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世界大战」:修訂間差異

出自希顶维基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第102行: 第102行:


===日出共革阶段===
===日出共革阶段===
2021年6月13日,日出第四共和国领导人姜凯申(学生君)带领武装冲击九崎国防部大楼,并成功占领,建立了日出临时军政府。清云共和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全国戒严,在国内彻查致远民国残部。同时,清云共和国实行了太空管制,对于进入其领空的卫星一律击落。日出临时军政府以其国防卫星受损将会导致反触发系统核袭希联首都[[孛罗帝]]为由,强行将[[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卷入纷争。希联红军亚洲所有军事基地立即进入攻击模式瞄准日出,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此时[[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乌拉尔共和国通报一起核袭击,[[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立刻对[[日出共和国]]开展核打击,但发射前[[日出共和国]]在北希顶附近北冰洋海域发现了日出共革党复国派的秘密军事基地,并移交联合国军事法庭处理,核打击计划随后取消。随后,清云共和国宣布将仅对未经报备的卫星进行处理。由于国防部被日出临时军政府控制,相关人员无法进入,[[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在熊月政府的帮助下,输送了一批密码专家对系统进行破译。清云随后通报发现一颗拒绝透露其身份的未知卫星,将其击落。日出国防反触发系统随即启动,对[[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发射了近150枚原子弹。[[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启动全力拦截,但仍有一枚降落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中核新城附近,导致10500人死亡。
2021年6月13日,日出第四共和国领导人姜凯申带领武装冲击九崎国防部大楼,并成功占领,建立了日出临时军政府。清云共和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全国戒严,在国内彻查致远民国残部。同时,清云共和国实行了太空管制,对于进入其领空的卫星一律击落。日出临时军政府以其国防卫星受损将会导致反触发系统核袭希联首都[[孛罗帝]]为由,强行将[[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卷入纷争。希联红军亚洲所有军事基地立即进入攻击模式瞄准日出,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此时[[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乌拉尔共和国通报一起核袭击,[[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立刻对[[日出共和国]]开展核打击,但发射前[[日出共和国]]在北希顶附近北冰洋海域发现了日出共革党复国派的秘密军事基地,并移交联合国军事法庭处理,核打击计划随后取消。随后,清云共和国宣布将仅对未经报备的卫星进行处理。由于国防部被日出临时军政府控制,相关人员无法进入,[[致远社会主义共和国]]在熊月政府的帮助下,输送了一批密码专家对系统进行破译。清云随后通报发现一颗拒绝透露其身份的未知卫星,将其击落。日出国防反触发系统随即启动,对[[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发射了近150枚原子弹。[[泛希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启动全力拦截,但仍有一枚降落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中核新城附近,导致10500人死亡。
[[file:普里皮亚季被毁后.jpg|缩略图|普里皮亚季被炸毁前后]]
[[file:普里皮亚季被毁后.jpg|缩略图|普里皮亚季被炸毁前后]]
[[file:普里皮亚季被毁后2.jpg|缩略图|普里皮亚季被炸毁后]]
[[file:普里皮亚季被毁后2.jpg|缩略图|普里皮亚季被炸毁后]]
第108行: 第108行:
[[file:崇院.jpg|缩略图|核袭后的崇院府]]
[[file:崇院.jpg|缩略图|核袭后的崇院府]]
[[file:九崎都.jpg|缩略图|核袭后的九崎都西郊]]
[[file:九崎都.jpg|缩略图|核袭后的九崎都西郊]]
随后,日出临时军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出第四共和国领导人姜凯申(学生君)和前共革党主席许锡安被[[日出共和国]]作为战犯押送至联合国军事法庭。<br>
随后,日出临时军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出第四共和国领导人姜凯申和前共革党主席许锡安被[[日出共和国]]作为战犯押送至联合国军事法庭。<br>
<br>
<br>


