致10500人死亡。<br>
[[file:普里皮亚季被毁后.jpg|缩略图|普里皮亚季被炸毁前后]]
[[file:普里皮亚季被毁后.jpg|缩略图|普里皮亚季被炸毁前后]]
[[file:普里皮亚季被毁后2.jpg|缩略图|普里皮亚季被炸毁后]]
[[file:普里皮亚季被毁后2.jpg|缩略图|普里皮亚季被炸毁后]]
[[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立即向日出共和国宣战,并开展了先后三次核打击。其中前两次核打击均被日出利用电磁干扰技术偏航落入太平洋海域,但由于电磁干扰技术生热过多,所有设备在两次干扰后均被烧毁,第三次核袭击有9枚原子弹落在[[日出共和国]]崇院府,造成崇院和九崎近115000人死亡。
[[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立即向日出共和国宣战,并开展了先后三次核打击。其中前两次核打击均被日出利用电磁干扰技术偏航落入太平洋海域,但由于电磁干扰技术生热过多,所有设备在两次干扰后均被烧毁,第三次核袭击有9枚原子弹落在[[日出共和国]]崇院府,造成崇院和九崎近115000人死亡。<br>
[[file:崇院.jpg|缩略图|核袭后的崇院府]]
[[file:崇院.jpg|缩略图|核袭后的崇院府]]
[[file:九崎都.jpg|缩略图|核袭后的九崎都西郊]]
[[file:九崎都.jpg|缩略图|核袭后的九崎都西郊]]
随后,日出临时军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出第四共和国领导人姜凯申和前共革党主席许锡安被[[日出共和国]]作为战犯押送至联合国军事法庭。<br>
随后,日出临时军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出第四共和国领导人姜凯申和前共革党主席许锡安被[[日出共和国]]作为战犯押送至联合国军事法庭。<br>

====卡联阶段====
2021年6月25日,卡联当局单方面撕毁基尔条约和布鲁塞尔协定,并将兵力集中至与卡连和希联的边境。<br>

2021年6月26日,卡联当局单方面撕毁南极公约,占领南极各科考站,后被卡连和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制裁。<br>

2021年6月27日,卡联当局要求美国进行加入卡联的公投,结果为3%赞成,94%反对,卡联代表大闹联合国。<br>

2021年6月28日,匈牙利开始进行关于是否加入卡联的“全民公投”。<br>

2021年6月29日,卡联突然出兵大罗,被击退。<br>

2021年6月30日,卡联成立法西斯性质组织“正义联盟”,因其宣称“社会主义性质”,希联和拉丁要求加入,被拒绝。<br>

2021年7月1日,卡联宣布退出联合国。<br>

2021年7月2日,卡联政府在汉堡成立伪“大罗人民共和国自治政府”,同时还成立了卡共(檀香),企图分裂[[檀香帝国]]。<br>

2021年7月2日,大罗民国为首成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对抗卡联。<br>

2021年7月3日,卡联自称已经消灭了[[爱沙尼亚社会主义漂流政府]],并强行要求加入联合国,并辱骂各国政府,此后投票失败,卡联无法加入联合国,图伊思库·卡勒宁认为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操纵选举,对希联领导人苏闻家市怀恨在心,策划刺杀。<br>

2021年7月3日,卡勒宁向希共中央发出警告,要求希共中央总书记“小心一点自己”,希共中央未予理会。<br>

2021年7月3日,希共中央总书记苏闻家市在孛罗帝骑行过程中遭遇未遂刺杀,凶手被抓获,为卡联特工。其后该特工被处死,此事震惊全希联,希联宣布与卡联永久敌对,并进行对等反制。<br>

2021年7月4日,卡勒宁被希联特工刺杀,卡联解体,大罗人民共和国政权交由[[大罗合众国]]管理,其他部分由希吕、大罗民国、[[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卡连、[[檀香帝国]]继承。除此之外,白令、卡连、希联建立民主普鲁士共和国,为代议民主制度。<br>

