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联邦」:修訂間差異

出自希顶维基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60行: 第60行:
德意志帝国(德语:{{lang|de|Deutsches Kaiserreich}};1871年—1918年),位于欧洲中部的二元君主制联邦制国家,又称德意志第二帝国,是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最后一个国家。其正式国号为“德意志国({{lang|de|Deutsches Reich}})。这也成为了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德语:{{lang|de|Deutsches Kaiserreich}};1871年—1918年),位于欧洲中部的二元君主制联邦制国家,又称德意志第二帝国,是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最后一个国家。其正式国号为“德意志国({{lang|de|Deutsches Reich}})。这也成为了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号。


1864年到1870年间,普鲁士王国先后通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三次王朝战争,完成德意志统一。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帝国诞生。除奥地利以外的所有南德意志邦国都被普鲁士纳入北德意志邦联;同时,新宪法生效,将邦联的名称更改为德意志国,并向来自霍亨索伦家族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授予“德意志皇帝”(德语:{{lang|de|Deutscher Kaiser}})[注 1]的称号[10]。帝国之下仍然保有相对独立的26个德意志邦国并由不同的贵族王室作为君主统治,不过在国际上普遍把整个德国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些州国中有四个王国、六个大公国、五个公国(1876年之前为六个)、七个侯国、三个汉萨同盟自由市和一个帝国直辖领(阿尔萨斯-洛林)。尽管普鲁士在名义上仅仅是帝国中四个王国中的一个,但它占据了帝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和领土,故普鲁士在前期对德国有绝对的掌控力。宪法规定普鲁士王都柏林兼作德国帝都,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兼任国家总理,普鲁士国王兼任帝国皇帝,而实际上普鲁士的各大政府要职也都兼任帝国的高层领导。不过后期普鲁士的概念被稀释,各个邦国的国家概念已被融入统一的德国之中。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882年,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军事集团正式建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作为同盟国一员参战。1918年末,此时同盟国败局已定,德国内部厌战情绪高涨。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11月9日,由于革命已蔓延至全国,皇帝威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德意志帝国宣告灭亡。
1864年到1870年间,普鲁士王国先后通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三次王朝战争,完成德意志统一。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帝国诞生。除奥地利以外的所有南德意志邦国都被普鲁士纳入北德意志邦联;同时,新宪法生效,将邦联的名称更改为德意志国,并向来自霍亨索伦家族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授予“德意志皇帝”(德语:{{lang|de|Deutscher Kaiser}})的称号。帝国之下仍然保有相对独立的26个德意志邦国并由不同的贵族王室作为君主统治,不过在国际上普遍把整个德国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些州国中有四个王国、六个大公国、五个公国(1876年之前为六个)、七个侯国、三个汉萨同盟自由市和一个帝国直辖领(阿尔萨斯-洛林)。尽管普鲁士在名义上仅仅是帝国中四个王国中的一个,但它占据了帝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和领土,故普鲁士在前期对德国有绝对的掌控力。宪法规定普鲁士王都柏林兼作德国帝都,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兼任国家总理,普鲁士国王兼任帝国皇帝,而实际上普鲁士的各大政府要职也都兼任帝国的高层领导。不过后期普鲁士的概念被稀释,各个邦国的国家概念已被融入统一的德国之中。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882年,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军事集团正式建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作为同盟国一员参战。1918年末,此时同盟国败局已定,德国内部厌战情绪高涨。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11月9日,由于革命已蔓延至全国,皇帝威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德意志帝国宣告灭亡。


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制国家,由22个州、3个自由市和1个直辖区组成。霍亨索伦家族的普鲁士国王拥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普鲁士王国的首相是帝国首相,由皇帝任免,向皇帝负责。
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制国家,由22个州、3个自由市和1个直辖区组成。霍亨索伦家族的普鲁士国王拥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普鲁士王国的首相是帝国首相,由皇帝任免,向皇帝负责。

於 2022年4月28日 (四) 11:36 的修訂

普魯西亞聯邦共和國(英語:Federal Republic of Prussia,德語:Bundesrepublik Preußen,波蘭語:Republika Federalna Prus),簡稱普魯西亞聯邦普魯西亞聯普,一字簡稱

