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聯邦

出自希顶维基
於 2022年4月29日 (五) 10:37 由 普鲁西亚联邦共和国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普魯西亞聯邦共和國(英語:Federal Republic of Prussia,德語:Bundesrepublik Preußen,波蘭語:Republika Federalna Prus),簡稱普魯西亞聯邦普魯西亞聯普,一字簡稱

普魯西亞的對應位置約為德國本土(除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薩爾蘭州),瑞士 境內的德語區,奧地利 列支敦士登 ,部分波茲南地區 。總的來說,就是大部分德語區。

普魯西亞是一個較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北歐模式)工業化國家,同時也是東約 (全名「東京集體自衛公約組織」)的一個成員國。

該國領導人(總統)為威廉·弗里德里希·康德。國慶日為1月18日。(註:1月18日並非普魯西亞的建國日,此日為現實世界線中普魯士王國[1]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建國日。)國歌為普魯士的榮耀。官方語言為德語,主要通用語有波蘭語等。


普魯西亞西邊與南邊與拉丁人民共和國毗鄰,西北與荷蘭相鄰,北邊與梅克倫堡北希頂聯邦共和國相鄰,東北與波羅的海聯盟接壤,東部與波蘭接壤,東南與泛希臘榮譽羅馬帝國相鄰。

其首都為柏林,主要城市有: 柏林,漢堡,法蘭克福(美因河畔),慕尼黑,紐倫堡,維也納,薩爾茨堡,格拉茨,林茨,因斯布魯克,克拉根福,聖帕爾滕,瓦杜茲,法蘭克福(奧得河畔),比勒菲爾德,亞琛,門興格拉德巴赫,埃森,杜塞爾多夫,波恩,科隆,多特蒙德,杜伊斯堡,波鴻,基爾,呂貝克,不萊梅,漢諾威,沃爾夫斯堡,斯圖加特,德累斯頓,馬格德堡,威斯巴登,波茨坦,埃爾福特,格但斯克,波茲南,巴塞爾,蘇黎世,伯爾尼,聖加侖,盧塞恩等等。


國名、國旗與國徽

國名

普魯西亞得名於現實世界線中的普魯士王國,用以顯示出普魯西亞人的「普魯士精神」。


國旗

普魯西亞共有兩面法定國旗。第一面國旗在普魯西亞北部通用,參照1933-1945年otl德國國旗,但中間是普魯西亞(普魯士)鷹徽,體現了普魯西亞人勇猛熱情的特點,國旗上的十字架類似現實世界線中北歐五國的國旗,體現了普魯西亞以北歐模式為國策的基本政策。與此同時,十字架上的黑色象徵威廉二世等戰爭狂人,以及卡勒寧這樣的邪惡代表,甚至像阿道夫·希特勒這樣的兩種都是的惡魔,象徵黑暗一面;白色則是為戰爭中的死者緬懷,也象徵着快速的發展與純潔的人民。左上角的鐵十字勳章體現了德意志一直都與戰爭有着很深的聯繫,而紅色底色體現兩點:

國旗

一是德意志人在三次世界大戰中流下的鮮血,二是普通人民在普魯西亞境內的地位漸漸上升。


國徽

普魯西亞的國徽與普魯士鷹徽相同。詳見普魯士鷹徽

歷史

早期歷史

毛厄原人(英語:Mauer 1)下頜骨化石的發掘表明至少600,000年前在德國即有古人類活動。自舍寧根的煤礦中亦出土三支380,000年前的標槍,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狩獵武器。在尼安德河谷發現史上第一枚非現代人類化石,這一物種被稱為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1(英語:Neanderthal 1)化石具有近40,000年的歷史。烏爾姆附近施瓦本汝拉山洞穴中亦有同一時期的現代人類生存跡象,包括42,000年前的鳥骨和猛獁象牙笛,為至今出土的最早樂器;40,000年前大冰期的獅子人為世界已知無爭議的最古老雕塑品;距今35,000年前的霍勒費爾斯維納斯(英語:Venus of Hohle Fels)則為無爭議的最古老人類雕塑。內布拉星象盤於薩克森-安哈爾特的內布拉附近出土,為一歐洲青銅時代銅製文物,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名錄。


