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漢改

出自希顶维基
於 2023年3月11日 (六) 23:41 由 物灵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汉改'''是1990年代以来关于汉语或其文字的某些提议,往往被认为怪异而不实用。希顶语周字是典型的汉改。 == 与严肃文字改革的区别 == 国家语言文字问题在20世纪引发诸多讨论。当时达成一些共识,如依据口语(所谓「活语言」),借入思想科技政治词汇等。这种共识亦暗示改革不应向壁虚造,而要合作实现,这促进了进一步讨论,最终…”)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漢改是1990年代以來關於漢語或其文字的某些提議,往往被認為怪異而不實用。希頂語周字是典型的漢改。

與嚴肅文字改革的區別

國家語言文字問題在20世紀引發諸多討論。當時達成一些共識,如依據口語(所謂「活語言」),借入思想科技政治詞彙等。這種共識亦暗示改革不應向壁虛造,而要合作實現,這促進了進一步討論,最終完成普通話、漢語拼音、簡化字等工作。

1990年代,文字改革的關注下降,主要由於社會意識變遷,亦受漢語標準化及計算機普及影響。人們不再跟隨文字改革的觀念模式,部分有志者成為「漢改」者,僅推出異常的方案。

一些早期論點同樣不切實際,如1908年有巴黎留學生主張中國用世界語取代漢語。然而在討論活躍時期,此類論點只是被邊緣化而已,公眾關注減退後才聚合為漢改現象。部分歐洲語言同樣難以推動改革,漢改與之的顯著差異是漢改與成功的嚴肅改革相去不遠。

注釋

另見

In other langu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