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顶语音系:修订间差异
小 →声母 |
|||
(未显示4个用户的20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消歧义|略|《希顶学通讯》第一期所收 | {{消歧义|略|《希顶学通讯》第一期所收录 unt 的文章|希顶语音系 (文章)}} | ||
'''希顶语音系''' | '''希顶语音系'''即[[希顶语]]的音系,由黄雀飞设计,希顶社区整理。一部分与希顶语发音相近的[[希顶方言]]的音系也可一起称为希顶语音系。本页面同时从音位形式和音素形式两个层面呈现希顶语音系,音位形式用 / / 标记,音素形式的宽式标音用 [ ] 标记,音素形式的严式标音用 ⟦ ⟧ 标记,正字法直接写希顶字母不加标记。本页面不过多涉及严式标音和正字法,更多的严式标音可参考 unt 的同名文章《[[希顶语音系 (文章)|希顶语音系]]》,正字法请见[[希顶语拼读规则]]。 | ||
== 音节结构 == | == 音节结构 == | ||
希顶语 | 希顶语的音节分为主音节和呼读音节。 | ||
== 呼读音节 == | |||
呼读音节是由部首呼读而 | === 主音节 === | ||
主音节是由字母拼读而成的音节,音节结构为 C(G)V。其中,C 为一般辅音,充当声母(initial);G 为半元音辅音,即舌面滑音(glide),充当介音(medial),可以不出现;V 为元音,充当韵基(rime)。 | |||
=== 呼读音节 === | |||
呼读音节是由部首呼读而成的音节,部首不参与字母拼读,例如 {{x|4oquV}} 不按字母拼读成 {{x|4o quV}} [ɣo tɕʰweɪ],而是读 [ɣjeɣoˈtɕʰweɪ](忽略呼读音节的弱化则等同于 {{x|4ie 4o quV}} [ɣje ɣo tɕʰweɪ])。呼读音节的结构为 (C)V,除了一些为了避免重合冲突(如「三母同音」)而经过人为调整的情况外,其构成如下: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 center;" | |||
|- | |||
! 字母类型 !! 呼读音节的 C !! 呼读音节的 V | |||
|- | |||
| 声母字母 || 声母辅音自身 || 与辅音音色相近的元音(称作呼读元音) | |||
|- | |||
| 介音字母 || 与介音音色相近的声母辅音 || 与介音音色相近的元音 | |||
|- | |||
| 元音字母 || 零声母,或认为是 {{x|4}} /ɣ/ || 元音自身 | |||
|} | |||
各字母具体对应的呼读音节请见[[希顶语拼读规则#呼读音节]]。 | |||
与主音节相比,呼读音节常常较短较弱,尤其是位于主音节之后时。在标音时,一个词(字)内主音节和呼读音节的差异可在主音节前加重音符号 /ˈ◌/ 表明,例如 [ɣjeɣoˈtɕʰweɪ],也可以不标。另一个选择是给呼读音节的元音加短音符号 /◌̆/,但加在鼻化元音上显得臃肿,所以不推荐。此外,有一些使用者和方言把这一差异实现为音高差异(音高重音)。 | |||
声母字母的呼读音节的元音常会弱化或清化,唇齿音 {{x|f、w}} /f、ʋ/、舌叶龈音 {{x|z、D、s、r、H}} /ts、tsʰ、s、ɹ、n̻/ 和腭音 {{x|j、q、x、y、n}} [tɕ、tɕʰ、ɕ、j、ɲ] 后的呼读元音甚至可以完全脱落。因此,呼读元音在标音中也可以酌情省略。 | |||
== 辅音 == | |||
辅音音位可以分为充当声母的和充当介音的两部分。二者在音位上没有交集。 | |||
== 声母 == | === 声母 === | ||
基本希顶语 | 基本希顶语有 18 个充当声母的辅音音位,形成 23 个音素(部分对应多个希顶字母,见[[希顶语拼读规则#声母]]): | ||
{| class="wikitable"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 center;" | ||
|- | |- | ||
! | ! | ||
! 唇 | ! 唇 | ||
! | ! 舌尖龈 | ||
! | ! 舌叶龈 | ||
! | ! 腭 | ||
! 软腭 | ! 软腭 | ||
|- | |- | ||
! | ! 不送气塞音 | ||