普魯西亞的對應位置約為德國本土(除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薩爾蘭州),瑞士 境內的德語區,奧地利 列支敦士登 ,部分波茲南地區 。總的來說,就是大部分德語區。

普魯西亞是一個較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北歐模式)工業化國家,同時也是東約 (全名「東京集體自衛公約組織」)的一個成員國。

該國領導人(總統)為威廉·弗里德里希·康德。國慶日為1月18日。(註:1月18日並非普魯西亞的建國日,此日為現實世界線中普魯士王國[1]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建國日。)國歌為普魯士的榮耀。官方語言為德語,主要通用語有波蘭語等。


普魯西亞西邊與南邊與拉丁人民共和國毗鄰,西北與荷蘭相鄰,北邊與梅克倫堡北希頂聯邦共和國相鄰,東北與波羅的海聯盟接壤,東部與波蘭接壤,東南與泛希臘榮譽羅馬帝國相鄰。

其首都為柏林,主要城市有: 柏林,漢堡,法蘭克福(美因河畔),慕尼黑,紐倫堡,維也納,薩爾茨堡,格拉茨,林茨,因斯布魯克,克拉根福,聖帕爾滕,瓦杜茲,法蘭克福(奧得河畔),比勒菲爾德,亞琛,門興格拉德巴赫,埃森,杜塞爾多夫,波恩,科隆,多特蒙德,杜伊斯堡,波鴻,基爾,呂貝克,不萊梅,漢諾威,沃爾夫斯堡,斯圖加特,德累斯頓,馬格德堡,威斯巴登,波茨坦,埃爾福特,格但斯克,波茲南,巴塞爾,蘇黎世,伯爾尼,聖加侖,盧塞恩等等。


國名、國旗與國徽

國名

普魯西亞得名於現實世界線中的普魯士王國,用以顯示出普魯西亞人的「普魯士精神」。


國旗

普魯西亞國旗參照1933-1945年otl德國國旗,但中間是普魯西亞(普魯士)鷹徽,體現了普魯西亞人勇猛熱情的特點,國旗上的十字架類似現實世界線中北歐五國的國旗,體現了普魯西亞以北歐模式為國策的基本政策。與此同時,十字架上的黑色象徵威廉二世等戰爭狂人,以及卡勒寧這樣的邪惡代表,甚至像阿道夫·希特勒這樣的兩種都是的惡魔,象徵黑暗一面;白色則是為戰爭中的死者緬懷,也象徵着快速的發展與純潔的人民。左上角的鐵十字勳章體現了德意志一直都與戰爭有着很深的聯繫,而紅色底色體現兩點:

國旗

一是德意志人在三次世界大戰中流下的鮮血,二是普通人民在普魯西亞境內的地位漸漸上升。


國徽

普魯西亞的國徽與普魯士鷹徽相同。詳見普魯士鷹徽

歷史

早期歷史

日耳曼一詞來自拉丁文日耳曼尼亞,尤利烏斯·愷撒以日耳曼尼亞稱呼萊茵河右岸的各個部落,日耳曼尼亞記載於公元100年的《日耳曼尼亞志》。而德文中的德意志國(Deutschland,德意志人的土地,起初為diutisciu land,來自deutsch,由古高地德語的diutisc(大眾的,指屬於diotdiota"人"的)一詞而來,該詞最初用以區別源自拉丁文及羅曼語族的地方話。diutisc一詞依序來自原始日耳曼語的þiudiskaz(大眾的),þiudiskaz又來自於þeudōþeudō又承繼自原始印歐語的tewtéh(人)。

很早以前德國就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公元476年推翻了羅馬帝國(西羅馬)。

在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德國北部地區。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時,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此段來自維基)

神聖羅馬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德語: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拉丁語:Sacrum Romanum Imperium),962年到1157年的官方名稱為羅馬帝國(拉丁語:Imperium Romanum),在1157年到1512年改稱神聖羅馬帝國,最後於1512年到1806年因帝國主體民族德意志民族意識抬頭而定名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德語: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拉丁語: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962~1806年在中歐的選舉君主制帝國,在非歐洲的史學界也能被歸入西歐,其版圖以俗稱德意志王國的日耳曼人居住區,即整個德國、奧地利和捷克為核心,在巔峰時期還包括波蘭的西半部、瑞士、弗里西亞王國(今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勃艮第王國(今法國東部)、意大利王國(今北意大利)的龐大多民族國家。

