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修訂間差異

出自希顶维基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第42行: 第42行:
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br>
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br>
1978年,十一次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为发展南部经济圈,迁都至较落后的邵京。<br>
1978年,十一次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为发展南部经济圈,迁都至较落后的邵京。<br>
== 语言文字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目前官方语言是汉语。希顶语仍有少数人使用,但是仅被视为汉语方言。

在定都邵京之后,原京城官员所抄近古官话和当地中古湘语交融,在京城内形成独特语言,出于语言严谨性需要,邵京官员渐渐习惯于在阅读正式文本时候在字音前后加上部首修饰音。十七世纪前后,传教士入华,西方文化和拉丁字母传入大明,起初在数十年的窗口期间,南明未采取较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沿海部分城市语言文字得以交流。其后部分富商、官员试图使用拉丁字母表记汉语,以简化汉字书写之繁琐,但是从未得到官方真正认可。但同时民间和基层官府已经在大量使用,是为日后希顶语之雏形。

十九世纪末期,西方开始试图加大对东亚的殖民政策,时令皇帝朱铚在群臣号召下决心对国内落后情况进行改变,时称洋务运动。大幅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同时重拾昔日灭金后短暂科技发展的成果。朱铚试图在国内从直隶省和东部港口城市开始,不断发展教育,试图开发民智。随后几年大量建设新式学堂,鼓励百姓子女入学。政府发现使用汉字进行教学效率较低,成本较高,试图对文字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一时间方案迭现。最后政府选择使用民间既有的半拉丁文字进行规范化和整理,称之为灯纟火语。这时的希顶语和现代用法仍有较大差异。

洋务运动失败后,大明守旧势力复辟,一时间希顶语被弃用,禁止学堂使用其作为教学语言。其后数十年希顶语只在民间少量使用。

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的人民政府以减轻文盲现象,方便和现代设备交互为由,对语言文字进行了较大尺度的改革,重新对弃用的希顶语进行整理和规范化,前途作为官方语言使用。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特殊原因,希顶语再次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官方语言便只有汉语。

== 行政区划 ==
== 行政区划 ==
希顶世界线中的中国行政区划没有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br>
希顶世界线中的中国行政区划没有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br>

於 2021年6月16日 (三) 15:39 的修訂

這篇泛希頂世界線條目是虛構作品,與任何現實實體無關(詳見免責聲明)。
由於希頂世界線的活動主要於泛希頂聯合國群進行,希頂維基上的相關內容可能不具時效性。

中國是希頂世界線中的一個國家,以邵京(邵陽)為首都。

地圖

希頂世界線中的中國行政區劃有所不同。版圖與現實中的中國相同。

希頂世界線的中國地圖

歷史總表

1453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定都北京。
1644年,北京被李自成攻陷,大明覆滅,明後人建立南明政權。
1647年,明後人朱由榔播遷武岡,廖晟和武岡翁仲碧散盡家財,鼎力相助。
1650年,在廖晟和武岡翁仲碧的幫助下,朱由榔黃堡起兵反攻後金。
1653年,南明北伐勝利,後金退守關外。
1655年,國家政權穩固,改稱大明,遷都邵陽縣,易名邵京。
1709年,後金在邊疆發動小範圍進攻,國內經濟衰落
1800年,大明以「天朝上國」自居,不思進取,與工業革命脫節。
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大明與英國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賠款白銀3億兩。
1900年,八國聯軍以擴大貿易為由強攻邵京,大明潰敗,皇帝出逃。
1904年,日俄戰爭在東北地區爆發,後金被滅。女真人在俄羅斯的扶植下建立滿洲共和國。
1906年,國內局勢混亂,湖南、廣東、湖北、安徽、福建、察哈爾、熱河、保定八省率先宣布獨立。
1911年,孫中山等愛國志士不忍見祖國分崩離析,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定都長沙。
1912年,大明各省將政權轉移至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中華民國成立。
1914年,袁世凱竊取革命勝利果實,復辟帝制。
1916年,討袁勝利,黎元洪繼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1917年,張勳復辟,但被鎮壓。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啟。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張作霖勝。
1924年,張作霖攻下滿洲共和國長春以南地區。
1926年,廣州國民政府北伐,攻至武漢。
1927年,武漢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史稱「寧漢合流」。
1928年,張作霖拒絕將手中土地出讓給日本,被日本關東軍炸死。
1931年,九一八事變,13年抗日戰爭爆發。
1932年,日軍滅滿洲共和國,連同原張作霖勢力範圍,共同建立傀儡政權偽滿洲國。
1937年,日軍在南京進行屠殺,死亡三十萬人。
1938年,台兒莊大捷。
1940年,百團大戰。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東北地區回歸。
1947年,解放區建立統一人民政府,定都北京。
1949年,渡江戰役,為督戰解放南方,中央政府遷往長沙。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定都長沙。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
1955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中國實現社會主義改造。
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試爆。
1967年,第一顆氫彈試爆。
1970年,「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
1978年,十一次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為發展南部經濟圈,遷都至較落後的邵京。

行政區劃

希頂世界線中的中國行政區劃沒有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
直隸省、太湖省(東直隸)是副國級省,其他省均為正常省級行政區劃。

省級行政區劃
省份名稱 省會 所屬副國級區劃
直隸省 邵京市
太湖省 上海市
廣中省 廣州市 三廣
廣東省 深圳市 三廣
廣西省 南寧市 三廣
南海省 海口市 三廣
三峽省 宜昌市 兩湖
湖北省 武漢市 兩湖
湖南省 長沙市 兩湖
江西省 南昌市 兩湖
安徽省 合肥市 東部
福建省 福州市 東部
浙江省 杭州市 東部
江淮省 南京市 東部
山東省 濟南市 山河
山西省 太原市 山河
河南省 鄭州市 山河
河北省 北京市 山河
遼寧省 瀋陽市 東北
吉林省 長春市 東北
黑龍江省 哈爾濱市 東北
蒙東省 錫林浩特市 東北
貴州省 貴陽市 西南
川南省 昆明市 西南
川西省 成都市 西南
川東省 重慶市 西南
川北省 西安市 中北
蒙西省 鄂爾多斯市 中北
寧夏省 銀川市 中北
甘肅省 蘭州市 中北
天北省 烏魯木齊市 西部
天南省 庫爾勒市 西部
青海省 西寧市 西部
西藏省 拉薩市 西部
副國級行政區劃
區劃 駐地
直隸省 邵京市
太湖省 上海市
兩湖大區 長沙市
三廣大區 廣州市
東部大區 南京市
山河大區 北京市
東北大區 瀋陽市
西南大區 重慶市
中北大區 西安市
西部大區 西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