| /p/ | | /p/ | ||
| /t/ | | /t/ | ||
| /ts/ | | /ts/ | ||
| | | [tɕ] | ||
| /k/ | | /k/ | ||
|- | |- | ||
! 送气 | ! 送气塞音 | ||
| /pʰ/ | | /pʰ/ | ||
| /tʰ/ | | /tʰ/ | ||
| /tsʰ/ | | /tsʰ/ | ||
| | | [tɕʰ] | ||
| /kʰ/ | | /kʰ/ | ||
|- | |- | ||
第37行: | 第58行: | ||
| | | | ||
| /s/ | | /s/ | ||
| | | [ɕ] | ||
| /x/ | | /x/ | ||
|- | |- | ||
! | ! 近音 | ||
| /ʋ/ | | /ʋ/ | ||
| | | | ||
| /ɹ/ | | /ɹ/ | ||
| | | [j] | ||
| / | | /ɣ/ | ||
|- | |- | ||
! 鼻音 | ! 鼻音 | ||
| /m/ | | /m/ | ||
| /n/ | | /n/ | ||
| /n | | /n̻/ | ||
| | | [ɲ] | ||
| /ŋ/ | | /ŋ/ | ||
|} | |} | ||
调音部位: | |||
* /p、pʰ、m/ 是双唇音,/f、ʋ/ 是唇齿音。 | |||
* 舌叶龈音 /ts、tsʰ、s、ɹ、n̻/ 被动调音部位是龈,比普通话的 z、c、s(被动调音部位在齿、龈之间)靠后。其中,/n̻/ 和后接元音之间常有一个舌叶龈部的过渡音以凸显其部位特征,即 ⟦nz̆~nɹ̆⟧,因此也可标作 /nz/。 | |||
* /ts、tsʰ、s、ɹ、n̻/ 与介音 /j/ 组合后腭化为 [tɕ、tɕʰ、ɕ、j、ɲ],习惯上将它们视为 5 个新的声母辅音音素,故列入上表。其中,[tɕ、tɕʰ、ɕ] 是龈–腭音,[j] 是硬腭音(与介音 /j/ 相同),[ɲ] 也是龈–腭音 ⟦ɲ̟⟧。 | |||
* 软腭音 /k、kʰ、x、ɣ、ŋ/ 后接 /j/(包括后接 [ɥ、i、y])时为软腭前音 ⟦k̟、k̟ʰ、x̟、ɣ̟、ŋ̟⟧;后接其他音时 /k、kʰ、x、ŋ/ 为软腭后音 ⟦k̠、k̠ʰ、x̠、ŋ̠⟧,/ɣ/ 则脱落,但在一些使用者口中也可以不脱落。/ɣ/ 接非前高元音时的脱落可以理解为 ⟦ɣ̠⟧ 总是变成和这个元音同部位,于是和元音没有区别了。 | |||
调音方法: | |||
* 塞音包括爆发音和塞擦音。不送气塞音通常较清脆,送气塞音通常为弱送气,且塞音部分有时较弱。以普通话为参照,希顶语的'''不送气塞音'''接近于普通话'''送气塞音'''去掉送气,希顶语'''送气塞音'''接近于普通话'''不送气塞音'''加上弱送气。 | |||
* /ɣ/ 这里是软腭近音 /ɣ̞/ 的简写。这一软腭近音不宜标作 /ɰ/,因为 /ɰ/ 已经被指定为不圆唇音(跟指定为圆唇音的 /w/ 相对),而 {{x|4u-}} 中的 {{x|4}} 是圆唇的,将 {{x|4u-}} 标作 /ɰɥ-/ 就不太合适。/ɣ/ 则是是否圆唇未定的,兼适用于 {{x|4-}} 和 {{x|4u-}} 中的 {{x|4}}。 | |||
* 近音 [ʋ、ɹ、j、ɣ] 有时偏紧,接近浊擦音 ⟦v、z、ʝ、ɣ⟧。 | |||
* 鼻音 [m、n、n̻、ɲ、ŋ] 常有或重或轻的口除阻(oral release),即 ⟦mb̆、nd̆、nd͝z、ɲd͝ʑ、ŋɡ̆⟧。特别地,/n/ 的鼻音段可以实现为边音 ⟦l⟧ 或鼻化边音 ⟦l̃⟧。/n̻/ 如上所述,在不口除阻时也常为延迟除阻(delayed release)的 ⟦nz̆~nɹ̆⟧。 | |||
== 介音 == | === 介音 === | ||
希顶语的 | 基本希顶语有 2 个充当介音的辅音音位,形成 3 个音素: | ||
{| class="wikitable"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 center;" | ||
|- | |- | ||
! | ! | ||
! | ! 前 | ||
! | ! 非前 | ||
|- | |- | ||
! | ! 不圆唇 | ||
| /j/ | |||
| | | | ||
|- | |||
! 圆唇 | |||
| [ɥ] | |||
| /w/ | | /w/ | ||
|} | |||
