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希顶语」:修訂間差異

出自希顶维基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国名
無編輯摘要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5 次修訂)
第1行: 第1行:
'''标准希顶语'''或'''标希'''是[[希顶世界线]]中最常见的[[希顶方言]]。其主要特征是广泛使用多字词并用大中写分字,构词比较自由,主谓宾语序和修饰词前置同汉语,助词稍多且语义驳杂(可能是为了统合不同方言的权宜)。标希自2000年起为[[灯纟火民主共和国|灯{{拼|纟|火}}国]]的国家语言。希顶世界线之早期希顶社团迅速形成并立的多种方言,标希参考折衷各种希顶方言,改变了先前多种方言分立并行的情况。
{{有待完善}}'''标准希顶语'''(The Mandarin Shidinnese),又称'''标希'''、'''希顶语普通话''',是现行规范化希顶语的主要标准,[[灯纟火民主共和国|灯{{拼|纟|火}}民主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由社区成员[[用户:Haruka|铃木春香]]制定并独立完成。标准希顶语在黏着化的基础上,参考了[[灯纟火民主共和国|灯{{拼|纟|火}}民主共和国]]的语言发展历史,模拟了{{拼|纟|华}}{{拼|纟|太}}岛的地缘情况下,在俄罗斯和日本的语言影响中演变和简化的进程,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语法体系。

现实中标希由[[User:Haruka|铃木春香]]制作。标准希顶语在一定程度的黏着化的基础上,构拟了{{拼|纟|华}}{{拼|纟|太}}岛的地缘情况下,在俄罗斯和日本的语言影响中演变、简化与发展的进程,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语法体系。[[希致语]]由标希衍生而来。

==概述==
标希在语言整体上和汉语仍较为接近,保持和汉语的基本结构和以嵌偶词为代表的汉语书面语词汇体系。但在同时,一些词汇和语用亦出现了不小的创新和变化,一部分词汇脱去了原部首或略有增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语法范畴。

标希的主要特色体现在正字法的层面,和原有的[[〇改希顶语|希改]]或[[通用希顶语|通希]]都差异较大。在嵌偶复合词内部常采用中写字母进行语素的分割,同时用大写字母作为实词的标记(颇类似于德语)。同时也有缩合产生了一系列的词缀和小词。

==句法==
==句法==
标准希顶语在句式上保留分析语的时态和语态,因此同汉语基本一致,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初学者非常友好。
标准希顶语在句式上保留分析语的时态和语态表述方式整体上句法与汉语相对接近,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初学者较为友好。
===语序===
===语序===
标准希顶语的语序均为(定)-主-(状)-谓-(定)-宾-(补)结构。
标准希顶语的语序均为(定)-主-(状)-谓-(定)-宾-(补)结构。
第59行: 第67行:
==词法==
==词法==
===构词===
===构词===
连绵词需要连续书写,在每个连绵词的开头使用大写字母,在每个字的开头使用中写字母,而拟声词只需首字母大写。对于家庭称谓(如“妈妈”“奶奶”),则只需首字母大写。对于外来语借词,则可以视作一个汉字。
连绵词需要连续书写,在每个连绵词的开头使用大写字母,在每个字的开头使用中写字母,而拟声词家庭称谓(如“妈妈”“奶奶”),则只需首字母大写。对于外来语借词,则可以视作一个汉字。大多数词汇均沿用自现代汉语的词汇体系,在实际使用与口语表述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词汇简化·单字化现象和部首略读现象,但正式场合仍应使用二字词为主的现代汉语词
*示例:{{x|⇧8s6~flia}}搜索、{{x|⇧oaoaoa}}啊啊啊、{{x|⇧Amama}}妈妈、{{x|⇧lenin~ka~5Y}}列宁主义、{{x|⇧pas6kon}}笔记本电脑。
*示例:{{x|⇧8s6~flia}}搜索、{{x|⇧oaoaoa}}啊啊啊、{{x|⇧Amama}}妈妈、{{x|⇧lenin~ka~5Y}}列宁主义、{{x|⇧pas6kon}}笔记本电脑、{{x|cY2}}筷子、{{x|HoH}}时间
===亲属===

