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联邦:修订间差异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53行: 第53行:




马丁·路德(1483–1546)在维滕贝格发布《论纲》,掀起了宗教改革的大幕
12世纪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年-1254年)统治期间,德意志诸侯的影响力向南方和东方扩张至斯拉夫人定居地区;他们鼓励德意志人向这些区域移居,称东向移民运动。多数由北部德意志城镇组成的汉萨同盟由于贸易的扩张而繁荣。南部的大拉芬斯堡贸易组织({{lang|de|Große Ravensburger Handelsgesellschaft}})起到类似的作用。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确立帝国的基础政治结构,规定七个最具势力的公国统治者或大主教为选帝侯,通过多数制选举皇帝。
12世纪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年-1254年)统治期间,德意志诸侯的影响力向南方和东方扩张至斯拉夫人定居地区;他们鼓励德意志人向这些区域移居,称东向移民运动。多数由北部德意志城镇组成的汉萨同盟由于贸易的扩张而繁荣。南部的大拉芬斯堡贸易组织({{lang|de|Große Ravensburger Handelsgesellschaft}})起到类似的作用。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确立帝国的基础政治结构,规定七个最具势力的公国统治者或大主教为选帝侯,通过多数制选举皇帝。


14世纪上半叶,德意志人口大幅减少。1315年发生大饥荒,黑死病则于1348年至1350年流行。即便如此,德意志的艺术家、工程师和科学家仍在这一时期发展一系列的技术,与同一时期在意大利诸城市州使用的科技类似。德意志诸国的艺术和文化中心培养老汉斯·霍尔拜因(英语:{{lang|en|Hans Holbein the Elder}})、其子小汉斯·霍尔拜因以及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约翰内斯·谷登堡将活字印刷术引入欧洲,为日后知识的大众化创造条件。
14世纪上半叶,德意志人口大幅减少。1315年发生大饥荒,黑死病则于1348年至1350年流行。即便如此,德意志的艺术家、工程师和科学家仍在这一时期发展一系列的技术,与同一时期在意大利诸城市州使用的科技类似。德意志诸国的艺术和文化中心培养老汉斯·霍尔拜因(英语:{{lang|en|Hans Holbein the Elder}})、其子小汉斯·霍尔拜因以及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约翰内斯·谷登堡将活字印刷术引入欧洲,为日后知识的大众化创造条件。



1648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宣告三十年战争的结束,也宣告哈布斯堡王室统一德意志的尝试失败。反复的兵连祸结对德意志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致使总人口减少30%以上
1517年,维滕贝格教士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挑战天主教会(罗马公教会)并引发宗教改革。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约》宣告路德宗为可接受的天主教替代信仰,但还规定诸侯的信仰应为其子民的信仰,这一原则称“教随君定”({{lang|la|Cuius regio, eius religio}})。和约未涉及其他信仰,由此归正宗仍为异端,而其原则亦未涉及神权领袖改信的状况(如1583年科隆选侯国的情形)。自科隆战争至三十年战争(1618–1648)的一系列宗教战事对德意志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其中后者导致诸邦国总人口减少近百分之三十,而在一些地区人口减少高达百分之八十。《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终结德意志诸国的宗教战事。1648年后,德意志诸侯可选择天主教、路德宗及归正宗为其国教。
1517年,维滕贝格教士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挑战天主教会(罗马公教会)并引发宗教改革。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约》宣告路德宗为可接受的天主教替代信仰,但还规定诸侯的信仰应为其子民的信仰,这一原则称“教随君定”({{lang|la|Cuius regio, eius religio}})。和约未涉及其他信仰,由此归正宗仍为异端,而其原则亦未涉及神权领袖改信的状况(如1583年科隆选侯国的情形)。自科隆战争至三十年战争(1618–1648)的一系列宗教战事对德意志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其中后者导致诸邦国总人口减少近百分之三十,而在一些地区人口减少高达百分之八十。《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终结德意志诸国的宗教战事。1648年后,德意志诸侯可选择天主教、路德宗及归正宗为其国教。