<div style="background: #999999;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5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军事审判'''</font></div>
<div style="background: #999999;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5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军事审判'''</font></div>
[[联合国军事法庭]]审判:战犯许锡安、姜凯申因犯反人类罪、战争罪,处死刑。<br>
[[联合国军事法庭]]审判:战犯许锡安、姜凯申因犯反人类罪、战争罪,处死刑。<br>
此外,姜凯申(学生君)还披露了整个事件的计划。2018年,因共革党在日出共和国实施极右独裁统治,导致希共不承认其社会主义地位,至此怀恨在心,遂以保卫国家为名建立了反触发国防系统,实则全部瞄准希联的四个加盟共和国。学生君上台后,因对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抱有恐惧,从而希望消灭这个国家,便未拆除共革时期的遗留设施,而是继续维护,并暗中与共革复国派进行会晤,目的是日后佯装卫星被他国劫持,从而顺理成章对希联开展核打击。清云共和国戒严期间击落拒绝上报身份信息的日出国防卫星本无任何问题,但日出共和国就此决定借机提前开展对希联的核打击计划,导致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r>
此外,姜凯申还披露了整个事件的计划。2018年,因共革党在日出共和国实施极右独裁统治,导致希共不承认其社会主义地位,至此怀恨在心,遂以保卫国家为名建立了反触发国防系统,实则全部瞄准希联的四个加盟共和国。学生君上台后,因对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抱有恐惧,从而希望消灭这个国家,便未拆除共革时期的遗留设施,而是继续维护,并暗中与共革复国派进行会晤,目的是日后佯装卫星被他国劫持,从而顺理成章对希联开展核打击。清云共和国戒严期间击落拒绝上报身份信息的日出国防卫星本无任何问题,但日出共和国就此决定借机提前开展对希联的核打击计划,导致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r>
在日出共和国国防部送来的解密文件中,展示了希联各大核袭点的最少投放核弹枚数:斯德哥尔摩 12、赫尔辛基 10、哥本哈根 8、奥斯陆 19、雷克雅未克 6、艾应是 17、北马其顿 5、加德满都 8、甘托克 14、廷布 9、岘港 22、西贡 31、顺化 19、永龙 5、金瓯 5、富安 8、平顺 8、广南 16。<br>
在日出共和国国防部送来的解密文件中,展示了希联各大核袭点的最少投放核弹枚数:斯德哥尔摩 12、赫尔辛基 10、哥本哈根 8、奥斯陆 19、雷克雅未克 6、艾应是 17、北马其顿 5、加德满都 8、甘托克 14、廷布 9、岘港 22、西贡 31、顺化 19、永龙 5、金瓯 5、富安 8、平顺 8、广南 16、雲山 2。<br>
<br>
<br>


第123行: 第123行:


<div style="background: #999999;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5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战后秩序'''</font></div>
<div style="background: #999999;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50%; padding: 15px;"><font color="white">'''战后秩序'''</font></div>

===加强联合国力量===
===加强联合国力量===
三战中,反法西斯及恐怖主义同盟,清、希、致、白、罗五国通过大西洋会晤、莫斯科会议、杜迈会议、赫尔辛基会议和尼布楚会议、虱巴沓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就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确立了维护战后世界秩序的国际制度。<br>
三战中,反法西斯及恐怖主义同盟,清、希、致、白、罗五国通过大西洋会晤、莫斯科会议、杜迈会议、赫尔辛基会议和尼布楚会议、虱巴沓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就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确立了维护战后世界秩序的国际制度。<br>

於 2021年6月15日 (二) 19:07 的修訂

本條目所述之組織、政權、企業、人物、地點、事件均為虛構,不與任何真實組織、政權、企業、人物、地點、事件相關聯。包括本條目在內的泛希頂世界觀是同人範疇,不屬於希頂語核心設定。


沉痛悼念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無辜受難者

全球人民同茲決心,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三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創造適當環境,俾克維持正義,尊重由條約與國際法其他淵源而起之義務,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會進步及較善之民生,並為達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鄰之道,和睦相處;集中力量,以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接受原則,確立方法,以保證非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運用國際機構,以促成全球人民經濟及社會之進展,用是發憤立志,務當同心協力,以竟厥功。