对于亲属称谓,从习语中衍生出的称谓(如爸爸妈妈),采用“性别+称呼”的方式构词,男性前缀{{x|⇧V}},女性前缀{{x|⇧A}}。对于其他亲属,通常使用连字符连接为连绵词。
*示例:{{x|⇧Amama}}妈妈、{{x|⇧AnYnY}}奶奶、{{x|⇧Vbaba}}爸爸、{{x|⇧bY-4iA}}伯父。
===人名===
===人名===
人名应按姓先名后分隔,并将每个字的首字母大写,对于复姓等特殊情况一律应用上述规则。对于外国人名,直接按照拉丁写法转译即可。
人名应按姓先名后分隔,并将每个字的首字母大写,对于复姓等特殊情况一律应用上述规则。对于外国人名,直接按照拉丁写法转译即可。
第73行: 第83行:


===国名===
===国名===
标准希顶语中的国名一律视作独体字,且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标准希顶语中的国名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但一律视作独体字。对于在中国和灯{{拼|纟|火}}国有习惯称呼的国家采用习惯称呼,如中国{{x|⇧z3go}}、灯{{拼|纟|火}}国{{x|⇧xdi8aho}}、日本{{x|⇧rEb8}}等。对于无习惯称呼或习惯称呼也从外语名称音译的国家,一律采用英文名前三个字母+go(国)的称呼。如美国{{x|⇧amego}}、俄罗斯{{x|⇧rusgo}}等。对于名称相似的国家使用副标区分,如几内亚{{x|⇧guigo}}、几内亚比绍{{x|⇧gui(⇧b)go}}、圭亚那{{x|⇧guygo}}。

对于在中国和灯{{拼|纟|火}}国有习惯称呼的国家采用习惯称呼,如下表所示。
{| class="wikitable"
|+ 习惯称呼
|-
! 国名 !! 标准希顶语 !! !!国名!!标准希顶语!!
|-
| 中国 || {{x|⇧z3go}} || ||希联||{{x|⇧E⇧h⇧A⇧a}}
|-
| 日本 || {{X|⇧rEb8}} || ||越南||{{x|⇧ven2}}
|-
| 高丽 || {{X|⇧h2go}} || ||日出||{{x|⇧rEDA}}
|}
对于无习惯称呼或习惯称呼也从外语名称音译的国家,一律采用英文名前三个字母+go(国)的称呼,对于名称相似的国家使用副标区分。
{| class="wikitable"
|+ 非习惯称呼
|-
! 国名 !! 标准希顶语 !!
|-
| 拉丁 || {{x|⇧latgo}} ||
|-
| 大安 || {{X|⇧horgo}} ||
|-
| 美国 || {{X|⇧amego}} ||
|}
对于已经灭亡的国家,采用“(J)”(读若“juV”(前))副标前缀。
{| class="wikitable"
|+ 已灭亡国家
|-
! 国名 !! 标准希顶语 !!
|-
| 前苏联 || (J)USSR ||
|-
| 卡联 || (J)Kalgo ||
|-
| 日出第四共和国 || (J){{X|⇧rEDA}}(W) ||
|}
对于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朝代,则不需要加前缀,灭亡的时间以1949年为界。
{| class="wikitable"
|+ 朝代
|-
! 国名 !! 标准希顶语 !!
|-
| 唐朝 || {{x|⇧tiT}} ||
|-
| 汉朝 || {{X|⇧fEE}} ||
|-
| 罗马帝国 || {{X|⇧romgo}} ||
|}


===日期===
===日期===


===时间===
===时间===
标准希顶语的时间有两种表示方法:西文表示法和口语表示法。

西文表示法是指直接按对应的字母转写,如10:45写作{{x|⇧1T:⇧45}},20:00写作{{x|⇧2T:⇧TT}},需要注意时和分的第一个字母需要大写,第二个字母则不需要。

口语表示法是指用希顶字母数字表示时间,如{{x|⇧p-di2b ⇧mx-f8}}表示2点37分。12小时制需要在时间前加上表示时间段的名词,如“{{x|⇧sT4A}}”(上午)、“{{x|⇧z34A}}”(中午)、“{{x|⇧xa4A}}”(下午)和“{{x|⇧4u2rT}}”(晚上)等。

此外还有一种已经不再使用的时辰表示法,源于古代中国文化,多在涉历史内容中出现。
{| class="wikitable"
|-
! 23:00-1:00 !! 1:00-3:00 !! 3:00-5:00 !!5:00-7:00 !!7:00-9:00 !!9:00-11:00 !!11:00-13:00 !!13:00-15:00 !!15:00-17:00 !!17:00-19:00 !!19:00-21:00 !!21:00-23:00
|-
| 子时 || 丑时 || 寅时|| 卯时 || 辰时|| 巳时 || 午时|| 未时 || 申时|| 酉时 || 戌时|| 亥时
|-
| {{x|⇧H~HoH}} || {{x|⇧D~HoH}} || {{x|⇧t~HoH}}|| {{x|⇧m~HoH}}|| {{x|⇧B~HoH}}|| {{x|⇧4~HoH}}|| {{x|⇧A~HoH}}|| {{x|⇧w~HoH}}|| {{x|⇧s~HoH}}|| {{x|⇧p~HoH}}|| {{x|⇧i~HoH}}|| {{x|⇧h~HoH}}
|}