18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由近1,800个领地所组成。由帝国改革(英语:{{lang|en|Imperial Reform}})(1450–1555年)推动的法律体系建立帝国政治体,并在其神权、世俗及世袭邦国中确定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权,由帝国议会代表。哈布斯堡王朝自1438年起保有帝国皇权。1740年查理六世过世;其生前无嗣,由此说服各选帝侯接受《国事遗诏》以确保王朝统治。这一问题通过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最终得到解决:《亚琛和约》规定玛丽亚·特蕾西亚的丈夫将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皇位,而特蕾西亚将以皇后之名统治帝国。自1740年起,奥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国同普鲁士王国的二元之争主导德意志地区的局势。法国大革命战争及帝国议会最终会议之后,多数世俗的帝国自由城市均为各王朝吞并,而神权领土则被世俗化并吞并。1806年帝国终结,多数德意志邦国(尤其是莱茵河畔诸国)为法国所统治。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俄罗斯、普鲁士及哈布斯堡对德意志地区的霸权展开争夺。





2022年4月28日 (四) 14:39的版本

普鲁西亚联邦共和国(英语:Federal Republic of Prussia,德语:Bundesrepublik Preußen,波兰语:Republika Federalna Prus),简称普鲁西亚联邦普鲁西亚联普,一字简称

普鲁西亚的对应位置约为德国本土(除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萨尔兰州),瑞士 境内的德语区,奥地利 列支敦士登 ,部分波兹南地区 。总的来说,就是大部分德语区。

普鲁西亚是一个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北欧模式)工业化国家,同时也是东约 (全名“东京集体自卫公约组织”)的一个成员国。

该国领导人(总统)为威廉·弗里德里希·康德。国庆日为1月18日。(注:1月18日并非普鲁西亚的建国日,此日为现实世界线中普鲁士王国[1]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国日。)国歌为普鲁士的荣耀。官方语言为德语,主要通用语有波兰语等。


普鲁西亚西边与南边与拉丁人民共和国毗邻,西北与荷兰相邻,北边与梅克伦堡北希顶联邦共和国相邻,东北与波罗的海联盟接壤,东部与波兰接壤,东南与泛希腊荣誉罗马帝国相邻。

其首都为柏林,主要城市有: 柏林,汉堡,法兰克福(美因河畔),慕尼黑,纽伦堡,维也纳,萨尔茨堡,格拉茨,林茨,因斯布鲁克,克拉根福,圣帕尔滕,瓦杜兹,法兰克福(奥得河畔),比勒菲尔德,亚琛,门兴格拉德巴赫,埃森,杜塞尔多夫,波恩,科隆,多特蒙德,杜伊斯堡,波鸿,基尔,吕贝克,不莱梅,汉诺威,沃尔夫斯堡,斯图加特,德累斯顿,马格德堡,威斯巴登,波茨坦,埃尔福特,格但斯克,波兹南,巴塞尔,苏黎世,伯尔尼,圣加仑,卢塞恩等等。


国名、国旗与国徽

国名

普鲁西亚得名于现实世界线中的普鲁士王国,用以显示出普鲁西亚人的“普鲁士精神”。


国旗

普鲁西亚国旗参照1933-1945年otl德国国旗,但中间是普鲁西亚(普鲁士)鹰徽,体现了普鲁西亚人勇猛热情的特点,国旗上的十字架类似现实世界线中北欧五国的国旗,体现了普鲁西亚以北欧模式为国策的基本政策。与此同时,十字架上的黑色象征威廉二世等战争狂人,以及卡勒宁这样的邪恶代表,甚至像阿道夫·希特勒这样的两种都是的恶魔,象征黑暗一面;白色则是为战争中的死者缅怀,也象征着快速的发展与纯洁的人民。左上角的铁十字勋章体现了德意志一直都与战争有着很深的联系,而红色底色体现两点:

国旗

一是德意志人在三次世界大战中流下的鲜血,二是普通人民在普鲁西亚境内的地位渐渐上升。


国徽

普鲁西亚的国徽与普鲁士鹰徽相同。详见普鲁士鹰徽

历史

早期历史

毛厄原人(英语:Mauer 1)下颌骨化石的发掘表明至少600,000年前在德国即有古人类活动。自舍宁根的煤矿中亦出土三支380,000年前的标枪,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狩猎武器。在尼安德河谷发现史上第一枚非现代人类化石,这一物种被称为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1(英语:Neanderthal 1)化石具有近40,000年的历史。乌尔姆附近施瓦本汝拉山洞穴中亦有同一时期的现代人类生存迹象,包括42,000年前的鸟骨和猛犸象牙笛,为至今出土的最早乐器;40,000年前大冰期的狮子人为世界已知无争议的最古老雕塑品;距今35,000年前的霍勒费尔斯维纳斯(英语:Venus of Hohle Fels)则为无争议的最古老人类雕塑。内布拉星象盘于萨克森-安哈尔特的内布拉附近出土,为一欧洲青铜时代铜制文物,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名录。


日耳曼部落及法兰克王国

日耳曼部落最早可追溯至北欧铜器时代(德语:Nordische Bronzezeit)(公元前17至前5世纪)或者最晚是前罗马铁器时代(英语:Pre-Roman Iron Age)(公元前5~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1世纪,部落开始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德国北部逐渐向南、向东和向西扩散,与伊朗人、波罗的人、凯尔特人的高卢部落以及东欧的斯拉夫人发生接触。在奥古斯都的统治时代,罗马帝国军队开始入侵日耳曼地区,该地区约为莱茵河至乌拉尔山脉之间,公元9年时,谢鲁斯克(德语:Cherusker)部落主阿尔米尼乌斯击败由瓦卢斯领导的三个罗马军团,使奥古斯都放弃将罗马帝国边界扩张至易北河的意图。塔西佗于公元100年完成日耳曼尼亚志时,日耳曼部落已在莱茵河、多瑙河沿岸定居,占据现今德国的大部分地区,而奥地利、巴伐利亚南部及莱茵兰西部则为罗马帝国所管辖。

3世纪时出现许多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拉曼人、法兰克人、夏登人(德语:Chatten)、撒克逊人、弗里西人、斯卡姆布里人(英语:Sicambri)和图灵吉人(德语:{{lang|de|Thüringer})等。日耳曼人约于公元260年进入罗马帝国控制地区。匈人于375年西移至罗马帝国统治地区后,罗马帝国势力自395年起衰弱,日耳曼部落因而得以进一步向西南方迁移,同时,今日德国境内出现较大的部落取代或吸收先前的小型部落。日耳曼地区大片土地(即墨洛温王朝时所称的奥斯特拉西亚、纽斯特利亚和阿基坦一带)为法兰克人所占领,建立起法兰克王国,并向东征服萨克森和巴伐利亚;今德国东部地区则由西斯拉夫民族(包括索布人、维莱蒂人(英语:Veleti)和奥伯德里特人(英语:Obotrites)定居。


东法兰克王国与神圣罗马帝国

查理大帝于800年圣诞节于罗马接受教宗利奥三世加冕,并建立卡洛林帝国,后于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分裂,分裂后出现的东法兰克王国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雏型,领土西至莱茵河,东至易北河,北至北海,南至阿尔卑斯山。

在奥托王朝(919年-1024年)统治期间,由各公国推举间推举共主,王位虽非世袭,但仍多为父死子继的情形,而形成王室家族。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于962年经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萨利安王朝(1024年-1125年)统治期间,意大利北部及勃艮第并入神圣罗马帝国,但由于叙任权斗争,皇帝权力遭到削弱。


12世纪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年-1254年)统治期间,德意志诸侯的影响力向南方和东方扩张至斯拉夫人定居地区;他们鼓励德意志人向这些区域移居,称东向移民运动。多数由北部德意志城镇组成的汉萨同盟由于贸易的扩张而繁荣。南部的大拉芬斯堡贸易组织(Große Ravensburger Handelsgesellschaft)起到类似的作用。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确立帝国的基础政治结构,规定七个最具势力的公国统治者或大主教为选帝侯,通过多数制选举皇帝。

14世纪上半叶,德意志人口大幅减少。1315年发生大饥荒,黑死病则于1348年至1350年流行。即便如此,德意志的艺术家、工程师和科学家仍在这一时期发展一系列的技术,与同一时期在意大利诸城市州使用的科技类似。德意志诸国的艺术和文化中心培养老汉斯·霍尔拜因(英语:Hans Holbein the Elder)、其子小汉斯·霍尔拜因以及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约翰内斯·谷登堡将活字印刷术引入欧洲,为日后知识的大众化创造条件。