日耳曼部落及法蘭克王國

日耳曼部落最早可追溯至北歐銅器時代(德語:Nordische Bronzezeit)(公元前17至前5世紀)或者最晚是前羅馬鐵器時代(英語:Pre-Roman Iron Age)(公元前5~4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公元前1世紀,部落開始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和德國北部逐漸向南、向東和向西擴散,與伊朗人、波羅的人、凱爾特人的高盧部落以及東歐的斯拉夫人發生接觸。在奧古斯都的統治時代,羅馬帝國軍隊開始入侵日耳曼地區,該地區約為萊茵河至烏拉爾山脈之間,公元9年時,謝魯斯克(德語:Cherusker)部落主阿爾米尼烏斯擊敗由瓦盧斯領導的三個羅馬軍團,使奧古斯都放棄將羅馬帝國邊界擴張至易北河的意圖。塔西佗於公元100年完成日耳曼尼亞志時,日耳曼部落已在萊茵河、多瑙河沿岸定居,占據現今德國的大部分地區,而奧地利、巴伐利亞南部及萊茵蘭西部則為羅馬帝國所管轄。

3世紀時出現許多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拉曼人、法蘭克人、夏登人(德語:Chatten)、撒克遜人、弗里西人、斯卡姆布里人(英語:Sicambri)和圖靈吉人(德語:{{lang|de|Thüringer})等。日耳曼人約於公元260年進入羅馬帝國控制地區。匈人於375年西移至羅馬帝國統治地區後,羅馬帝國勢力自395年起衰弱,日耳曼部落因而得以進一步向西南方遷移,同時,今日德國境內出現較大的部落取代或吸收先前的小型部落。日耳曼地區大片土地(即墨洛溫王朝時所稱的奧斯特拉西亞、紐斯特利亞和阿基坦一帶)為法蘭克人所占領,建立起法蘭克王國,並向東征服薩克森和巴伐利亞;今德國東部地區則由西斯拉夫民族(包括索布人、維萊蒂人(英語:Veleti)和奧伯德里特人(英語:Obotrites)定居。


東法蘭克王國與神聖羅馬帝國

查理大帝於800年聖誕節於羅馬接受教宗利奧三世加冕,並建立卡洛林帝國,後於843年根據凡爾登條約分裂,分裂後出現的東法蘭克王國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雛型,領土西至萊茵河,東至易北河,北至北海,南至阿爾卑斯山。

在奧托王朝(919年-1024年)統治期間,由各公國推舉間推舉共主,王位雖非世襲,但仍多為父死子繼的情形,而形成王室家族。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於962年經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薩利安王朝(1024年-1125年)統治期間,意大利北部及勃艮第併入神聖羅馬帝國,但由於敘任權鬥爭,皇帝權力遭到削弱。


12世紀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年-1254年)統治期間,德意志諸侯的影響力向南方和東方擴張至斯拉夫人定居地區;他們鼓勵德意志人向這些區域移居,稱東向移民運動。多數由北部德意志城鎮組成的漢薩同盟由於貿易的擴張而繁榮。南部的大拉芬斯堡貿易組織(Große Ravensburger Handelsgesellschaft)起到類似的作用。1356年查理四世頒布金璽詔書,確立帝國的基礎政治結構,規定七個最具勢力的公國統治者或大主教為選帝侯,通過多數制選舉皇帝。

14世紀上半葉,德意志人口大幅減少。1315年發生大饑荒,黑死病則於1348年至1350年流行。即便如此,德意志的藝術家、工程師和科學家仍在這一時期發展一系列的技術,與同一時期在意大利諸城市州使用的科技類似。德意志諸國的藝術和文化中心培養老漢斯·霍爾拜因(英語:Hans Holbein the Elder)、其子小漢斯·霍爾拜因以及阿爾布雷希特·丟勒。約翰內斯·谷登堡將活字印刷術引入歐洲,為日後知識的大眾化創造條件。