2021年7月5日,卡联残余势力在仅剩的空间站开展人体实验,成功复活了图伊思库·卡勒宁。<br>

2021年7月6日,“卡联”空间站向地球发射无线电信号干扰。<br>

2021年7月7日,卡联空间站试图向地球发射导弹,但是失败了。<br>

2021年7月9日,图伊思库·卡勒宁离开希顶宇宙,自称“脱离希顶世界线,回归学术化”。<br>

2021年7月12日,射电望远镜观测到卡勒宁离开的方向存在物质波动异常。<br>

2021年7月15日,赫尔辛基军事法庭审判了前卡联战犯,均被处死刑。<br>

2021年7月29日,联合国秘书处发现大量被卡联特工修改的古早资料,现正修复中。<br>
<br>
<br>


<div style="background: #999999;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5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军事审判'''</font></div>
<div style="background: #999999;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5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军事审判'''</font></div>
[[联合国军事法庭]]审判:战犯许锡安、姜凯申因犯反人类罪、战争罪,处死刑。<br>
[[联合国军事法庭]]审判:战犯许锡安、姜凯申因犯反人类罪、战争罪,处死刑。<br>
此外,姜凯申还披露了整个事件的计划。2018年,因共革党在日出共和国实施极右独裁统治,导致希共不承认其社会主义地位,至此怀恨在心,遂以保卫国家为名建立了反触发国防系统,实则全部瞄准希联的四个加盟共和国。学生君上台后,因对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抱有恐惧,从而希望消灭这个国家,便未拆除共革时期的遗留设施,而是继续维护,并暗中与共革复国派进行会晤,目的是日后佯装卫星被他国劫持,从而顺理成章对希联开展核打击。清云共和国戒严期间击落拒绝上报身份信息的日出国防卫星本无任何问题,但日出共和国就此决定借机提前开展对希联的核打击计划,导致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r>
此外,姜凯申还披露了整个事件的计划。2018年,因共革党在[[日出共和国]]实施极右独裁统治,导致希共不承认其社会主义地位,至此怀恨在心,遂以保卫国家为名建立了反触发国防系统,实则全部瞄准希联的四个加盟共和国。学生君上台后,因对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抱有恐惧,从而希望消灭这个国家,便未拆除共革时期的遗留设施,而是继续维护,并暗中与共革复国派进行会晤,目的是日后佯装卫星被他国劫持,从而顺理成章对希联开展核打击。清云共和国戒严期间击落拒绝上报身份信息的日出国防卫星本无任何问题,但日出共和国就此决定借机提前开展对希联的核打击计划,导致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r>
在日出共和国国防部送来的解密文件中,展示了希联各大核袭点的最少投放核弹枚数:斯德哥尔摩 12、赫尔辛基 10、哥本哈根 8、奥斯陆 19、雷克雅未克 6、艾应是 17、北马其顿 5、加德满都 8、甘托克 14、廷布 9、岘港 22、西贡 31、顺化 19、永龙 5、金瓯 5、富安 8、平顺 8、广南 16、雲山 2。<br>
在日出共和国国防部送来的解密文件中,展示了希联各大核袭点的最少投放核弹枚数:斯德哥尔摩 12、赫尔辛基 10、哥本哈根 8、奥斯陆 19、雷克雅未克 6、艾应是 17、北马其顿 5、加德满都 8、甘托克 14、廷布 9、岘港 22、西贡 31、顺化 19、永龙 5、金瓯 5、富安 8、平顺 8、广南 16、雲山 2。

图伊思库·卡勒宁在战争失败后失踪,其国务卿称图伊思库·卡勒宁已于7月12日经虫洞离开地球。除图伊思库·卡勒宁外,其余卡联政要均被处死刑。<br>
<br>
<br>


<div style="background: #999999;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5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战争影响'''</font></div>
<div style="background: #999999;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5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战争影响'''</font></div>
第三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人民造成了极为深重的影响,其中日出共和国死伤124500人,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死伤10492人,致远共和国死伤193人,大罗民国死伤122人,白令共和国死伤98人。<br>
第三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人民造成了极为深重的影响,其中[[卡勒宁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联盟]]死伤11748522人,[[日出共和国]]死伤124500人,[[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死伤10492人,[[致远共和国]]死伤193人,[[大罗民国]]死伤122人,[[白令共和国]]死伤98人。<br>
第三次世界大战共投放165枚重核弹,348枚轻核弹,6枚氢弹,对世界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即使核污染已通过轻元素聚变消耗完毕,但战争造成的核污染高达福岛核电站事故的7368倍,对世界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小觑。<br>
第三次世界大战共投放1200165枚重核弹,9000348枚轻核弹,1006枚氢弹,对世界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即使核污染已通过轻元素聚变消耗完毕,但战争造成的核污染高达福岛核电站事故的7368倍,对世界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小觑。<ref>注:事实上仅仅投放了此数字的零头部分,因卡联宣布战争计划过于迅速,其要求的核弹投放量无法制造,从而没有计入核污染。</ref><br>
<br>
<br>


