昢共(马):修订间差异

来自希顶维基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建立内容为“{{infobox |中文名=日出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简称=昢共(马) |执政地区=喀拉拉邦等 }} 俄國十月革命之後,給世界各地送去了馬…”的新页面)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infobox
{{infobox
|中文名=日出共产党(克思主)
|中文名=日出共產黨(克思主)
|简称=昢共()
|簡稱=昢共()
|政地=喀拉拉邦等
|政地=喀拉拉邦等
}}
}}
俄國十月革命之後,給世界各地送去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南亞也受到十月革命的鼓舞,1920年英國統治下的印度各地出現共產主義小組,1933年12月建立全國性政黨——印度共產黨。但是次年就被英國殖民統治者宣布為非法。不過在二戰中因支持英國反法西斯立場,1942年獲得合法地位。
俄國十月革命之後,給世界各地送去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南亞也受到十月革命的鼓舞,1920年英國統治下的印度各地出現共產主義小組,1933年12月建立全國性政黨——印度共產黨。但是次年就被英國殖民統治者宣布為非法。不過在二戰中因支持英國反法西斯立場,1942年獲得合法地位。
第15行: 第15行:


2020年南亞加入日出聯邦,該黨改名日出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2020年南亞加入日出聯邦,該黨改名日出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category:日出共和国]]

2022年1月3日 (一) 16:54的版本

昢共(马)
中文名 日出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简称 昢共(马)
执政地区 喀拉拉邦等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给世界各地送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南亚也受到十月革命的鼓舞,1920年英国统治下的印度各地出现共产主义小组,1933年12月建立全国性政党——印度共产党。但是次年就被英国殖民统治者宣布为非法。不过在二战中因支持英国反法西斯立场,1942年获得合法地位。

在印度独立前夕,1946年7月印度共产党在安得拉邦特仑甘纳地区开始了持续5年的农民武装斗争。1951年10月全国代表会议决定采取改弦易辙,放弃武装斗争,改而采用合法的议会斗争。

1957年,印度喀拉拉邦出现了第一个共产党执政的地方政权,由南布迪里巴德担任邦首席部长。虽然他宣布其目标不是要在喀拉拉邦建设社会主义,而是要实现国大党允诺但没有实行的改革主张,但仍然遭到印度右翼势力的「围剿」。1959年该政府夭折。

1964年,在中苏论战的背景下,印共公开分裂,以南布迪里巴德、孙达拉雅为首的一派则另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而以党主席丹吉为首的一派继续支持苏共,仍沿用「印度共产党」名称。同一时期,印度还出现了一些主张武装斗争的共产党组织,如印度共产党(马列)等等,但这些组织影响都不大。

1964年印共分裂之初,印共的力量大于印共(马)。后来印共的威信曾一度下降,印共(马)反而成为印度最大的左翼力量。1981年4月,丹吉因支持英·甘地与党内发生分歧而被开除出党,该党再次分裂。

2020年南亚加入日出联邦,该党改名日出共产党(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