1517年,維滕貝格教士馬丁·路德撰寫九十五條論綱,挑戰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並引發宗教改革。1555年的《奧格斯堡和約》宣告路德宗為可接受的天主教替代信仰,但還規定諸侯的信仰應為其子民的信仰,這一原則稱「教隨君定」(Cuius regio, eius religio)。和約未涉及其他信仰,由此歸正宗仍為異端,而其原則亦未涉及神權領袖改信的狀況(如1583年科隆選侯國的情形)。自科隆戰爭至三十年戰爭(1618–1648)的一系列宗教戰事對德意志地區造成嚴重的破壞,其中後者導致諸邦國總人口減少近百分之三十,而在一些地區人口減少高達百分之八十。《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終結德意志諸國的宗教戰事。1648年後,德意志諸侯可選擇天主教、路德宗及歸正宗為其國教。

1648年的神聖羅馬帝國。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宣告三十年戰爭的結束,也宣告哈布斯堡王室統一德意志的嘗試失敗。反覆的兵連禍結對德意志地區造成了巨大的破壞,致使總人口減少30%以上

縮略圖

18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由近1,800個領地所組成。由帝國改革(英語:Imperial Reform)(1450–1555年)推動的法律體系建立帝國政治體,並在其神權、世俗及世襲邦國中確定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權,由帝國議會代表。哈布斯堡王朝自1438年起保有帝國皇權。1740年查理六世過世;其生前無嗣,由此說服各選帝侯接受《國事遺詔》以確保王朝統治。這一問題通過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最終得到解決:《亞琛和約》規定瑪麗亞·特蕾西亞的丈夫將繼承神聖羅馬帝國皇位,而特蕾西亞將以皇后之名統治帝國。自1740年起,奧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國同普魯士王國的二元之爭主導德意志地區的局勢。法國大革命戰爭及帝國議會最終會議之後,多數世俗的帝國自由城市均為各王朝吞併,而神權領土則被世俗化併吞並。1806年帝國終結,多數德意志邦國(尤其是萊茵河畔諸國)為法國所統治。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法國、俄羅斯、普魯士及哈布斯堡對德意志地區的霸權展開爭奪。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德語:Deutsches Kaiserreich;1871年—1918年),位於歐洲中部的二元君主制聯邦制國家,又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霍亨索倫王朝統治的最後一個國家。其正式國號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這也成為了後來魏瑪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國號。

拿破崙一世失敗後,歐洲各國於1814年召開維也納會議,並建立由39個主權邦組成的鬆散聯盟-德意志邦聯。對歐洲協調政治的不滿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自由主義運動,但隨後遭奧地利政治家克萊門斯·梅特涅所鎮壓。於1834年成立的德意志關稅同盟則促成日耳曼邦國的經濟整合。受法國大革命影響,民族主義及自由主義廣泛傳播,建立中央集權民族國家的觀點在德意志人,尤其是年輕知識分子中日漸流行。受1848年歐洲革命和法國建立共和國影響,德意志知識分子和平民也發動革命,國民議會決議由普魯士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擔任德意志帝國皇帝,但威廉四世認為其權力將受限而拒絕,使革命運動暫時遭遇挫敗。

威廉四世的繼任者——威廉一世,與以自由派為主的議會漸生衝突,就軍事預算有相當歧異,於1862年任命奧托·馮·俾斯麥為普魯士首相,主導普魯士改革及建軍政策。普魯士於1864年普丹戰爭及1866年普奧戰爭獲得勝利後,並成立北德意志邦聯,排除過去曾主導日耳曼地區事務的奧地利勢力。俾斯麥欲將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及達姆施塔特等地併入北德意志邦聯,與法國衝突漸增,遂於1870年爆發普法戰爭,德國取勝,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國宣布成立,統合奧地利以外的日耳曼國家,即采「小德意志」路線。普魯士約占帝國三分之二的土地及人口,主導帝國事務,德意志帝國由霍亨索倫王朝統治,首都柏林。