第125行: 第174行:


====加强联合国力量====
====加强联合国力量====
三战中,反法西斯及恐怖主义同盟,清、希、致、白、罗五国通过大西洋会晤、莫斯科会议、杜迈会议、赫尔辛基会议和尼布楚会议、虱巴沓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就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确立了维护战后世界秩序的国际制度。<br>
三战中,反法西斯同盟,希、致、白、罗、拉五国通过大西洋会晤、莫斯科会议、杜迈会议、赫尔辛基会议和尼布楚会议、虱巴沓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就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确立了维护战后世界秩序的国际制度。<br>

====两极格局====
====两极格局====
[[赫尔辛基体系]]是战胜国在[[赫尔辛基会议]]中确定的新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以希联为首“一超多强”的局面。<br>
[[赫尔辛基体系]]是战胜国在[[赫尔辛基会议]]中确定的新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以希联为首“一超多强”的局面。
会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由之前的[[灯纟火民主共和国]]、[[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白令共和国]]、[[卡连人民联邦共和国]]、[[崇仁社会主义共和国]]变更为三战战胜国:[[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白令共和国]]、[[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大罗民国]]以及未参战的[[灯纟火民主共和国]]。
会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由之前的[[灯纟火民主共和国]]、[[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白令共和国]]、[[卡连人民联邦共和国]](现称[[拉丁人民共和国]])、[[崇仁社会主义共和国]]变更为三战战胜国:[[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白令共和国]]、[[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大罗民国]](现称[[大不列安合众国]]),以及未参战的[[灯纟火民主共和国]]。

[[拉丁人民共和国]]曾经为常任理事国观察员,但因其代表发表支持图伊思库·卡勒宁的不当言论,而被取消常任理事国身份。

战后,希联和日出开始了一系列领土扩张,并形成了新的两极格局,即[[第一次昢希冷战]]。


====区域安全====
====区域安全====
战后,为维护亚太地区安全,[[联合国军事法庭]]裁定[[日出共和国]]五年内必须接受战胜国驻军,且不得拥有重型武器,只准拥有国民自卫队,所有重型武器(包括核武器)均由战胜国收缴。<br>
战后,为维护亚太地区安全,[[联合国军事法庭]]裁定[[日出共和国]]五年内必须接受战胜国驻军,且不得拥有重型武器,只准拥有国民自卫队,所有重型武器(包括核武器)均由战胜国收缴。为维护欧洲地区安全,与西线战场有关的所有国家(希吕、檀香、希联、白令、卡连等)均参与了对前卡联的分区占领。<br>
<br>
<br>


<div style="background: #999999;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5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纪念活动'''</font></div>
<div style="background: #999999;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5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纪念活动'''</font></div>
每年6月15日是[[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世界反法西斯及恐怖主义战争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每年7月15日是[[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世界反法西斯及恐怖主义战争死难者国家公祭日。<br>
==另见==

==注释==


[[Category:希顶世界线的2021年]]

於 2022年6月6日 (一) 18:36 的最新修訂

這篇泛希頂世界線條目是虛構作品,與任何現實實體無關(詳見免責聲明)。
由於希頂世界線的活動主要於泛希頂聯合國群進行,希頂維基上的相關內容可能不具時效性。
沉痛悼念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無辜受難者

全球人民同茲決心,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三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創造適當環境,俾克維持正義,尊重由條約與國際法其他淵源而起之義務,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會進步及較善之民生,並為達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鄰之道,和睦相處;集中力量,以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接受原則,確立方法,以保證非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運用國際機構,以促成全球人民經濟及社會之進展,用是發憤立志,務當同心協力,以竟厥功。