843年德意志從法蘭克帝國分裂出來,962年建立神聖羅馬帝國。通過長期的對外征服,神聖羅馬帝國占領了捷克、意大利北部和波蘭西部,並遠征俄羅斯、匈牙利。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

1157年,這一帝國得到了「神聖帝國」的稱號。1254年,帝國第一次開始使用頭銜「神聖羅馬帝國」,1512年的科隆帝國會議後頒布敕令,使用「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此後作為官方名稱沿用直至1806年。

1356年,查理四世頒布金璽詔書,確認皇帝須由七大選帝侯推選。在帝國中後期,奧地利大公國的哈布斯堡王朝通過皇室聯姻和金錢賄賂,長期壟斷神聖羅馬帝國皇位長達400年之久,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也成為帝國的實際上的首都。

1806年7月12日,通過簽署萊茵邦聯條約(德語:Rheinbundakte),16個在法國保護下,包括列支敦士登、巴伐利亞、符騰堡和巴登在內的萊茵河兩岸的德意志南部、中西部邦國,脫離了神聖羅馬帝國,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治聯合體「萊茵邦聯」。邦聯在法蘭克福設兩院制議會,推選拿破崙為保護人,並由拿破崙支配邦聯的外交和軍事。8月6日,已自稱奧地利皇帝的弗朗茨一世(即神聖羅馬帝國的弗朗茨二世)被迫宣布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哈布斯堡王朝只能夠統治奧地利帝國(1867年改名為奧匈帝國)。

此後數年,又有23個邦國加入萊茵邦聯;德意志地區內只有奧地利、普魯士、丹麥控制的荷爾斯泰因和瑞典的波美拉尼亞地區未加入萊茵邦聯,而且不計算併入法國的萊茵河西岸和埃爾福特。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德語:Deutsches Kaiserreich;1871年—1918年),位於歐洲中部的二元君主制聯邦制國家,又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霍亨索倫王朝統治的最後一個國家。其正式國號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這也成為了後來魏瑪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國號。

1864年到1870年間,普魯士王國先後通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三次王朝戰爭,完成德意志統一。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帝國誕生。除奧地利以外的所有南德意志邦國都被普魯士納入北德意志邦聯;同時,新憲法生效,將邦聯的名稱更改為德意志國,並向來自霍亨索倫家族的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授予「德意志皇帝」(德語:Deutscher Kaiser)的稱號。帝國之下仍然保有相對獨立的26個德意志邦國並由不同的貴族王室作為君主統治,不過在國際上普遍把整個德國看作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些州國中有四個王國、六個大公國、五個公國(1876年之前為六個)、七個侯國、三個漢薩同盟自由市和一個帝國直轄領(阿爾薩斯-洛林)。儘管普魯士在名義上僅僅是帝國中四個王國中的一個,但它占據了帝國三分之二的人口和領土,故普魯士在前期對德國有絕對的掌控力。憲法規定普魯士王都柏林兼作德國帝都,普魯士宰相俾斯麥兼任國家總理,普魯士國王兼任帝國皇帝,而實際上普魯士的各大政府要職也都兼任帝國的高層領導。不過後期普魯士的概念被稀釋,各個邦國的國家概念已被融入統一的德國之中。19世紀末,帝國主義國家圍繞着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鬥爭。1882年,與奧匈帝國、意大利王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軍事集團正式建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作為同盟國一員參戰。1918年末,此時同盟國敗局已定,德國內部厭戰情緒高漲。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11月9日,由於革命已蔓延至全國,皇帝威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德意志帝國宣告滅亡。

德意志帝國是聯邦制國家,由22個州、3個自由市和1個直轄區組成。霍亨索倫家族的普魯士國王擁有德意志皇帝的稱號。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普魯士王國的首相是帝國首相,由皇帝任免,向皇帝負責。

德國的工業化起步較晚,但是更有效地利用其國家型資本,並避免了採用傳統方法來邁向技術極限的過程。逐漸成為歐洲大陸上的主要經濟大國,並且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