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iasium-c:修订间差异

来自希顶维基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 Edit via Wikiplus)
→‎自然环境与资源:​ // Edit via Wikiplus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8个中间版本)
第2行: 第2行:
{{星际统一历报时|0|Kliasium-c}}
{{星际统一历报时|0|Kliasium-c}}


Kliasium-c是[[Kliasium星系]]中第2颗行星,潮汐锁定,目前被[[Saadrius共和国]]占领,是共和国的中心星球。
Kliasium-c是[[Kliasium星系]]中第3颗行星,潮汐锁定,目前被[[星际联盟]]占领,是共和国的中心星球。


== 行星状态 ==
== 行星状态 ==
Kliasium-c是一个较为宜居的星球。[[Saadrius共和国]]首都在此星球上,并且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这里。
Kliasium-c是一个较为宜居的星球。[[星际联盟]]首都在此星球上,并且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这里。


== 行星数据 ==
== 行星数据 ==
第19行: 第19行:
| 密度 || 5.95g/cm^3
| 密度 || 5.95g/cm^3
|-
|-
| 平衡温度(全球) || 31.5℃
| 平衡温度(全球) || 28.3℃
|-
|-
| 轨道半长轴 || 0.0529AU
| 轨道半长轴 || 0.0529AU
第26行: 第26行:
|-
|-
| 自转周期 || 10.9天(261小时)
| 自转周期 || 10.9天(261小时)
|-
| 重力加速度 || 9.75m/s^2
|-
|-
| 逃逸速度 || 10.7km/s
| 逃逸速度 || 10.7km/s
第38行: 第40行:
|-
|-
|}
|}

=== 同步轨道 ===
Kliasium-c的同步轨道速度约为1308.11m/s,对应轨道高度1.95736*10^8m。

然而,Kliasium-c的希尔球半径(公转轨道的离心率可忽略不计)约为1.35823*10^8m,同步轨道半径比希尔球半径还要大不少,这造成了同步卫星无法存在。

因此星际联盟虽然科技发达,但从未发射过同步卫星。


== 经纬度 ==
== 经纬度 ==
因潮汐锁定,Kliasium-c的经纬度划分和地球不同。这里以向阳面[[Kliasium-a|太阳]]直射点作为“北极”,与其相对的是南极。因此,晨昏交界处就是这里的“赤道”。
因潮汐锁定,Kliasium-c的经纬度划分和地球不同。这里以向阳面[[Kliasium-a|太阳]]直射点作为“北极”,与其相对的是南极。因此,晨昏交界处就是这里的“赤道”。


纬度分为正负各90°。接近北极为正。经线和地球上一致,也是连接南北两极。以[[Saadrius共和国]]首都中心所在经线为0°。
纬度分为正负各90°。接近北极为正。经线和地球上一致,也是连接南北两极。以[[星际联盟]]首都中心所在经线为0°。

== 自然环境与资源 ==
因为潮汐锁定,Kliasium-c的生态系统分为5个完全不同的部分,分别为永昼区中心的海底生命,永夜区中心的火山地热生命,交界区地上的光合植物生命和简单动物生命,地下浅层的洞穴生命,地下深层的甲烷-地热-氢气生命。

这个星球上有两种植物,一种是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一种是利用地热能将甲烷转化为氢气,同时也有相应的两种动物,从而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圈。星联人最初生活在交接区的地下浅层洞穴中,后来随着科技发展逐渐迁移到地上。

Kliasium-c的主要能源是海洋里的氘、氚和深层洞穴的甲烷。星联85%的电能来自可控核聚变,8%来自甲烷发电,其余主要为太阳能和潮汐发电(注:潮汐能来源于系内各行星之间的引力,而非恒星的引力)


== 居住区 ==
== 居住区 ==
c的居住区在纬度+15°~-12°之间。在这个纬度范围外,也有居民点,那里的房子往往有特殊的维持温度的装置。
Kliasium-c的居住区在纬度+15°~-12°之间。在这个纬度范围外,也有居民点,那里的房子往往有特殊的维持温度的装置。
甚至在向阳面中心也有少量的居住区。(温度为70℃,水还不能沸腾)
甚至在向阳面中心也有少量的居住区。(温度为70℃,水还不能沸腾)


第53行: 第69行:
== 另见 ==
== 另见 ==
{{Kliasium星系相关}}
{{Kliasium星系相关}}
{{希顶世界线}}
{{希顶宇宙}}
[[分类:Kliasium星系]]
[[分类:Kliasium星系]]

2023年10月3日 (二) 21:51的最新版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liasium-c
     

0  6   0  8  6  8  74 

   :0


Kliasium-c Kliasium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liasium-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liasium-c  
     
   5.02E+24kg  (0.84     )
   5860km (0.92     )
   5.95g/cm^3
     (  ) 28.3℃
      0.0529AU
     10.9  (261  ,15670  )
     10.9  (261  )
      9.75m/s^2
     10.7km/s
      0.75atm (76.0kP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Kliasium-c         1308.11m/s,      1.95736*10^8m。

  ,Kliasium-c       (             )  1.35823*10^8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liasium-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Kliasium-c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liasium-c           、         。  85%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liasium-c       +15°~-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0℃,      )

  

Kliasium-c       ,    0,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