——《泛希頂聯合國憲章》


概述

第三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I),簡稱三戰,亦稱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二法),發生時間為2021年6月10日—2021年7月10日(希聯法定結束日期為2021年7月15日),是以致遠民國日出第四共和國日出共革主義人民國卡勒寧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聯盟等法西斯軸心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正義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三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範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1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1000餘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20餘萬人,經濟損失達10萬多億美元,是人類歷史上第三大規模的世界戰爭,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世界性的熱核戰爭。
戰爭最後以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羅民國白令共和國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卡連聯邦人民共和國愛沙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消滅恐怖組織,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三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反導系統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簡介
第三次世界大戰
World War III
地點 歐洲、東亞、東南亞、太平洋、南美
參戰方 希聯方:
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白令共和國
清雲共和國
大羅民國
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今大韓民國
卡連聯邦人民共和國(今拉丁人民共和國
愛沙尼亞社會主義漂流政府(今愛沙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日出方:
日出第四共和國(今日出共和國
日出共革主義人民國
致遠民國
大韓獨立軍政府
卡勒寧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聯盟
大羅人民共和國
結果 反法西斯同盟國勝利
參戰方兵力 希聯約1433萬
大羅約280萬
白令約152萬
致遠約198萬
日出約30萬
卡聯約1.1億
傷亡情況 共約124500人死亡
20萬人受傷
主要指揮官 蘇聞家市
亞歷山大·伊萬
致遠;
許錫安
姜凱申
致學羅
圖伊思庫·卡勒寧
性質 兩超級大國為爭奪霸權而導致的非正義戰爭
開始標誌 日出閃擊希聯(東線戰場)
卡聯退出聯合國(西線戰場)
轉折點 九崇戰役(日出戰場)
光州戰役(朝鮮戰場)
西雲戰役(清雲戰場)
哥本哈根保衛戰(西歐戰場)
戰爭損失 超過10萬億美元
戰後世界格局 第一次昢希冷戰
簡稱 三戰
作戰區域面積 1000萬平方千米
戰爭背景

經濟危機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各資本主義國家(例如大羅民國日出共和國清雲共和國大德意志聯邦等)的經濟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隨之而來的是社會的白熱化競爭和金融市場的擠兌風潮,引發了部分國家的經濟危機。

法西斯獨裁

2021年6月10日,致遠民國在國際勢力的支持下,重新建立政權,在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發動政變。
2021年6月13日,日出共和國領導人姜凱申宣布全國進入戰時狀態,所有軍事行動必須聽從其指揮,日出共和國進入軍國主義狀態。

2021年6月29日,圖伊思庫·卡勒寧通過競選成為大德意志聯邦總統,宣布一切權力歸內閣所有,改國名為卡勒寧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聯盟,開啟了獨裁統治道路。

2021年6月30日,圖伊思庫·卡勒寧發布《關於清除修正主義叛徒的決定》,宣布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拉丁人民共和國為「修正主義國家」,將予以打擊。

南美領土危機

日出共和國此前從清雲共和國購買了一片土地的主權,清雲共和國實際給予部分和國際社會公認部分一致,為其領土西部四省。但日出共和國認為其購買的為中美洲(今希呂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部分,此問題一直未得到妥善處理。

西歐火藥桶

2021年6月30日,卡勒寧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聯盟無故向希聯烏克蘭共和國首都基輔發射1000枚溫壓彈,但未能成功到達。同日卡聯在波爾多海域放置標靶,並進行導彈演習,侵犯了拉丁人民共和國的領海主權。此後卡聯與周邊國家劍拔弩張,局勢很快不可控制。

聯合國的失敗

2021年成立的泛希頂聯合國雖然是各國為防止武裝衝突、加強普遍和平與安全而建立國際機構的第一次嘗試,但在實踐中並沒有起到維護和平的作用。受日出、清雲兩國的操縱,以及對卡聯等不遵守規定的國家缺乏有效制裁手段,它缺乏對侵略行為的有力制裁,到三戰前聯合國已經形同虛設,無力阻止法西斯主義的擴張。

戰爭起因

致遠民國復國運動

2021年6月10日,致遠民國發動馬來事變,控制了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東部,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之後致遠向聯合國求助,卻並未得到聯合國的積極回應。當時西方大國普遍奉行綏靖政策,意圖通過縱容法西斯的行徑來換取暫時的和平,除去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外,無國家提供援助,由此致遠民國得以肆無忌憚。這場事變打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三戰已經浮現。
2021年6月11日,致遠民國發動西雲事變,全面入侵清雲,進一步加劇了國際形勢的緊張態勢。