* /w/ 为圆唇的双唇近音,不带有软腭动作,不是双唇–软腭近音。 | |||
* /jw/(与 /wj/ 等价)实现为 [ɥ]。 | |||
* 舌叶龈音(/ts/ 组)后的 /j/ 与声母融合(使之腭化)而自身消失,如 {{x|ja、jua}} /tsja、tsjwa/ 实现为 [tɕa、tɕwa]。另一种习惯是仍将其标为 [tɕja、tɕɥa]。注意 [tɕwa] 中的 [w] 同样只是圆唇,不带有软腭动作。 | |||
* 唇齿音 /w、f/ 后的 /j/ 是腭化唇齿近音 ⟦ʋʲ⟧。 | |||
* 软腭音(/k/ 组)后的 [j、ɥ] 为央化的 ⟦<span style="padding-left: 0.15em;"></span>j̈、ɥ̈⟧。 | |||
== 元音 == | |||
基本希顶语有 13 个元音音位,形成 15 或 17 个音素: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 center;" | |||
|- | |||
! !! colspan="4" | 单元音 !! colspan="2" | 二合元音 !! colspan="2" | 鼻化元音 | |||
|- | |||
! 高 | |||
| [i] || [y] || /ɯ/ || /u/ || || || (ĩ) || (ũ) | |||
|- | |||
! 中 | |||
| colspan="2" | /e/ || colspan="2" | /o/ || /eɪ/ || /əʊ/ || /ẽ/ || /õ/ | |||
|- | |||
! 低 | |||
| colspan="4" | /a/ || /æɪ/ || /ɑʊ/ || /æ̃/ || /ɑ̃/ | |||
|} | |||
高元音: | |||
* /jɯ、ju/ 实现为 [i、y]。 | |||
* /jwɯ/ 实现为 [wi],这里的 [w] 仍然只是圆唇,不带有软腭动作,所以另一种习惯是将其标为 [ɥi]。 | |||
* /wɯ/ 和 /wu/ 不存在,因为它们就算存在也会实现为 [u],与 /u/ 无别,不需要多此一举。同理,/jwu/ 也与 /ju/ 无别。 | |||
* /ɯ/ 介于 ⟦ɨ、ɯ、ə⟧ 三者之间。双唇音 /p、pʰ、m/ 后的 /ɯ/ 有一点圆唇,接近 ⟦ɵ⟧,但很多使用者和方言中无此特征。 | |||
* 舌叶龈音(/ts/ 组)后的 /ɯ/ 可以实现为成音节龈近音 ⟦ɹ̩⟧。特别地,舌尖龈音(/t/ 组)后的 /ɯsɯ/(/sɯ/ 为一个呼读音节)也可以实现为 ⟦ɹ̩⟧,如 {{x|t1s}} /tʰɯsɯ/ 可以实现为 ⟦tʰɹ̩⟧ 或 ⟦tʰɨsɹ̩⟧,前者的 ⟦ɹ̩⟧ 可视为 ⟦ɨsɹ̩⟧ 的缩合。 | |||
* 唇齿音 /f、ʋ/ 后的 /u/ 实现为成音节唇齿近音 ⟦ʋ̩⟧,/ju/ 实现为成音节腭化唇齿近音 ⟦ʋ̩ʲ⟧。 | |||
非高单元音: | |||
* /e、o/ 是中元音 ⟦e̞、o̞⟧。 | |||
* /e/ 有时偏后,为 ⟦ə⟧,尤其是在软腭音(/k/ 组)后的 /je、ɥe/ 中经常随介音一同央化。 | |||
* /a/ 是央元音 ⟦ä⟧。 | |||
二合元音: | |||
* /eɪ/ 中的 /e/ 也是中元音 ⟦e̞⟧。 | |||
* /əʊ/ 中的 /ə/ 略带圆唇,/ʊ/ 偏前接近 ⟦ʉ̞⟧ 且不太圆唇。也有习惯把它标为 /oʊ/,但必须注意它的开头很不圆唇。 | |||
* 低的二合元音 /æɪ、ɑʊ/ 往往动程较小,仅实现到 ⟦æe、ɑo⟧ 或更不饱满,在语速快时甚至可单化成 ⟦ɛ、ɔ⟧。标音时不采用 /æe、ɑo/,以免后半段被误认为单元音 /e、o/;也不采用 /ai、au/,以免被误认为 /a.i、a.u/ 两个音节。 | |||
* /ɑʊ/ 中的 /ɑ/ 基本上是次低央元音 ⟦ɐ⟧。 | |||
鼻化元音: | |||
* 鼻化元音经常带有弱而模糊的向上的动程,尤其是 /ẽ、õ/,但是标音时为了避免累赘,按单元音书写。 | |||
* /ẽ/ 的开头也是中元音 ⟦ẽ̞⟧,但是 /õ/ 的开头经常就是半高元音。 | |||
* /õ/ 的开头不太圆,有一个逐渐变圆的动作。 | |||
* /jẽ、jwẽ/ 有时实现为 [ĩ、ɥĩ],/wõ、jwõ/ 有时实现为 [ũ、ɥũ],有一些使用者和方言甚至总是这样读。从简洁性和系统性来说,[ĩ、ũ] 不必视为独立的高元音音素,直接按宽式标音风格写 [jẽ、wõ],那么希顶语一共有 15 个元音音素。另一种习惯是把它们独立,那么一共有 17 个元音音素。 | |||