1517年,维滕贝格教士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挑战天主教会(罗马公教会)并引发宗教改革。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约》宣告路德宗为可接受的天主教替代信仰,但还规定诸侯的信仰应为其子民的信仰,这一原则称“教随君定”(Cuius regio, eius religio)。和约未涉及其他信仰,由此归正宗仍为异端,而其原则亦未涉及神权领袖改信的状况(如1583年科隆选侯国的情形)。自科隆战争至三十年战争(1618–1648)的一系列宗教战事对德意志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其中后者导致诸邦国总人口减少近百分之三十,而在一些地区人口减少高达百分之八十。《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终结德意志诸国的宗教战事。1648年后,德意志诸侯可选择天主教、路德宗及归正宗为其国教。

18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由近1,800个领地所组成。由帝国改革(英语:Imperial Reform)(1450–1555年)推动的法律体系建立帝国政治体,并在其神权、世俗及世袭邦国中确定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权,由帝国议会代表。哈布斯堡王朝自1438年起保有帝国皇权。1740年查理六世过世;其生前无嗣,由此说服各选帝侯接受《国事遗诏》以确保王朝统治。这一问题通过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最终得到解决:《亚琛和约》规定玛丽亚·特蕾西亚的丈夫将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皇位,而特蕾西亚将以皇后之名统治帝国。自1740年起,奥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国同普鲁士王国的二元之争主导德意志地区的局势。法国大革命战争及帝国议会最终会议之后,多数世俗的帝国自由城市均为各王朝吞并,而神权领土则被世俗化并吞并。1806年帝国终结,多数德意志邦国(尤其是莱茵河畔诸国)为法国所统治。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俄罗斯、普鲁士及哈布斯堡对德意志地区的霸权展开争夺。


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德语:Deutsches Kaiserreich;1871年—1918年),位于欧洲中部的二元君主制联邦制国家,又称德意志第二帝国,是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最后一个国家。其正式国号为“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这也成为了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号。

1864年到1870年间,普鲁士王国先后通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三次王朝战争,完成德意志统一。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帝国诞生。除奥地利以外的所有南德意志邦国都被普鲁士纳入北德意志邦联;同时,新宪法生效,将邦联的名称更改为德意志国,并向来自霍亨索伦家族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授予“德意志皇帝”(德语:Deutscher Kaiser)的称号。帝国之下仍然保有相对独立的26个德意志邦国并由不同的贵族王室作为君主统治,不过在国际上普遍把整个德国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些州国中有四个王国、六个大公国、五个公国(1876年之前为六个)、七个侯国、三个汉萨同盟自由市和一个帝国直辖领(阿尔萨斯-洛林)。尽管普鲁士在名义上仅仅是帝国中四个王国中的一个,但它占据了帝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和领土,故普鲁士在前期对德国有绝对的掌控力。宪法规定普鲁士王都柏林兼作德国帝都,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兼任国家总理,普鲁士国王兼任帝国皇帝,而实际上普鲁士的各大政府要职也都兼任帝国的高层领导。不过后期普鲁士的概念被稀释,各个邦国的国家概念已被融入统一的德国之中。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882年,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军事集团正式建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作为同盟国一员参战。1918年末,此时同盟国败局已定,德国内部厌战情绪高涨。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11月9日,由于革命已蔓延至全国,皇帝威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德意志帝国宣告灭亡。

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制国家,由22个州、3个自由市和1个直辖区组成。霍亨索伦家族的普鲁士国王拥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普鲁士王国的首相是帝国首相,由皇帝任免,向皇帝负责。

德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晚,但是更有效地利用其国家型资本,并避免了采用传统方法来迈向技术极限的过程。逐渐成为欧洲大陆上的主要经济大国,并且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出口国。