哥倫比亞陰謀

2021年6月,日出共和國領導人姜凱申(學生君)和清雲君主西西里特五世在清雲新江大橋秘密會晤簽訂協議,在沒有大哥倫比亞共和國代表的情況下,強行把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等地區割讓給昢清雲共和國。歷史上把這次會議稱為「哥倫比亞陰謀」。至此,綏靖政策達到頂峰。新江大橋協定的簽訂產生了很大的消極影響。

共革復國運動

自2018年6月日出共革主義人民國被推翻後,日出共革黨內部分化為復國派和維新派。維新派採取溫和政策,作為在野黨活躍在日出共和國境內。而復國派離開日出共和國,下落不明,國際上均認為其成員已經失蹤。

西歐事變

2021年6月30日,卡聯領導人圖伊思庫·卡勒寧宣布在全國邊境建設「反修正主義防衛牆」,為水泥材質,厚度達20m,深度達30m。

2021年7月1日,卡聯領導人圖伊思庫·卡勒寧發表演說《奪回屬於我們的土地!》,宣布立刻從丹麥地區挺進北歐,直指希聯首都孛羅帝。

2021年7月2日,卡聯宣布召回聯合國代表,宣告了侵略行動的開始。


雙方陣營

軸心國陣營

致遠民國日出共革主義人民國卡勒寧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聯盟大羅人民共和國

日出陣營

日出共和國大韓聯邦共和國(2021)大韓救國軍

希聯陣營

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大羅民國白令共和國卡連聯邦人民共和國愛沙尼亞社會主義漂流政府

戰爭經過

致遠民國階段

2021年6月10日,致遠民國領導人致學羅在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東部發動政變,占領了東部大部分地區。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增援兵力,但在未到達致遠本土時,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即與致遠民國暫時停火。

2021年6月11日,致遠民國對清雲共和國發動突然襲擊,占領了西雲行省大部分地區。稍後致遠民國占領了清雲議會,清雲國家元首逃亡。

2021年6月12日,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增援兵力到達清雲,對致遠民國占領區進行包圍。致遠民國在清雲和致遠戰場同時突破封鎖線,遭到希聯紅軍壓制。清雲元首到達行宮和大皇帝會合,啟動了行宮地下的核武器發射裝置,對致遠民國占領區進行核打擊。與此同時,希聯紅軍與致遠人民軍消滅大部分致遠民國軍事力量,殘部逃亡至大羅民國致遠州(即文萊),被大羅民國消滅。

2021年6月13日,希聯紅軍利用輕元素聚變法為清雲共和國核污染區進行清洗。

日出共和國階段

2021年6月11日,日出共和國(日出第四共和國)領導人姜凱申公然宣稱其擁有大哥倫比亞地區主權,並出兵強占大哥倫比亞共和國,遭到國際社會聲討。哥倫比亞人民在致遠、清雲、希聯的幫助下擊退了日出軍隊。

2021年6月12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決定對日出共和國進行分區維和,其中兩韓特別縣北緯38°以北由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駐軍,南部由清雲共和國駐軍,九州島由崇仁社會主義共和國駐軍,四國島由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駐軍,琉球群島由白令共和國駐軍,稱為「致遠日出」「清雲日出」「希日出」「崇仁日出」「白令日出」,維和期間暫時保留日出共和國主權。

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對日出共和國進行分區維和

在白令共和國的韓國僑胞在政府的幫助下成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開展復國運動。清雲共和國與日出共和國臨時結成清雲·日出聯邦。清雲日出境內爆發了恐怖主義運動,成立了「大韓獨立軍政府」。「大韓獨立軍政府」越過北緯38°線襲擊致遠人民軍,為集中兵力控制並消滅該組織,兩韓特別縣臨時合併為「聯邦日出共和國」(西日出),本土臨時合併為「民主日出共和國」(東日出)。

聯邦日出和民主日出疆域圖

2021年6月13日,日出第四共和國領導人姜凱申被驅逐下台,熊月建立日出第五共和國政府。大韓獨立軍政府被剿滅,日出共和國和其他國家外交關係逐步恢復。鑑於局勢緩和,分區維和被撤銷。