* /ɑ̃/ 也基本上是次低央元音 ⟦ɐ̃⟧。 | |||
== 拼合规则 == | |||
=== 音素版 === | |||
希顶语的音节可按汉语习惯划分为四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可以四呼为线索概括音节拼合规则: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 center;" | |||
|- | |||
! rowspan="2" | <span style="padding-left: 3em"></span>拼 →<br>↓ 声母辅音 !! colspan="3" | 不圆唇高元音 !! colspan="2" | 圆唇高元音 !! colspan="4" | 非高元音 !! rowspan="2" | 规则概括 | |||
|- | |||
! 齐 !! 撮 !! 开 !! 撮 !! 合 !! 齐 !! 撮 !! 开 !! 合 | |||
|- | |||
! 双唇音 [p、pʰ、m] | |||
| colspan="2" | [i] || [ɯ] || [y] || [u] || colspan="2" | [ja] || colspan="2" | [a] || 不分开合 | |||
|- | |||
! 唇齿音 [f、ʋ] | |||
| colspan="2" | [i] || || [y] || [u] || colspan="2" | [ja] || colspan="2" | [a] || 不分开合,不分 [ɯ、u] | |||
|- | |||
! 舌叶龈音 [ts] 组 | |||
| || || [ɯ] || || [u] || || || [a] || [wa] || 不拼齐撮 | |||
|- | |||
! 腭音 [tɕ] 组 | |||
| [i] || (wi) || || [y] || || [a] || [wa] || || || 不拼开合 | |||
|- | |||
! 软腭通音 [x、ɣ] | |||
| [i] || [wi] || [ɯ] || [y] || || [ja] || [ɥa] || [a] || || 不拼合 | |||
|- | |||
! 其他辅音 | |||
| [i] || [wi] || [ɯ] || [y] || [u] || [ja] || [ɥa] || [a] || [wa] || 四呼俱全 | |||
|- | |||
|} | |||
表中以 [a] 作为非高元音的代表。另一种习惯是将齐、撮二呼一律标为 [j、ɥ] 介音。腭音拼 [wi] 暂时无字,但是是合法音节。注意 [[希顶语拼读规则#特殊规定|{{x|hu-}}、{{x|4u-}} 中的 {{x|u}} 实为 ü [ɥ]]]。 | |||
=== 音位版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 center;" | |||
|- | |||
! rowspan="2" | <span style="padding-left: 3em"></span>拼 →<br>↓ 声母辅音 !! /j/ !! /jw/ !! /∅/ !! /j/ !! /∅/ !! /j/ !! /jw/ !! /∅/ !! /w/ !! rowspan="2" | 规则概括 | |||
|- | |||
! colspan="3" | /ɯ/ !! colspan="2" | /u/ !! colspan="4" | 非高元音 | |||
|- | |||
! 双唇音 /p、pʰ、m/ | |||
| ✓ || || ✓ || ✓ || ✓ || ✓ || || ✓ || || 不拼 /w/ | |||
|- | |||
! 唇齿音 /f、ʋ/ | |||
| ✓ || || || ✓ || ✓ || ✓ || || ✓ || || 不拼 /w、ɯ/ | |||
|- | |||
! 舌叶龈音 /ts/ 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无限制 | |||
|- | |||
! 软腭通音 /x、ɣ/ | |||
| ✓ || ✓ || ✓ || ✓ || || ✓ || ✓ || ✓ || || 不拼 /w、u/ | |||