德意志統一後,作為威廉一世治下德國總理的俾斯麥在外交上試圖鞏固德國的大國地位,與外國結盟,孤立法國,避免戰爭。但在威廉二世治下,德國同其他歐洲列強一樣逐漸朝帝國主義方向發展,同周邊國家時有衝突。先前的同盟關係多數終止,由此德國同奧匈帝國結盟,保證一定程度中立並獲得軍事支持。1882年的三國同盟將意大利攬入,這也反映德、奧、意三國對法國、俄國的擔憂。同時,英國、法國、俄國亦各自結盟,以防奧地利對巴爾幹半島(俄羅斯利益)、德國對法國的干預。

1884年的柏林會議中,德國對東非、西南非洲、多哥和喀麥隆等殖民地提出宣稱。此後德國進一步擴張,將新幾內亞、密克羅尼西亞和薩摩亞納入其殖民地範圍。德國殖民政府在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對當地的赫雷羅人和納馬人展開滅絕行動,以報復其反抗運動,日後被稱為「二十世紀首次種族滅絕」。近十萬人(80%的赫雷羅人和50%的納馬人(英語:Nama people))死於集中營內,多數死於疾病、虐待、積勞、脫水和饑荒。


兩次世界大戰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遇刺,奧地利藉此對塞爾維亞開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在四年的戰事中,德意志帝國損失嚴重,超過200萬名軍人死亡。1918年11月11日停戰協定簽署,德軍士兵返回國內。同年11月德國革命爆發,威廉二世及各州國統治者被迫遜位。1919年6月28日新政府簽署《凡爾賽條約》。作為同盟國成員,德國接受其為協約國所敗。德國民眾認為條約不公且使德國蒙羞,史學家日後稱這一態度最終導致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

1918年11月德國革命初期,德國宣布改行共和制。1919年8月11日,總統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簽署《魏瑪憲法》。在此後的權力鬥爭中,左翼激進共產主義者在巴伐利亞奪權,而德國其他地區的保守派則試圖通過卡普政變推翻共和國。後者一定程度上得到國家防衛軍、保守主義、民族主義、保皇主義的支持。此後的德國經歷工業中心的血腥街道戰,比利時和法國軍隊對魯爾區的占領,1922年至23年的惡性通貨膨脹,債務重組計劃及1924年新貨幣的引入。此後黃金二十年代到來,德國進入一段文化及藝術的自由繁榮期。即便如此,對《凡爾賽條約》的恨意仍舊存在,刀刺在背傳說廣泛流傳,為此後二十年的反猶潮提供基礎。經濟仍然持續動盪,史學家僅稱1924年至1929年間為「局部穩定期」。1929年大蕭條對德國造成衝擊。1930年聯邦選舉後,總統保羅·馮·興登堡授權海因里希·布呂寧領導的政府不經議會批准採取舉措。布呂寧政府採取財政緊縮和通貨緊縮政策,導致大幅度的失業;1932年失業率高達30%。

1932年特別聯邦選舉中納粹黨獲勝。在一系列失敗內閣後,1933年興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為德國總理。國會縱火案後,一項法令取消民眾的基本權利,在數周之內首個納粹集中營於達豪開始運作。《1933年授權法》授予希特勒無限立法權,由此其政府建立起中央集權的極權主義國家,通過全民投票退出國際聯盟(英語:German referendum, 1933),並開始重新武裝化。

通過赤字財政政策,由政府支持的經濟復興計劃開始實施,主要着重於公共工程領域。1934年的公共工程項目中,170萬德國民眾投入工作,由此獲得收入和社會福利。最為著名的工程項目為全國高速公路。其他重要建設項目包括水力發電項目魯爾大壩(英語:Rur Dam)、供水項目如齊利爾河大壩(英語:Zillierbach Dam)及交通樞紐如茨維考火車站(英語:Zwickau Hauptbahnhof)。此後五年內,失業率大幅度下跌,時均和周均薪酬上升。