日出共革階段

2021年6月13日,日出第四共和國領導人姜凱申帶領武裝衝擊九崎國防部大樓,並成功占領,建立了日出臨時軍政府。清雲共和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全國戒嚴,在國內徹查致遠民國殘部。
同時,清雲共和國實行了太空管制,對於進入其領空的衛星一律擊落。日出臨時軍政府以其國防衛星受損將會導致反觸發系統核襲希聯首都孛羅帝為由,強行將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捲入紛爭。希聯紅軍亞洲所有軍事基地立即進入攻擊模式瞄準日出,雙方進入僵持狀態。

此時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烏拉爾共和國通報一起核襲擊,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立刻對日出共和國開展核打擊,但發射前日出共和國在北希頂附近北冰洋海域發現了日出共革黨復國派的秘密軍事基地,並移交聯合國軍事法庭處理,核打擊計劃隨後取消。

隨後,清雲共和國宣布將僅對未經報備的衛星進行處理。由於國防部被日出臨時軍政府控制,相關人員無法進入,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在熊月政府的幫助下,輸送了一批密碼專家對系統進行破譯。清雲隨後通報發現一顆拒絕透露其身份的未知衛星,將其擊落。日出國防反觸發系統隨即啟動,對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發射了近150枚原子彈。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啟動全力攔截,但仍有一枚降落在烏克蘭普里皮亞季中核新城附近,導致10500人死亡。

普里皮亞季被炸毀前後
普里皮亞季被炸毀後

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立即向日出共和國宣戰,並開展了先後三次核打擊。其中前兩次核打擊均被日出利用電磁干擾技術偏航落入太平洋海域,但由於電磁干擾技術生熱過多,所有設備在兩次干擾後均被燒毀,第三次核襲擊有9枚原子彈落在日出共和國崇院府,造成崇院和九崎近115000人死亡。

核襲後的崇院府
核襲後的九崎都西郊

隨後,日出臨時軍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日出第四共和國領導人姜凱申和前共革黨主席許錫安被日出共和國作為戰犯押送至聯合國軍事法庭。

卡聯階段

2021年6月25日,卡聯當局單方面撕毀基爾條約和布魯塞爾協定,並將兵力集中至與卡連和希聯的邊境。

2021年6月26日,卡聯當局單方面撕毀南極公約,占領南極各科考站,後被卡連和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制裁。

2021年6月27日,卡聯當局要求美國進行加入卡聯的公投,結果為3%贊成,94%反對,卡聯代表大鬧聯合國。

2021年6月28日,匈牙利開始進行關於是否加入卡聯的「全民公投」。

2021年6月29日,卡聯突然出兵大羅,被擊退。

2021年6月30日,卡聯成立法西斯性質組織「正義聯盟」,因其宣稱「社會主義性質」,希聯和拉丁要求加入,被拒絕。

2021年7月1日,卡聯宣布退出聯合國。

2021年7月2日,卡聯政府在漢堡成立偽「大羅人民共和國自治政府」,同時還成立了卡共(檀香),企圖分裂檀香帝國

2021年7月2日,大羅民國為首成立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對抗卡聯。

2021年7月3日,卡聯自稱已經消滅了愛沙尼亞社會主義漂流政府,並強行要求加入聯合國,並辱罵各國政府,此後投票失敗,卡聯無法加入聯合國,圖伊思庫·卡勒寧認為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操縱選舉,對希聯領導人蘇聞家市懷恨在心,策劃刺殺。

2021年7月3日,卡勒寧向希共中央發出警告,要求希共中央總書記「小心一點自己」,希共中央未予理會。

2021年7月3日,希共中央總書記蘇聞家市在孛羅帝騎行過程中遭遇未遂刺殺,兇手被抓獲,為卡聯特工。其後該特工被處死,此事震驚全希聯,希聯宣布與卡聯永久敵對,並進行對等反制。

2021年7月4日,卡勒寧被希聯特工刺殺,卡聯解體,大羅人民共和國政權交由大羅合眾國管理,其他部分由希呂、大羅民國、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卡連、檀香帝國繼承。除此之外,白令、卡連、希聯建立民主普魯士共和國,為代議民主制度。