|- | |||
! 其他辅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无限制 | |||
|- | |- | ||
|} | |} | ||
== | == 标音习惯的差异 == | ||
基本希顶语 | === 汇总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 | 本页面的音位形式接近于基本希顶语音位分析的最优解,它分析得非常彻底,但是不适合日常使用。日常使用采用音素形式的宽式标音即可。不过,宽式标音也存在不同的标音习惯,这里将上面提到的不同习惯汇总如下。注意这些差异仅是'''标音习惯的差异''',不是'''希顶语发音的差异''',它们标记的都是相同的发音。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 center;" | |||
|- | |||
! !! unt 的建议 !! 其他存在的习惯 | |||
|- | |||
! {{x|w、r}} | |||
| /ʋ、ɹ/ || /v、z/ | |||
|- | |||
! {{x|4}} | |||
| /ɣ/ || /ɰ/ | |||
|- | |||
! {{x|H}} | |||
| /n̻/ || /nz、nɹ/ | |||
|- | |||
! {{x|j}} 组后 | |||
| 无 [j、ɥ] 介音 || 有 [j、ɥ] 介音 | |||
|- | |||
! {{x|uE}} | |||
| [wi] || [ɥi] | |||
|- | |||
! {{x|1}} | |||
| [ɯ] || [ɨ] | |||
|- | |||
! {{x|z}} 组后的 {{x|1}} | |||
| [ɯ] || [ɹ̩] | |||
|- | |||
! {{x|6}} | |||
| /əʊ/ || /oʊ/ | |||
|- | |||
! {{x|Y、L}} | |||
| /æɪ、ɑʊ/ || /æe、ɑo/ | |||
|- | |- | ||
! | ! {{x|i8、u3}} | ||
| | | [jẽ、wõ] || [ĩ、ũ] | ||
| | |||
|- | |- | ||
! 主音节和呼读音节的差别 | |||
| | | 重音符号 || 忽略 | ||
| | |||
|- | |- | ||
! 呼读元音 | |||
| 写出 || 省略 | |||
| | |||
| | |||
| | |||
|} | |} | ||
=== 腭音和 {{x|uE}} 的介音 === | |||
腭音([tɕ] 组)和元音之间不仅在拼写上没有 [j] 介音,例如 {{x|ja}} 的标准拼写是 {{x|ja}} 而不是 {{x|jia}},在语音上也不存在一个明显的 [j] 介音,例如 {{x|ja}} 的发音是 ⟦tɕa⟧ 而不是普通话 jia 那样的 ⟦tɕja⟧。不过,有一些使用者和方言把它发成 ⟦tɕja⟧。腭音后的圆唇介音也是如此,它通常不发到明确的 ⟦ɥ⟧,而仅仅是一个和 [tɕ] 同部位的圆唇过渡音(或许可标作 ⟦ɹ̠ʷ⟧),因此这个介音直接写 [w](只是圆唇,不带有软腭动作)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同样,也有一些使用者和方言把它发成 ⟦ɥ⟧。 | |||
{{x|uE}} 的发音确实是 ⟦ɥi⟧,但是考虑到单独的 {{x|E}} 并不会标作 [ji],那么对应的圆唇介音者也不宜标作 [ɥi]。鉴于我们已经约定 [w] 只是圆唇,不带有软腭动作,那么 {{x|uE}} 标为 [wi] 也是没有问题的,这里的 [w] 不代表软腭音,舌面与 [i] 同部位,那么自然就是 ⟦ɥ⟧ 了。 | |||
一言以蔽之,unt 所建议的原则是,如果声母或元音已经是腭音,那么介音就无需再写腭音 [j、ɥ]。 | |||
[[分类:希顶语]] | [[分类:希顶语]] |
2024年11月6日 (三) 23:53的最新版本
希顶语音系即希顶语的音系,由黄雀飞设计,希顶社区整理。一部分与希顶语发音相近的希顶方言的音系也可一起称为希顶语音系。本页面同时从音位形式和音素形式两个层面呈现希顶语音系,音位形式用 / / 标记,音素形式的宽式标音用 [ ] 标记,音素形式的严式标音用 ⟦ ⟧ 标记,正字法直接写希顶字母不加标记。本页面不过多涉及严式标音和正字法,更多的严式标音可参考 unt 的同名文章《希顶语音系》,正字法请见希顶语拼读规则。
