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严社区:修订间差异

来自希顶维基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创建希严)
 
无编辑摘要
第6行: 第6行:
|简称=希严
|简称=希严
|活动地点=浙江省建德市
|活动地点=浙江省建德市
|官方语言=希严弟语、希音语
|官方语言='''希严弟语'''、希音语、英语、法
|领导人=一水合氨、巴别塔
|领导人=一水合氨、巴别塔
|口号=提倡学科竞赛,支持正义留学,消灭封建遗毒,助力家乡学子
|社歌=《Les oiseaux qu'on met en cage》(笼中鸟)
|人数=4人(2023年1月25日)
|人数=4人(2023年1月25日)
|代号颜色=417DC1(Tufts Blue)
|代号颜色=417DC1(Tufts Blue)
|社区节=1月5日
}}
}}
== 概况 ==
'''希严社区'''(希严弟语:Al Comina de Atalan ''Jiande'')是由巴别塔、一水合氨在脱离“希建社区”之后成立的在建德市内活动的新希顶社区,以“提倡学科竞赛,支持正义留学,消灭封建遗毒,助力家乡学子”为口号,以润出建德为己任,利用希顶传递正能量。

希严社区于2023年1月5日结社,结社时仅有一水合氨、巴别塔二人。一水合氨提前三年高考,准备冲刺清北;巴别塔为OIer,准备高考、留学一把抓,目标院校为Tufts。
== 希严成员 ==
一水合氨本应去杭州学军中学学习化学竞赛,但由于学军中学恶臭的自主招生政策,氨无缘学军(杭州城郊中考不统一,学生不能通过中考去城区学校,学军中学来建德进行自主招生,每年约挑选10人,但10人中至少9人有杭州户口),只能在家埋头苦干。

巴别塔为OIer,英语成绩极其出众。其父母在七年级时曾告诉巴别塔,九年级时英语单元测试和考试英语次次都是两个班第一名,他们便允许巴别塔去国际学校。巴别塔做到了,其父母却出尔反尔(并找出各种理由予以驳斥,简直无耻至极,究其原因还是封建所限),巴别塔只得走入国内的高中,接受高考的洗礼。但巴别塔是不屈服的,她放弃了奥赛,在网上下载国际学校使用的教材,抓住一切机会决心进入美国的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学习,为了纪念她在结社时的巨大贡献,希严社区的代表色为#417DC1,即Tufts大学的代表色。

另两位成员也受尽了县城的屈辱,加入希严社区。
==希严活动==
希严社区结社日为1月5日,这也是希严社区的社区节,这一天里希严人必须使用蓝笔写字。

2023年1月25日 (三) 16:25的版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es oiseaux qu'on met en cage》 (   )
   4  (2023 1 25 )
     417DC1 (Tufts Blue)
    1 5 

  

     (    :Al Comina de Atalan Jiand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 1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Ier,    、     ,     Tuf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10    9      ),        。

    OIe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ufts Universit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7DC1, Tuf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