1935年,當局宣布不再履行《凡爾賽條約》,並頒布紐倫堡法案,針對猶太人及其他少數族群。德國亦於1935年收回薩爾,於1938年吞併奧地利,並於1939年初占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8月,希特勒政府同蘇聯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劃分雙方在東歐的勢力範圍。條約簽署後,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展開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展開。作為回應,英、法亦對德國宣戰,然而實際上並未參戰。1940年春,德國攻克丹麥及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並在德軍近乎占領法國全境後迫使其簽訂停戰協定。同年,英國抵禦德國的空中攻勢,並最終取得勝利,德國攻克英國的夢想破滅。1941年,德國入侵南斯拉夫、希臘及蘇聯。至1942年,德國及其他軸心國已占領歐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區,但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獲勝,盟軍奪回北非併入侵意大利,德國連續遭遇失敗。1944年6月,西方盟軍在法國登陸,法國復國,並且加入反擊德國的行動。蘇聯向東歐推進;年末,西方盟軍已進入德國境內,德軍最後一次反攻未果。在希特勒於柏林戰役中自殺身亡後,1945年5月8日,美、英、法、蘇攻入柏林,德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終結。

在日後稱猶太人大屠殺中,納粹對少數族裔進行迫害,並通過集中營和滅絕營對其所稱劣等種族進行種族滅絕。超過1,000萬平民被系統性殺害,包括600萬猶太人、220,000至1,500,000羅姆人、275,000身心障礙者、數千耶和華見證人、數千同性戀者及成千上萬政治和宗教異見者。在占領區內的政策導致270萬波蘭人死亡、130萬烏克蘭人、及近280萬蘇聯戰俘。德國約有320萬至530萬士兵陣亡,近200萬平民死亡。前東部領土的損失導致近1,200萬德意志裔人被由東歐驅逐。其戰前領土損失近四分之一。戰略轟炸及地面戰事導致許多城市及文化遺產被摧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前納粹政權參與者於紐倫堡審判中接受戰爭罪審判。


東西德分裂時期

於德國投降後,德國領土及柏林由同盟國中的四強美、英、法、蘇分區占領,這些地區接受650萬名來自東部領土的德意志人。1949年5月23日,法國、英國及美國占領區合併,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1949年10月7日,蘇聯占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一般也以西德及東德稱之。東德首都設於柏林,西德將波恩設為臨時首都,以強調兩國分治僅為暫時性的現狀。

1947年,盟軍占領下的德國,奧德河-尼斯河線以東,法律上由波蘭及蘇聯管理,但事實上為併吞;而西部的分離地區為薩爾保護領

西德為議會民主制共和國,採行「社會市場經濟」。自1948年起,西德成為馬歇爾計劃的主要受援國之一,通過援助重建其工業基礎。1949年康拉德·阿登納當選為首任聯邦總理,並任至1963年。在他和路德維希·艾哈德領導之下,西德自1950年代起經歷長期的經濟增長,被稱為經濟奇蹟。1955年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並為1957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創始國。

東德為一東方集團國家,蘇聯通過其軍力和華沙條約組織在政治和軍事上對其進行控制。雖然其名義上為民主國家,政治權力僅由德國統一社會黨高官(政治局成員)行使,並由控制社會諸多領域的秘密機構斯塔西支持。民主德國採行蘇聯式統治經濟,後成為經濟互助委員會成員國。雖然東德官方對其社會政策進行大規模宣傳,並鼓吹西德入侵威脅,諸多東德公民仍然嚮往西德的政治自由及經濟繁榮。1961年建成的柏林牆旨在阻止東德人逃亡西德,成為冷戰的象徵之一。在此羅納德·里根於1987年6月12日發表《推倒這堵牆!》演說,與約翰·肯尼迪於1963年6月26日的《我是柏林人》演講相應合。1989年柏林牆的倒塌成為共產主義垮台、兩德統一和東德轉型的象徵。

1989年柏林牆倒塌;背景為勃蘭登堡門

東、西德間的緊張關係在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於1970年代初期通過東方政策稍獲緩解。1989年夏,匈牙利放棄鐵幕並開放邊界,數千名東德國民經匈牙利進入西德,此舉也對東德造成衝擊,大型抗議活動獲得更多支持。東德當局放鬆邊境限制,使東德居民能自由至西德旅遊,以維持東德的國家地位,而實際上加速轉向改革的進程。一年後於1990年9月12日,四個占領國簽署《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放棄其在投降書中獲得的權力,德國重獲完整主權。由此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前東德五個聯邦州重新建立並加入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