音节结构
希顶语的音节分为主音节和呼读音节。
主音节
主音节是由字母拼读而成的音节,音节结构为 C(G)V。其中,C 为一般辅音,充当声母(initial);G 为半元音辅音,即舌面滑音(glide),充当介音(medial),可以不出现;V 为元音,充当韵基(rime)。
呼读音节
呼读音节是由部首呼读而成的音节,部首不参与字母拼读,例如 不按字母拼读成 [ɣo tɕʰweɪ],而是读 [ɣjeɣoˈtɕʰweɪ](忽略呼读音节的弱化则等同于 [ɣje ɣo tɕʰweɪ])。呼读音节的结构为 (C)V,除了一些为了避免重合冲突(如「三母同音」)而经过人为调整的情况外,其构成如下:
字母类型 | 呼读音节的 C | 呼读音节的 V |
---|---|---|
声母字母 | 声母辅音自身 | 与辅音音色相近的元音(称作呼读元音) |
介音字母 | 与介音音色相近的声母辅音 | 与介音音色相近的元音 |
元音字母 | 零声母,或认为是 /ɣ/ | 元音自身 |
各字母具体对应的呼读音节请见希顶语拼读规则#呼读音节。
与主音节相比,呼读音节常常较短较弱,尤其是位于主音节之后时。在标音时,一个词(字)内主音节和呼读音节的差异可在主音节前加重音符号 /ˈ◌/ 表明,例如 [ɣjeɣoˈtɕʰweɪ],也可以不标。另一个选择是给呼读音节的元音加短音符号 /◌̆/,但加在鼻化元音上显得臃肿,所以不推荐。此外,有一些使用者和方言把这一差异实现为音高差异(音高重音)。
声母字母的呼读音节的元音常会弱化或清化,唇齿音 、 /f、ʋ/、舌叶龈音 、、、、 /ts、tsʰ、s、ɹ、n̻/ 和腭音 、、、、 [tɕ、tɕʰ、ɕ、j、ɲ] 后的呼读元音甚至可以完全脱落。因此,呼读元音在标音中也可以酌情省略。
辅音
辅音音位可以分为充当声母的和充当介音的两部分。二者在音位上没有交集。
声母
基本希顶语有 18 个充当声母的辅音音位,形成 23 个音素(部分对应多个希顶字母,见希顶语拼读规则#声母):
唇 | 舌尖龈 | 舌叶龈 | 腭 | 软腭 | |
---|---|---|---|---|---|
不送气塞音 | /p/ | /t/ | /ts/ | [tɕ] | /k/ |
送气塞音 | /pʰ/ | /tʰ/ | /tsʰ/ | [tɕʰ] | /kʰ/ |
清擦音 | /f/ | /s/ | [ɕ] | /x/ | |
近音 | /ʋ/ | /ɹ/ | [j] | /ɣ/ | |
鼻音 | /m/ | /n/ | /n̻/ | [ɲ] | /ŋ/ |
调音部位:
- /p、pʰ、m/ 是双唇音,/f、ʋ/ 是唇齿音。
- 舌叶龈音 /ts、tsʰ、s、ɹ、n̻/ 被动调音部位是龈,比普通话的 z、c、s(被动调音部位在齿、龈之间)靠后。其中,/n̻/ 和后接元音之间常有一个舌叶龈部的过渡音以凸显其部位特征,即 ⟦nz̆~nɹ̆⟧,因此也可标作 /nz/。
- /ts、tsʰ、s、ɹ、n̻/ 与介音 /j/ 组合后腭化为 [tɕ、tɕʰ、ɕ、j、ɲ],习惯上将它们视为 5 个新的声母辅音音素,故列入上表。其中,[tɕ、tɕʰ、ɕ] 是龈–腭音,[j] 是硬腭音(与介音 /j/ 相同),[ɲ] 也是龈–腭音 ⟦ɲ̟⟧。
- 软腭音 /k、kʰ、x、ɣ、ŋ/ 后接 /j/(包括后接 [ɥ、i、y])时为软腭前音 ⟦k̟、k̟ʰ、x̟、ɣ̟、ŋ̟⟧;后接其他音时 /k、kʰ、x、ŋ/ 为软腭后音 ⟦k̠、k̠ʰ、x̠、ŋ̠⟧,/ɣ/ 则脱落,但在一些使用者口中也可以不脱落。/ɣ/ 接非前高元音时的脱落可以理解为 ⟦ɣ̠⟧ 总是变成和这个元音同部位,于是和元音没有区别了。
调音方法:
- 塞音包括爆发音和塞擦音。不送气塞音通常较清脆,送气塞音通常为弱送气,且塞音部分有时较弱。以普通话为参照,希顶语的不送气塞音接近于普通话送气塞音去掉送气,希顶语送气塞音接近于普通话不送气塞音加上弱送气。
- /ɣ/ 这里是软腭近音 /ɣ̞/ 的简写。这一软腭近音不宜标作 /ɰ/,因为 /ɰ/ 已经被指定为不圆唇音(跟指定为圆唇音的 /w/ 相对),而 - 中的 是圆唇的,将 - 标作 /ɰɥ-/ 就不太合适。/ɣ/ 则是是否圆唇未定的,兼适用于 - 和 - 中的 。
- 近音 [ʋ、ɹ、j、ɣ] 有时偏紧,接近浊擦音 ⟦v、z、ʝ、ɣ⟧。