——《泛希頂聯合國憲章》


概述

第三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I),簡稱三戰,亦稱世界反法西斯及恐怖主義戰爭,發生時間為2021年6月10日—2021年6月14日(希聯法定結束日期為2021年6月15日),是以致遠民國、日出第四共和國、日出共革主義人民國等法西斯及恐怖主義軸心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及恐怖主義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及恐怖主義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三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範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45個國家和地區、1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1000餘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20餘萬人,經濟損失達1萬多億美元,是人類歷史上第三大規模的世界戰爭,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世界性的熱核戰爭。
戰爭最後以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羅民國白令共和國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消滅恐怖組織,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三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反導系統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簡介
名稱 第三次世界大戰
地點 歐洲、東亞、東南亞、太平洋、南美
參戰方 反法西斯及恐怖主義同盟國: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白令共和國清雲共和國大羅民國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法西斯及恐怖主義軸心國:日出第四共和國(今日出共和國)、日出共革主義人民國致遠民國大韓獨立軍政府
結果 反法西斯及恐怖主義同盟國勝利
參戰方兵力 希聯約79萬
大羅約8萬
白令約15萬
致遠約20萬
日出約30萬
傷亡情況 共約124500人死亡,20萬人受傷
主要指揮官 蘇聞家市、亞歷山大·伊萬、致遠、許錫安、姜凱申、致學羅
性質 正義的反法西斯及恐怖主義戰爭
開始標誌 日出閃擊希聯
轉折點 九崇戰役(日出戰場),光州戰役(朝鮮戰場),西雲戰役(清雲戰場)
戰爭損失 1萬多億美元
戰後世界格局 赫爾辛基體系
外文名 World War III
簡稱 三戰、世界反法西斯及恐怖主義戰爭
作戰區域面積 1000萬平方千米


戰爭背景

經濟危機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各資本主義國家(例如大羅民國日出共和國清雲共和國等)的經濟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隨之而來的是社會的白熱化競爭和金融市場的擠兌風潮,引發了部分國家的經濟危機。

法西斯獨裁

2021年6月10日,致遠民國在國際勢力的支持下,重新建立政權,在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發動政變。
2021年6月13日,日出共和國領導人姜凱申(學生君)宣布全國進入戰時狀態,所有軍事行動必須聽從其指揮,日出共和國進入軍國主義狀態。

南美領土危機

日出共和國此前從清雲共和國購買了一片土地的主權,清雲共和國實際給予部分和國際社會公認部分一致,為其領土西部四省。但日出共和國認為其購買的為中美洲(今大哥倫比亞共和國)部分,此問題一直未得到妥善處理。

聯合國的失敗

2021年成立的泛希頂聯合國雖然是各國為防止武裝衝突、加強普遍和平與安全而建立國際機構的第一次嘗試,但在實踐中並沒有起到維護和平的作用。受日出、清雲兩國的操縱,它缺乏對侵略行為的有力制裁,到三戰前聯合國已經形同虛設,無力阻止法西斯以及恐怖主義的擴張。

戰爭起因

致遠民國復國運動

2021年6月10日,致遠民國發動馬來事變,控制了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東部,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之後致遠向聯合國求助,卻並未得到聯合國的積極回應。當時西方大國普遍奉行綏靖政策,意圖通過縱容法西斯的行徑來換取暫時的和平,除去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外,無國家提供援助,由此致遠民國得以肆無忌憚。這場事變打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三戰已經浮現。
2021年6月11日,致遠民國發動西雲事變,全面入侵清雲,進一步加劇了國際形勢的緊張態勢。

哥倫比亞陰謀

2021年6月,日出共和國領導人姜凱申(學生君)和清雲君主西西里特五世在清雲新江大橋秘密會晤簽訂協議,在沒有大哥倫比亞共和國代表的情況下,強行把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等地區割讓給昢清雲共和國。歷史上把這次會議稱為「哥倫比亞陰謀」。至此,綏靖政策達到頂峰。新江大橋協定的簽訂產生了很大的消極影響。

