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联邦」:修訂間差異

出自希顶维基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13行: 第13行:
普鲁西亚是一个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北欧模式)工业化国家。
普鲁西亚是一个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北欧模式)工业化国家。


该国领导人(总统)为格兰德·里希特。国庆日为1月18日。(注:1月18日并非普鲁西亚的建国日,此日为现实世界线中'''普鲁士王国'''[http://zh.m.wiki.hancel.org/wiki/%E6%99%AE%E9%AD%AF%E5%A3%AB%E7%8E%8B%E5%9C%8B]和'''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国日。)国歌为[[普鲁士的荣耀]]。官方语言为[[德语]],主要通用语有波兰语等。
该国领导人(总统)为格兰德·里希特。国庆日为1月18日。(注:1月18日并非普鲁西亚的建国日,此日为现实世界线中'''普鲁士王国'''和'''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国日。)国歌为[[普鲁士的荣耀]]。官方语言为[[德语]],主要通用语有波兰语等。


值得注意的是,普鲁西亚曾经是东京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普鲁西亚曾经是东京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於 2022年10月2日 (日) 14:04 的修訂

這篇泛希頂世界線條目是虛構作品,與任何現實實體無關(詳見免責聲明)。
由於希頂世界線的活動主要於泛希頂聯合國群進行,希頂維基上的相關內容可能不具時效性。

普魯西亞死了。現德意志地區已經成為日耳曼聯邦的一部分,日耳曼聯邦簡稱德聯,由普魯西亞聯邦共和國改組而來。

由於德聯代表是個白痴,不想把德聯頁面和普魯西亞頁面分開來,故此處不刪去原普魯西亞頁面的內容,但是標註哪些內容是關乎普魯西亞的,而哪些關乎德聯。

下文為原「普魯西亞聯邦共和國」詞條。

普魯西亞聯邦共和國(英語:Federal Republic of Prusia,德語:Bundesrepublik Preußia,波蘭語:Republika Federalna Prus),簡稱「普魯西亞」,一字簡稱「普」或「德」。

普魯西亞的對應位置約為德國本土(除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下薩克森州、不來梅州),瑞士 境內的德語區,奧地利 列支敦士登 ,部分波茲南地區 。總體來說,包括了大部分德語區。

普魯西亞是一個較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北歐模式)工業化國家。

該國領導人(總統)為格蘭德·里希特。國慶日為1月18日。(註:1月18日並非普魯西亞的建國日,此日為現實世界線中普魯士王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建國日。)國歌為普魯士的榮耀。官方語言為德語,主要通用語有波蘭語等。

值得注意的是,普魯西亞曾經是東京條約組織的成員國之一。

上文為原「普魯西亞聯邦共和國」詞條,下文接關於日耳曼聯邦的詞條。

日耳曼聯邦(英語: Federation of Germany ,德語: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簡稱「德聯」,一字簡稱「德」。

日耳曼聯邦西邊與南邊與拉丁人民共和國毗鄰,西北與荷蘭(大安日耳曼)相鄰,北邊與梅克倫堡共和國北希頂聯邦共和國相鄰,東北與波羅的海聯盟接壤,東部與波蘭接壤,東南與希臘相鄰。

其首都為柏林,主要城市有: 柏林,漢堡,法蘭克福(美因河畔),慕尼黑,紐倫堡,維也納,薩爾茨堡,格拉茨,林茨,因斯布魯克,克拉根福,聖帕爾滕,瓦杜茲,法蘭克福(奧得河畔),比勒菲爾德,亞琛,門興格拉德巴赫,埃森,杜塞爾多夫,波恩,科隆,多特蒙德,杜伊斯堡,波鴻,基爾,呂貝克,不萊梅,漢諾威,沃爾夫斯堡,斯圖加特,德累斯頓,馬格德堡,威斯巴登,波茨坦,埃爾福特,格但斯克,波森,巴塞爾,蘇黎世,伯爾尼,聖加侖,盧塞恩等等。


國名、國旗與國徽

國名

日耳曼聯邦就是日耳曼聯邦。

當然,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囸耳曼聯邦」(yar耳曼聯邦),你個郎麼。

你說得對,但是日耳曼聯邦和日耳曼是兩個國家,日耳曼是位於荷蘭的大安日耳曼。


國旗

见图。 中间圈中的三色图案为xwtl中欧联邦的国旗,由于中欧联邦代表与德联代表为同一人,故借鉴。

另附:日耳曼聯邦的國旗仍沿用普魯西亞時期國旗,原因是兩國的大體結構未變。

普魯西亞聯邦共和國國旗



國徽

國旗左上角即為日耳曼聯邦的國徽,是極具代表意義的雙頭鷹圖案,並且下面畫有麥穗。


其他

日耳曼聯邦的波蘭球形態參考它的國旗。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用紅白黃三色旗的波蘭球形態亦可以表示德聯。


歷史

由於二戰前以及二戰後若干年的xtl德意志歷史與otl並無過大差別,故此章節主要講述三戰前後直至現今的德意志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