- 鼻音 [m、n、n̻、ɲ、ŋ] 常有或重或轻的口除阻(oral release),即 ⟦mb̆、nd̆、nd͝z、ɲd͝ʑ、ŋɡ̆⟧。特别地,/n/ 的鼻音段可以实现为边音 ⟦l⟧ 或鼻化边音 ⟦l̃⟧。/n̻/ 如上所述,在不口除阻时也常为延迟除阻(delayed release)的 ⟦nz̆~nɹ̆⟧。
介音
基本希顶语有 2 个充当介音的辅音音位,形成 3 个音素:
前 | 非前 | |
---|---|---|
不圆唇 | /j/ | |
圆唇 | [ɥ] | /w/ |
- /w/ 为圆唇的双唇近音,不带有软腭动作,不是双唇–软腭近音。
- /jw/(与 /wj/ 等价)实现为 [ɥ]。
- 舌叶龈音(/ts/ 组)后的 /j/ 与声母融合(使之腭化)而自身消失,如 、 /tsja、tsjwa/ 实现为 [tɕa、tɕwa]。另一种习惯是仍将其标为 [tɕja、tɕɥa]。注意 [tɕwa] 中的 [w] 同样只是圆唇,不带有软腭动作。
- 唇齿音 /w、f/ 后的 /j/ 是腭化唇齿近音 ⟦ʋʲ⟧。
- 软腭音(/k/ 组)后的 [j、ɥ] 为央化的 ⟦j̈、ɥ̈⟧。
元音
基本希顶语有 13 个元音音位,形成 15 或 17 个音素:
单元音 | 二合元音 | 鼻化元音 | ||||||
---|---|---|---|---|---|---|---|---|
高 | [i] | [y] | /ɯ/ | /u/ | (ĩ) | (ũ) | ||
中 | /e/ | /o/ | /eɪ/ | /əʊ/ | /ẽ/ | /õ/ | ||
低 | /a/ | /æɪ/ | /ɑʊ/ | /æ̃/ | /ɑ̃/ |
高元音:
- /jɯ、ju/ 实现为 [i、y]。
- /jwɯ/ 实现为 [wi],这里的 [w] 仍然只是圆唇,不带有软腭动作,所以另一种习惯是将其标为 [ɥi]。
- /wɯ/ 和 /wu/ 不存在,因为它们就算存在也会实现为 [u],与 /u/ 无别,不需要多此一举。同理,/jwu/ 也与 /ju/ 无别。
- /ɯ/ 介于 ⟦ɨ、ɯ、ə⟧ 三者之间。双唇音 /p、pʰ、m/ 后的 /ɯ/ 有一点圆唇,接近 ⟦ɵ⟧,但很多使用者和方言中无此特征。
- 舌叶龈音(/ts/ 组)后的 /ɯ/ 可以实现为成音节龈近音 ⟦ɹ̩⟧。特别地,舌尖龈音(/t/ 组)后的 /ɯsɯ/(/sɯ/ 为一个呼读音节)也可以实现为 ⟦ɹ̩⟧,如 /tʰɯsɯ/ 可以实现为 ⟦tʰɹ̩⟧ 或 ⟦tʰɨsɹ̩⟧,前者的 ⟦ɹ̩⟧ 可视为 ⟦ɨsɹ̩⟧ 的缩合。
- 唇齿音 /f、ʋ/ 后的 /u/ 实现为成音节唇齿近音 ⟦ʋ̩⟧,/ju/ 实现为成音节腭化唇齿近音 ⟦ʋ̩ʲ⟧。
非高单元音:
- /e、o/ 是中元音 ⟦e̞、o̞⟧。
- /e/ 有时偏后,为 ⟦ə⟧,尤其是在软腭音(/k/ 组)后的 /je、ɥe/ 中经常随介音一同央化。
- /a/ 是央元音 ⟦ä⟧。
二合元音:
- /eɪ/ 中的 /e/ 也是中元音 ⟦e̞⟧。
- /əʊ/ 中的 /ə/ 略带圆唇,/ʊ/ 偏前接近 ⟦ʉ̞⟧ 且不太圆唇。也有习惯把它标为 /oʊ/,但必须注意它的开头很不圆唇。
- 低的二合元音 /æɪ、ɑʊ/ 往往动程较小,仅实现到 ⟦æe、ɑo⟧ 或更不饱满,在语速快时甚至可单化成 ⟦ɛ、ɔ⟧。标音时不采用 /æe、ɑo/,以免后半段被误认为单元音 /e、o/;也不采用 /ai、au/,以免被误认为 /a.i、a.u/ 两个音节。
- /ɑʊ/ 中的 /ɑ/ 基本上是次低央元音 ⟦ɐ⟧。
鼻化元音:
- 鼻化元音经常带有弱而模糊的向上的动程,尤其是 /ẽ、õ/,但是标音时为了避免累赘,按单元音书写。
- /ẽ/ 的开头也是中元音 ⟦ẽ̞⟧,但是 /õ/ 的开头经常就是半高元音。
- /õ/ 的开头不太圆,有一个逐渐变圆的动作。
- /jẽ、jwẽ/ 有时实现为 [ĩ、ɥĩ],/wõ、jwõ/ 有时实现为 [ũ、ɥũ],有一些使用者和方言甚至总是这样读。从简洁性和系统性来说,[ĩ、ũ] 不必视为独立的高元音音素,直接按宽式标音风格写 [jẽ、wõ],那么希顶语一共有 15 个元音音素。另一种习惯是把它们独立,那么一共有 17 个元音音素。
- /ɑ̃/ 也基本上是次低央元音 ⟦ɐ̃⟧。
拼合规则
音素版
希顶语的音节可按汉语习惯划分为四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可以四呼为线索概括音节拼合规则:
拼 → ↓ 声母辅音 |
不圆唇高元音 | 圆唇高元音 | 非高元音 | 规则概括 | ||||||