共革復國運動

自2018年6月日出共革主義人民國被推翻後,日出共革黨內部分化為復國派和維新派。維新派採取溫和政策,作為在野黨活躍在日出共和國境內。而復國派離開日出共和國,下落不明,國際上均認為其成員已經失蹤。

雙方陣營

軸心國陣營

日出共和國致遠民國日出共革主義人民國

同盟國陣營

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大羅民國白令共和國

戰爭經過

致遠民國階段

2021年6月10日,致遠民國領導人致學羅在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東部發動政變,占領了東部大部分地區。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增援兵力,但在未到達致遠本土時,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即與致遠民國暫時停火。
2021年6月11日,致遠民國對清雲共和國發動突然襲擊,占領了西雲行省大部分地區。稍後致遠民國占領了清雲議會,清雲國家元首逃亡。
2021年6月12日,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增援兵力到達清雲,對致遠民國占領區進行包圍。致遠民國在清雲和致遠戰場同時突破封鎖線,遭到希聯紅軍壓制。清雲元首到達行宮和大皇帝會合,啟動了行宮地下的核武器發射裝置,對致遠民國占領區進行核打擊。與此同時,希聯紅軍與致遠人民軍消滅大部分致遠民國軍事力量,殘部逃亡至大羅民國致遠州(即文萊),被大羅民國消滅。
2021年6月13日,希聯紅軍利用輕元素聚變法為清雲共和國核污染區進行清洗。

日出共和國階段

2021年6月11日,日出共和國(日出第四共和國)領導人姜凱申(學生君)公然宣稱其擁有大哥倫比亞地區主權,並出兵強占大哥倫比亞共和國,遭到國際社會聲討。哥倫比亞人民在致遠、清雲、希聯的幫助下擊退了日出軍隊。
2021年6月12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決定對日出共和國進行分區維和,其中兩韓特別縣北緯38°以北由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駐軍,南部由清雲共和國駐軍,九州島由崇仁社會主義共和國駐軍,四國島由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駐軍,琉球群島由白令共和國駐軍,稱為「致遠日出」「清雲日出」「希日出」「崇仁日出」「白令日出」,維和期間暫時保留日出共和國主權。

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對日出共和國進行分區維和

在白令共和國的韓國僑胞在政府的幫助下成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開展復國運動。清雲共和國與日出共和國臨時結成清雲·日出聯邦。清雲日出境內爆發了恐怖主義運動,成立了恐怖組織「大韓獨立軍政府」。「大韓獨立軍政府」越過北緯38°線襲擊致遠人民軍,為集中兵力控制並消滅該組織,兩韓特別縣臨時合併為「聯邦日出共和國」(西日出),本土臨時合併為「民主日出共和國」(東日出)。

聯邦日出和民主日出疆域圖

2021年6月13日,日出第四共和國領導人姜凱申(學生君)被驅逐下台,熊月建立日出第五共和國政府。大韓獨立軍政府被剿滅,日出共和國和其他國家外交關係逐步恢復。鑑於局勢緩和,分區維和被撤銷。

日出共革階段

2021年6月13日,日出第四共和國領導人姜凱申帶領武裝衝擊九崎國防部大樓,並成功占領,建立了日出臨時軍政府。清雲共和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全國戒嚴,在國內徹查致遠民國殘部。同時,清雲共和國實行了太空管制,對於進入其領空的衛星一律擊落。日出臨時軍政府以其國防衛星受損將會導致反觸發系統核襲希聯首都孛羅帝為由,強行將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捲入紛爭。希聯紅軍亞洲所有軍事基地立即進入攻擊模式瞄準日出,雙方進入僵持狀態。此時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烏拉爾共和國通報一起核襲擊,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立刻對日出共和國開展核打擊,但發射前日出共和國在北希頂附近北冰洋海域發現了日出共革黨復國派的秘密軍事基地,並移交聯合國軍事法庭處理,核打擊計劃隨後取消。隨後,清雲共和國宣布將僅對未經報備的衛星進行處理。由於國防部被日出臨時軍政府控制,相關人員無法進入,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在熊月政府的幫助下,輸送了一批密碼專家對系統進行破譯。清雲隨後通報發現一顆拒絕透露其身份的未知衛星,將其擊落。日出國防反觸發系統隨即啟動,對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發射了近150枚原子彈。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啟動全力攔截,但仍有一枚降落在烏克蘭普里皮亞季中核新城附近,導致10500人死亡。