两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遇刺,奥地利借此对塞尔维亚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四年的战事中,德意志帝国损失严重,超过200万名军人死亡。1918年11月11日停战协定签署,德军士兵返回国内。同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威廉二世及各州国统治者被迫逊位。1919年6月28日新政府签署《凡尔赛条约》。作为同盟国成员,德国接受其为协约国所败。德国民众认为条约不公且使德国蒙羞,史学家日后称这一态度最终导致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

1918年11月德国革命初期,德国宣布改行共和制。1919年8月11日,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签署《魏玛宪法》。在此后的权力斗争中,左翼激进共产主义者在巴伐利亚夺权,而德国其他地区的保守派则试图通过卡普政变推翻共和国。后者一定程度上得到国家防卫军、保守主义、民族主义、保皇主义的支持。此后的德国经历工业中心的血腥街道战,比利时和法国军队对鲁尔区的占领,1922年至23年的恶性通货膨胀,债务重组计划及1924年新货币的引入。此后黄金二十年代到来,德国进入一段文化及艺术的自由繁荣期。即便如此,对《凡尔赛条约》的恨意仍旧存在,刀刺在背传说广泛流传,为此后二十年的反犹潮提供基础。经济仍然持续动荡,史学家仅称1924年至1929年间为“局部稳定期”。1929年大萧条对德国造成冲击。1930年联邦选举后,总统保罗·冯·兴登堡授权海因里希·布吕宁领导的政府不经议会批准采取举措。布吕宁政府采取财政紧缩和通货紧缩政策,导致大幅度的失业;1932年失业率高达30%。

1932年特别联邦选举中纳粹党获胜。在一系列失败内阁后,1933年兴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德国总理。国会纵火案后,一项法令取消民众的基本权利,在数周之内首个纳粹集中营于达豪开始运作。《1933年授权法》授予希特勒无限立法权,由此其政府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极权主义国家,通过全民投票退出国际联盟(英语:German referendum, 1933),并开始重新武装化。

通过赤字财政政策,由政府支持的经济复兴计划开始实施,主要着重于公共工程领域。1934年的公共工程项目中,170万德国民众投入工作,由此获得收入和社会福利。最为著名的工程项目为全国高速公路。其他重要建设项目包括水力发电项目鲁尔大坝(英语:Rur Dam)、供水项目如齐利尔河大坝(英语:Zillierbach Dam)及交通枢纽如茨维考火车站(英语:Zwickau Hauptbahnhof)。此后五年内,失业率大幅度下跌,时均和周均薪酬上升。

1935年,当局宣布不再履行《凡尔赛条约》,并颁布纽伦堡法案,针对犹太人及其他少数族群。德国亦于1935年收回萨尔,于1938年吞并奥地利,并于1939年初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8月,希特勒政府同苏联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划分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条约签署后,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展开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展开。作为回应,英、法亦对德国宣战,然而实际上并未参战。1940年春,德国攻克丹麦及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并在德军近乎占领法国全境后迫使其签订停战协定。同年,英国抵御德国的空中攻势,并最终取得胜利,德国攻克英国的梦想破灭。1941年,德国入侵南斯拉夫、希腊及苏联。至1942年,德国及其他轴心国已占领欧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区,但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获胜,盟军夺回北非并入侵意大利,德国连续遭遇失败。1944年6月,西方盟军在法国登陆,法国复国,并且加入反击德国的行动。苏联向东欧推进;年末,西方盟军已进入德国境内,德军最后一次反攻未果。在希特勒于柏林战役中自杀身亡后,1945年5月8日,美、英、法、苏攻入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终结。

在日后称犹太人大屠杀中,纳粹对少数族裔进行迫害,并通过集中营和灭绝营对其所称劣等种族进行种族灭绝。超过1,000万平民被系统性杀害,包括600万犹太人、220,000至1,500,000罗姆人、275,000身心障碍者、数千耶和华见证人、数千同性恋者及成千上万政治和宗教异见者。在占领区内的政策导致270万波兰人死亡、130万乌克兰人、及近280万苏联战俘。德国约有320万至530万士兵阵亡,近200万平民死亡。前东部领土的损失导致近1,200万德意志裔人被由东欧驱逐。其战前领土损失近四分之一。战略轰炸及地面战事导致许多城市及文化遗产被摧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纳粹政权参与者于纽伦堡审判中接受战争罪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