---|---|---|---|---|---|---|---|---|---|---|
齐 | 撮 | 开 | 撮 | 合 | 齐 | 撮 | 开 | 合 | ||
双唇音 [p、pʰ、m] | [i] | [ɯ] | [y] | [u] | [ja] | [a] | 不分开合 | |||
唇齿音 [f、ʋ] | [i] | [y] | [u] | [ja] | [a] | 不分开合,不分 [ɯ、u] | ||||
舌叶龈音 [ts] 组 | [ɯ] | [u] | [a] | [wa] | 不拼齐撮 | |||||
腭音 [tɕ] 组 | [i] | (wi) | [y] | [a] | [wa] | 不拼开合 | ||||
软腭通音 [x、ɣ] | [i] | [wi] | [ɯ] | [y] | [ja] | [ɥa] | [a] | 不拼合 | ||
其他辅音 | [i] | [wi] | [ɯ] | [y] | [u] | [ja] | [ɥa] | [a] | [wa] | 四呼俱全 |
表中以 [a] 作为非高元音的代表。另一种习惯是将齐、撮二呼一律标为 [j、ɥ] 介音。腭音拼 [wi] 暂时无字,但是是合法音节。注意 -、- 中的 实为 ü [ɥ]。
音位版
拼 → ↓ 声母辅音 |
/j/ | /jw/ | /∅/ | /j/ | /∅/ | /j/ | /jw/ | /∅/ | /w/ | 规则概括 |
---|---|---|---|---|---|---|---|---|---|---|
/ɯ/ | /u/ | 非高元音 | ||||||||
双唇音 /p、pʰ、m/ | ✓ | ✓ | ✓ | ✓ | ✓ | ✓ | 不拼 /w/ | |||
唇齿音 /f、ʋ/ | ✓ | ✓ | ✓ | ✓ | ✓ | 不拼 /w、ɯ/ | ||||
舌叶龈音 /ts/ 组 | ✓ | (✓) | ✓ | ✓ | ✓ | ✓ | ✓ | ✓ | ✓ | 无限制 |
软腭通音 /x、ɣ/ | ✓ | ✓ | ✓ | ✓ | ✓ | ✓ | ✓ | 不拼 /w、u/ | ||
其他辅音 | ✓ | ✓ | ✓ | ✓ | ✓ | ✓ | ✓ | ✓ | ✓ | 无限制 |
标音习惯的差异
汇总
本页面的音位形式接近于基本希顶语音位分析的最优解,它分析得非常彻底,但是不适合日常使用。日常使用采用音素形式的宽式标音即可。不过,宽式标音也存在不同的标音习惯,这里将上面提到的不同习惯汇总如下。注意这些差异仅是标音习惯的差异,不是希顶语发音的差异,它们标记的都是相同的发音。
unt 的建议 | 其他存在的习惯 | |
---|---|---|
、 | /ʋ、ɹ/ | /v、z/ |
| /ɣ/ | /ɰ/ |
| /n̻/ | /nz、nɹ/ |
组后 | 无 [j、ɥ] 介音 | 有 [j、ɥ] 介音 |
| [wi] | [ɥi] |
| [ɯ] | [ɨ] |
组后的 | [ɯ] | [ɹ̩] |
| /əʊ/ | /oʊ/ |
、 | /æɪ、ɑʊ/ | /æe、ɑo/ |
、 | [jẽ、wõ] | [ĩ、ũ] |
主音节和呼读音节的差别 | 重音符号 | 忽略 |
呼读元音 | 写出 | 省略 |
腭音和 的介音
腭音([tɕ] 组)和元音之间不仅在拼写上没有 [j] 介音,例如 的标准拼写是 而不是 ,在语音上也不存在一个明显的 [j] 介音,例如 的发音是 ⟦tɕa⟧ 而不是普通话 jia 那样的 ⟦tɕja⟧。不过,有一些使用者和方言把它发成 ⟦tɕja⟧。腭音后的圆唇介音也是如此,它通常不发到明确的 ⟦ɥ⟧,而仅仅是一个和 [tɕ] 同部位的圆唇过渡音(或许可标作 ⟦ɹ̠ʷ⟧),因此这个介音直接写 [w](只是圆唇,不带有软腭动作)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同样,也有一些使用者和方言把它发成 ⟦ɥ⟧。
的发音确实是 ⟦ɥi⟧,但是考虑到单独的 并不会标作 [ji],那么对应的圆唇介音者也不宜标作 [ɥi]。鉴于我们已经约定 [w] 只是圆唇,不带有软腭动作,那么 标为 [wi] 也是没有问题的,这里的 [w] 不代表软腭音,舌面与 [i] 同部位,那么自然就是 ⟦ɥ⟧ 了。
一言以蔽之,unt 所建议的原则是,如果声母或元音已经是腭音,那么介音就无需再写腭音 [j、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