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庫/小說/希頂世界線新歷史

出自希顶维基
這篇泛希頂世界線條目是虛構作品,與任何現實實體無關(詳見免責聲明

本條目旨在於完善希頂世界線的設定,並修改希頂世界線的互相矛盾不適當之處。本文可能會修改一部分關於希頂世界線的設定,但依然以當前共識為重。主要方針是進行整理和修訂,而不是過大規模的重寫。希望可以大家集思廣益式的創作。


古代史

1949年之前的世界

中國

15世紀前中期,鄭和船隊多次下南洋·西洋,抵達美洲並與當地土著交換物品。一部分土著部落臣服於大明。

15世紀中後期,多次派遣船隊和水軍遠驅北美洲東海岸。在北美洲東海岸建立了一定數量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並在美洲一定程度地推廣中華文化。

15世紀中後期以後,中國的技術科技有了較大的發展。能製造較複雜大型的水力機械,一定程度地利用火力機械。國內興修大量手工業·工業作坊。

1502年,北平紫禁城進行了大面積重修擴建。大量使用了玻璃裝飾和桁架式木結構。

16世紀中後期以後,由於國內出現一定程度的封閉,加之自然災害導致的饑荒,政府權力的混亂,皇帝一度不理政事,而權臣的權力爭鬥愈演愈烈。北明的國力急劇衰退。一部分美洲殖民地脫離北明控制。科技發展止步不前。中國東北一代的地方民族力量也愈來愈烈。

1644年,北京被李自成攻陷,北明覆滅。北平城遭到第一輪破壞,部分大殿被毀。北明政府逃亡到南方。同年後金政權攻入中原。

1645年春,後金大肆摧毀北平城,故宮幾近全毀。北平城也遭到大肆屠殺和焚燒。

17世紀中期,處於北平附近的北明皇陵大量被後金摧毀和盜掘。

1648年,後金政權定都盛京(今瀋陽),同年大舉南下,一度攻占到淮河長江一帶。北明流亡政府不斷逃亡和遷徙。

1647年,明後人朱由榔播遷武岡,廖晟和武岡翁仲碧散盡家財,鼎力相助。

1655年,改稱大明(史稱南明),遷都寶慶府城,易名邵京。

17世紀50年代,南明和後金政權不斷交鋒,戰線多次推進到長江一帶。

1661年,在廖晟和武岡翁仲碧的幫助下,朱由榔黃堡起兵反攻後金。北伐初具成功,後金和南明劃淮為界。

1680年前後,南明國力重新取得一定程度的發展。攻占收復後金處於中國北方的領土,後金退居北平以北地區。之後幾年邵京宮殿得到擴建和改造,修建了依附資水的漕運設施。

1688年前後,後金和不斷擴張領土的沙俄爆發衝突,後金使用了荷蘭帶來的軍械,帶領各西伯利亞民族反攻,成功反攻沙俄。後金入主俄國,定國號為沙皇清國,帶入大量滿漢旗人和文化。

19世紀後,大明以「天朝上國」自居,不思進取,與工業革命脫節。

1840年,特拉列多王國發動鴉片戰爭,大明與特拉列多王國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賠款白銀3億兩。

1900年,八國聯軍以擴大貿易為由強攻邵京,大明潰敗,皇帝出逃。

1904年,日清戰爭在東北地區爆發,後金共和國獨立。

1906年,國內局勢混亂,湖南、廣東、湖北、安徽、福建、察哈爾、熱河、保定八省率先宣布獨立。

1911年,孫中山等愛國志士不忍見祖國分崩離析,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定都長沙市。

1912年,大明各省將政權轉移至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中華民國成立。

1914年,袁世凱竊取革命勝利果實,復辟帝制。

1916年,討袁勝利,黎元洪繼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1917年,張勳復辟,但被鎮壓。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啟。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張作霖勝。

1924年,張作霖攻下後金共和國長春以南地區。

1926年,廣州國民政府北伐,攻至武漢。

1927年,武漢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史稱「寧漢合流」。

1928年,張作霖拒絕將手中土地出讓給日本,被日本關東軍炸死。

1931年,九一八事變,13年抗日戰爭爆發。

1932年,日軍滅後金共和國,連同原張作霖勢力範圍,共同建立傀儡政權偽滿洲國。

1937年,日軍在南京進行屠殺,死亡三十萬人。

1938年,台兒莊大捷。

1940年,百團大戰。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東北地區回歸。

1947年,解放區建立統一人民政府,定都南陽。

1949年,渡江戰役,為督戰解放南方,中央政府遷往長沙。

沙皇清國

其他國家

近現代史

1949年之後的世界

中國(和希頂無關的)

早期希頂社團

燈糸火國

希聯

地理事物和生物

科學技術

關於各造語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