普里皮亞季被炸毀前後
普里皮亞季被炸毀後

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立即向日出共和國宣戰,並開展了先後三次核打擊。其中前兩次核打擊均被日出利用電磁干擾技術偏航落入太平洋海域,但由於電磁干擾技術生熱過多,所有設備在兩次干擾後均被燒毀,第三次核襲擊有9枚原子彈落在日出共和國崇院府,造成崇院和九崎近115000人死亡。

核襲後的崇院府
核襲後的九崎都西郊

隨後,日出臨時軍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日出第四共和國領導人姜凱申和前共革黨主席許錫安被日出共和國作為戰犯押送至聯合國軍事法庭。

軍事審判

聯合國軍事法庭審判:戰犯許錫安、姜凱申因犯反人類罪、戰爭罪,處死刑。
此外,姜凱申還披露了整個事件的計劃。2018年,因共革黨在日出共和國實施極右獨裁統治,導致希共不承認其社會主義地位,至此懷恨在心,遂以保衛國家為名建立了反觸發國防系統,實則全部瞄準希聯的四個加盟共和國。學生君上台後,因對這個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抱有恐懼,從而希望消滅這個國家,便未拆除共革時期的遺留設施,而是繼續維護,並暗中與共革復國派進行會晤,目的是日後佯裝衛星被他國劫持,從而順理成章對希聯開展核打擊。清雲共和國戒嚴期間擊落拒絕上報身份信息的日出國防衛星本無任何問題,但日出共和國就此決定藉機提前開展對希聯的核打擊計劃,導致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在日出共和國國防部送來的解密文件中,展示了希聯各大核襲點的最少投放核彈枚數:斯德哥爾摩 12、赫爾辛基 10、哥本哈根 8、奧斯陸 19、雷克雅未克 6、艾應是 17、北馬其頓 5、加德滿都 8、甘托克 14、廷布 9、峴港 22、西貢 31、順化 19、永龍 5、金甌 5、富安 8、平順 8、廣南 16、雲山 2。

戰爭影響

第三次世界大戰對世界人民造成了極為深重的影響,其中日出共和國死傷124500人,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死傷10492人,致遠共和國死傷193人,大羅民國死傷122人,白令共和國死傷98人。
第三次世界大戰共投放165枚重核彈,348枚輕核彈,6枚氫彈,對世界環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響。即使核污染已通過輕元素聚變消耗完畢,但戰爭造成的核污染高達福島核電站事故的7368倍,對世界生態環境的破壞不容小覷。

戰後秩序

加強聯合國力量

三戰中,反法西斯及恐怖主義同盟,清、希、致、白、羅五國通過大西洋會晤、莫斯科會議、杜邁會議、赫爾辛基會議和尼布楚會議、虱巴沓會議等一系列國際會議就維護戰後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發展,達成了一系列協議和諒解,確立了維護戰後世界秩序的國際制度。

兩極格局

赫爾辛基體系是戰勝國在赫爾辛基會議中確定的新的國際秩序,形成了以希聯為首「一超多強」的局面。
會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由之前的灯糹火民主共和國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白令共和國卡連人民聯邦共和國崇仁社會主義共和國變更為三戰戰勝國: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白令共和國致遠社會主義共和國大羅民國,以及未參戰的灯糹火民主共和國

區域安全

戰後,為維護亞太地區安全,聯合國軍事法庭裁定日出共和國五年內必須接受戰勝國駐軍,且不得擁有重型武器,只准擁有國民自衛隊,所有重型武器(包括核武器)均由戰勝國收繳。

紀念活動

每年6月15日是泛希頂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世界反法西斯及恐怖主義戰爭死難者國家公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