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顶语音系
希顶语音系是希顶语的发音所呈现的结构和规律,黄雀飞为该音系设计了希顶字母及拼写规则,希顶社区亦对其音系进行了整理。希顶语本身不是实现完整的语言,但一部分希顶方言的音系与之大致相同或近似为其音系的扩展,一般统称为希顶语音系。本文介绍希顶语的音系结构,而面向正字法的拼读规则将另起文章描述。
音节结构
希顶语拼读时的音节里,一般分为部首呼读而形成的呼读音节与由字母拼读而成的主音节。其中,主音节由 声母(initial)· 介音(medial,有时缺省)· 韵母(rime,或元音,实际是韵基)共同组合形成,声母和介音一般结合在一起称音节首(onset,或泛声母)。
呼读音节
呼读音节是由部首呼读而形成的音节,部首不参与字母拼读(如 若不考虑音节轻重则可记为 ..)。声母字母的呼读音节大多由声母自身添加呼读韵母(类似于西文里的 epenthesis),其呼读韵母往往为和声母音色同化后的弱元音,韵母字母的呼读音节往往由韵母自身(一般也可能认为声母为 ),这样无论声母韵母均构成呼读音节。黄雀飞按发音部位定义了所有字母的 epenthesis,称为「标音」。但呼读音节的情况有时为了避免重合冲突(如「三母同音」),亦有人为经过调整设计的例外,需要按呼读表来使用。
在语音实现里,呼读音节往往是较弱的,其韵母部分常常会有一定程度的弱化或清化,有时对于一部分声母(一般为 、、、、、、、、、、、)来说更是可以几乎省略,在记音时有时呼读元音可以酌情省略。在一些使用者或方言的习惯里,也同时把这种差异分析为音高重音(或声调核)系统,这时可以认为呼读音节为非重音(轻音),实现为较低的声调。
声母
基本希顶语有 23 个声母音位(部分对应复数个希顶字母)。其系统如下:
唇 | 龈 | 齿-龈 | 龈-硬腭 | 软腭 | |
---|---|---|---|---|---|
不送气塞音 | /p/ | /t/ | /ts/ | /tɕ/ | /k/ |
送气塞音 | /pʰ/ | /tʰ/ | /tsʰ/ | /tɕʰ/ | /kʰ/ |
清擦音 | /f/ | /s/ | /ɕ/ | /x/ | |
近音 | /ʋ/ | /ɹ/ | /j/ | /ɣ/ | |
鼻音 | /m/ | /n/ | /nz/ | /ɲ/ | /ŋ/ |
其中:/n/ 有时亦实现成边音 [l] 或鼻化边音 [l̃]。/nz/ 有时亦实现成较低的 [nɹ]。/ɣ/ 这里为未指定是否圆唇的软腭近音,即 /ɣ̞/。近音有时实现上也可以偏高,接近浊擦音。/j/ 为硬腭音。
介音
希顶语的介音在实现上是为声母添加一个动程或附加音色标记。有时不成为具备独立时序的音段,而和声母成为协同发音的整体(如 /jɥ/ 实际上常实现成不含显见动程的 [ɥ])。而作为动程标记时往往实际实现时并不要求饱满达到较强的调音,而仅需实现一个调音口型上的趋势。其系统如下:
[+前] | [−前] | |
---|---|---|
[−圆唇] | /j/ | |
[+圆唇] | /ɥ/ | /w/ |
其中:/w/ 标记的音位常实现为仅圆唇的,不带有明显的软腭调音。
韵母
基本希顶语有 14 个韵母音位,由元音构成,有时认为 /y/·/ĩ/·/ũ/ 也分析为独立音位时则有 17 个韵母音位。其系统如下:
单元音 | /i/ | (y) | /ɯ/ | /u/ | 复元音 | 鼻元音 | (/ĩ/) | (/ũ/) | ||
---|---|---|---|---|---|---|---|---|---|---|
/e/ | /o/ | /eɪ/ | /əʊ/ | /ẽ/ | /õ/ | |||||
/a/ | /æɪ/ | /ɑʊ/ | /æ̃/ | /ɑ̃/ |
其中:/u/ 标记的音位常实现为仅圆唇的,不带有明显的软腭调音。/ɯ/ 在齿音色声母后稍带舌尖化的调音,亦有自由变体 [ɹ̩]。介音 /ɥ/ 后的韵母 /u/ 常同化为 [y],但为了音系分析的整齐性,这里暂且不作为独立的音位。介音 /j/、/ɥ/ 后的韵母 /ẽ/ 一般实现为 [ĩ],介音 /w/、/ɥ/ 后的韵母 /õ/ 一般实现为 [ũ]。(注意这里和拼写上的顺序无关。 的读音也应为 [tɕʰɥĩ] 而与 的情况相仿[来源请求])复元音往往并不要求饱满,而仅实现为一个偏高(偏闭)的动程趋势。有时鼻元音也带有稍弱的偏闭动程。
一般的描写规定
一般对上文提到的希顶语音系的描写分为两类,分别称之为 A 式与 B 式。对于 A 式而言,这种情况下对于声母·介音·韵母三个部分通常都按归纳后的音位描写出来,以期符合整齐音节结构的全部成分,尽管如此,一部分和韵母重复的介音出于简洁的需要一般还是省略了(如 一般写为 /ku/ 而不必写成 /kwu/)。对于 B 式而言,这一类的描写里一般就将实现的发音中同化后的读音描写出来(如 写成 /ɥa/ 而非 /jɥa/, 写成 /ky/ 而非 /kɥu/),不过一般来说泛声母和元音的部分还是分写的(如 写成 /ɥy/)。通用拉丁转写的描述方式类似于 B 式,但细节有不同(如不区分声母·介音·韵母所用的同质符号,这样 就写成单独的 \Y\),不妨称之为 B‘ 式。不过这些描写方式分类其实也不必有明确的界限,实际描述时若介于多者之间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