2021年7月5日,卡聯殘餘勢力在僅剩的空間站開展人體實驗,成功復活了圖伊思庫·卡勒寧。

2021年7月6日,「卡聯」空間站向地球發射無線電信號干擾。

2021年7月7日,卡聯空間站試圖向地球發射導彈,但是失敗了。

2021年7月9日,圖伊思庫·卡勒寧離開希頂宇宙,自稱「脫離希頂世界線,回歸學術化」。

2021年7月12日,射電望遠鏡觀測到卡勒寧離開的方向存在物質波動異常。

2021年7月15日,赫爾辛基軍事法庭審判了前卡聯戰犯,均被處死刑。

2021年7月29日,聯合國秘書處發現大量被卡聯特工修改的古早資料,現正修復中。

軍事審判

聯合國軍事法庭審判:戰犯許錫安、姜凱申因犯反人類罪、戰爭罪,處死刑。
此外,姜凱申還披露了整個事件的計劃。2018年,因共革黨在日出共和國實施極右獨裁統治,導致希共不承認其社會主義地位,至此懷恨在心,遂以保衛國家為名建立了反觸發國防系統,實則全部瞄準希聯的四個加盟共和國。學生君上台後,因對這個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抱有恐懼,從而希望消滅這個國家,便未拆除共革時期的遺留設施,而是繼續維護,並暗中與共革復國派進行會晤,目的是日後佯裝衛星被他國劫持,從而順理成章對希聯開展核打擊。清雲共和國戒嚴期間擊落拒絕上報身份信息的日出國防衛星本無任何問題,但日出共和國就此決定藉機提前開展對希聯的核打擊計劃,導致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在日出共和國國防部送來的解密文件中,展示了希聯各大核襲點的最少投放核彈枚數:斯德哥爾摩 12、赫爾辛基 10、哥本哈根 8、奧斯陸 19、雷克雅未克 6、艾應是 17、北馬其頓 5、加德滿都 8、甘托克 14、廷布 9、峴港 22、西貢 31、順化 19、永龍 5、金甌 5、富安 8、平順 8、廣南 16、雲山 2。

圖伊思庫·卡勒寧在戰爭失敗後失蹤,其國務卿稱圖伊思庫·卡勒寧已於7月12日經蟲洞離開地球。除圖伊思庫·卡勒寧外,其餘卡聯政要均被處死刑。

戰爭影響

第三次世界大戰對世界人民造成了極為深重的影響,其中卡勒寧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聯盟死傷11748522人,日出共和國死傷124500人,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死傷10492人,致遠共和國死傷193人,大羅民國死傷122人,白令共和國死傷98人。
第三次世界大戰共投放1200165枚重核彈,9000348枚輕核彈,1006枚氫彈,對世界環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響。即使核污染已通過輕元素聚變消耗完畢,但戰爭造成的核污染高達福島核電站事故的7368倍,對世界生態環境的破壞不容小覷。[1]

戰後秩序

加強聯合國力量

三戰中,反法西斯同盟,希、致、白、羅、拉五國通過大西洋會晤、莫斯科會議、杜邁會議、赫爾辛基會議和尼布楚會議、虱巴沓會議等一系列國際會議就維護戰後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發展,達成了一系列協議和諒解,確立了維護戰後世界秩序的國際制度。

兩極格局

赫爾辛基體系是戰勝國在赫爾辛基會議中確定的新的國際秩序,形成了以希聯為首「一超多強」的局面。 會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由之前的灯糹火民主共和國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白令共和國卡連人民聯邦共和國(現稱拉丁人民共和國)、崇仁社會主義共和國變更為三戰戰勝國: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白令共和國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大羅民國(現稱大不列安合眾國),以及未參戰的灯糹火民主共和國

拉丁人民共和國曾經為常任理事國觀察員,但因其代表發表支持圖伊思庫·卡勒寧的不當言論,而被取消常任理事國身份。

戰後,希聯和日出開始了一系列領土擴張,並形成了新的兩極格局,即第一次昢希冷戰

區域安全

戰後,為維護亞太地區安全,聯合國軍事法庭裁定日出共和國五年內必須接受戰勝國駐軍,且不得擁有重型武器,只准擁有國民自衛隊,所有重型武器(包括核武器)均由戰勝國收繳。為維護歐洲地區安全,與西線戰場有關的所有國家(希呂、檀香、希聯、白令、卡連等)均參與了對前卡聯的分區占領。

紀念活動

每年7月15日是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世界反法西斯及恐怖主義戰爭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另見

注釋

  1. 註:事實上僅僅投放了此數字的零頭部分,因卡聯宣布戰爭計劃過於迅速,其要求的核彈投放量無法製造,從而沒有計入核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