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非剧变」:修訂間差異

出自希顶维基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3 次修訂)
第1行: 第1行:
欧非剧变指的是2020年[[卡连联邦人民共和国]]推翻原法国政府后,引起的一系列连锁效应,导致了大量国家走向联合,或转变为社会主义。
'''欧非剧变'''指的是2020年[[卡连联邦人民共和国]]推翻原法国政府后,引起的一系列连锁效应,导致了大量国家走向联合,或转变为社会主义。

== 欧洲部分 ==
== 欧洲部分 ==
{{main|卡连革命}}
2020年,卡连社会主义革命推翻原法国政府,成立[[卡连联邦人民共和国]],原法国政府迁居非洲成立 [[西非法国]]。此后[[卡连联邦人民共和国]]联合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的无产阶级,推翻了各国资产阶级政权,加入[[卡连联邦人民共和国]]。西班牙政府流亡到[[西撒哈拉地区]],继续与[[马格里布伊斯兰共和国]]作战。葡萄牙政府则来到前殖民地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吞并赞比亚,成立了[[非洲自由葡萄牙]]。<br>
2020年,卡连社会主义革命在意大利推翻意大利政府,于8月27日成立[[卡连联邦人民共和国]];后又推翻法国政府,原法国政府迁居非洲成立 [[西非法国]]。此后[[卡连联邦人民共和国]]联合圣马力诺、马耳他、摩纳哥、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瑞士、列支敦士登的无产阶级,推翻了各国资产阶级政权,加入[[卡连联邦人民共和国]]。西班牙政府流亡到[[西撒哈拉地区]],继续与[[马格里布伊斯兰共和国]]作战。葡萄牙政府则来到前殖民地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吞并赞比亚,成立了[[非洲自由葡萄牙]],但数月后被[[下关共和国]]所灭。<br>
受到[[卡连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鼓舞,西斯拉夫三国无产者在成立社会主义政权后,合并为[[西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匈牙利成立了[[匈牙利人民共和国]]。而剩余的资本主义国家则在德国的领导下,合并为[[大德意志联邦]]。
受到[[卡连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鼓舞,匈牙利成立了[[匈牙利人民共和国]]。而除[[波捷斯]]外残余资本主义国家则在德国的领导下,合并为[[大德意志联邦]]。

== 非洲部分 ==
== 非洲部分 ==
埃塞俄比亚一直深受欧洲列强,尤其是法国的控制。<br>
埃塞俄比亚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一直深受欧洲列强,尤其是法国的控制。<br>
随着卡连的建立、希联的扩张,欧洲列强们有的被灭亡(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有的无暇顾及非洲(德国)。因此埃塞俄比亚收复了失地厄立特里亚和吉布提,之后介入索马里内战建立了傀儡政府。之后,成立埃塞俄比索马里帝国。<br>
随着[[卡连]]的建立、[[希联]]的扩张,欧洲列强们有的被灭亡(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有的无暇顾及非洲(德国)。而由于法国政府被卡连推翻,无法继续影响刚果(金);刚果(金)很快与刚果(布)和平统一,称为“[[刚果国]]”。之后为了获取石油资源吞并加蓬和赤道几内亚。<br>
由于[[西非法国]]、[[东非联邦]]的建立,相比之下南非的名称显得越来越名不副实。<br>
刚果(金)长期以来无法与刚果(布)统一,主要原因是法国对非洲各国的影响。<br>
因此南非也联合了[[下关共和国]]以南的所有国家,成立了同样短命的[[大南非联邦]]。<br>
由于法国政府被卡连推翻,无法继续影响刚果(金);刚果(金)很快与刚果(布)和平统一,称为“刚果国”。之后为了获取石油资源,吞并了加蓬和赤道几内亚。<br>
法国的政府流亡建立了[[西非法国]],而法国的海军则来到了另一块前殖民地马达加斯加。凭借强大的海军实力,马达加斯加很快统一了印度洋各国,成为了印度洋的霸主。

== 另见 ==
* [[卡连革命]]
== 注释 ==
[[Category:希顶世界线历史]][[Category:希顶世界线的2020年]]

於 2023年10月26日 (四) 21:57 的最新修訂

歐非劇變指的是2020年卡連聯邦人民共和國推翻原法國政府後,引起的一系列連鎖效應,導致了大量國家走向聯合,或轉變為社會主義。

歐洲部分

主條目:卡連革命

2020年,卡連社會主義革命在意大利推翻意大利政府,於8月27日成立卡連聯邦人民共和國;後又推翻法國政府,原法國政府遷居非洲成立 西非法國。此後卡連聯邦人民共和國聯合聖馬力諾、馬耳他、摩納哥、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瑞士、列支敦士登的無產階級,推翻了各國資產階級政權,加入卡連聯邦人民共和國。西班牙政府流亡到西撒哈拉地區,繼續與馬格里布伊斯蘭共和國作戰。葡萄牙政府則來到前殖民地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吞併贊比亞,成立了非洲自由葡萄牙,但數月後被下關共和國所滅。
受到卡連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鼓舞,匈牙利成立了匈牙利人民共和國。而除波捷斯外的殘餘資本主義國家則在德國的領導下,合併為大德意志聯邦

非洲部分

埃塞俄比亞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一直深受歐洲列強,尤其是法國的控制。
隨着卡連的建立、希聯的擴張,歐洲舊列強們有的被滅亡(如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有的無暇顧及非洲(德國)。而由於法國政府被卡連推翻,無法繼續影響剛果(金);剛果(金)很快與剛果(布)和平統一,稱為「剛果國」。之後為了獲取石油資源,吞併了加蓬和赤道幾內亞。
由於西非法國東非聯邦的建立,相比之下南非的名稱顯得越來越名不副實。
因此南非也聯合了下關共和國以南的所有國家,成立了同樣短命的大南非聯邦
法國的政府流亡建立了西非法國,而法國的海軍則來到了另一塊前殖民地馬達加斯加。憑藉強大的海軍實力,馬達加斯加很快統一了印度洋各國,成為了印度洋的霸主。

另見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