===星期===
===星期===
标准希顶语的星期称谓体系源于日语,但又不同于日语。“星期”“周”的概念与日语相同,写作Yob{{X|E}},但五行表示体系直接使用对应字诀的字母加连字符。
{| class="wikitable"
|-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 {{x|⇧e-yobE}} || {{x|⇧x-yobE}} || {{x|⇧E-yobE}}|| {{x|⇧c-yobE}} || {{x|⇧N-yobE}} || {{x|⇧d-yobE}} || {{x|⇧b-yobE}}
|}
===化学元素===
===化学元素===
标准希顶语的化学元素直接采用元素符号+常温下物态的方式书写,金属写作{{x|⇧N}},液体写作E,固体写作S,气体写作6。在标准希顶语行文中,如遇到“铁一般的意志”“金牌”等涉及化学元素但非化学术语的词语时,可以按照汉字的本来读音,写作{{x|⇧HEN}}、{{x|⇧7i8H}}等。书写灯{{拼|纟|火}}民主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单位“铟”时,也不能写作{{x|⇧inN}},而应当写作{{x|⇧Ny8}}。
{| cellpadding="1" cellspacing="1" style="border:none; width:100%; font-size:83%; text-align:center"
|-
| style="width:4%; color:#396" | '''1'''
| style="width:3%;" | 1<br/>H<br />{{x|⇧h6}}
| style="width:3%" colspan="30" |
| style="width:3%;" | 2<br/>He<br />{{x|⇧he6}}
|-
| style="width:4%; color:#396" | '''2'''
| style="width:3%;" | 3<br />Li<br />{{x|⇧liN}}
| style="width:3%;" | 4<br />Be<br />{{x|⇧beN}}
| style="width:3%" colspan="24" |
| style="width:3%;" | 5<br />B<br />{{x|⇧bs}}
| style="width:3%;" | 6<br />C<br />{{x|⇧cs}}
| style="width:3%;" | 7<br />N<br />{{x|⇧n6}}
| style="width:3%;" | 8<br />O<br />{{x|⇧o6}}
| style="width:3%;" | 9<br />F<br />{{x|⇧f6}}
| style="width:3%;" | 10<br />Ne<br />{{x|⇧ne6}}
|-
| style="width:4%; color:#396" | '''3'''
| style="width:3%;" | 11<br />Na<br />{{x|⇧naN}}
| style="width:3%;" | 12<br />Mg<br />{{x|⇧mgN}}
| style="width:3%" colspan="24" |
| style="width:3%;" | 13<br />Al<br />{{x|⇧alN}}
| style="width:3%;" | 14<br />Si<br />{{x|⇧sis}}
| style="width:3%;" | 15<br />P<br />{{x|⇧ps}}
| style="width:3%;" | 16<br />S<br />{{x|⇧ss}}
| style="width:3%;" | 17<br />Cl<br />{{x|⇧cl6}}
| style="width:3%;" | 18<br />Ar<br />{{x|⇧ar6}}
|-
| style="width:4%; color:#396" | '''4'''
| style="width:3%;" | 19<br />K<br />{{x|⇧kN}}
| style="width:3%;" | 20<br />Ca<br />{{x|⇧caN}}
| style="width:3%;" | 21<br />Sc<br />{{x|⇧scN}}
| style="width:3%" colspan="14" |
| style="width:3%;" | 22<br />Ti<br />{{x|⇧tiN}}
| style="width:3%;" | 23<br />V<br />{{x|⇧vN}}
| style="width:3%;" | 24<br />Cr<br />{{x|⇧crN}}
| style="width:3%;" | 25<br />Mn<br />{{x|⇧mnN}}
| style="width:3%;" | 26<br />Fe<br />{{x|⇧feN}}
| style="width:3%;" | 27<br />Co<br />{{x|⇧coN}}
| style="width:3%;" | 28<br />Ni<br />{{x|⇧niN}}
| style="width:3%;" | 29<br />Cu<br />{{x|⇧cuN}}
| style="width:3%;" | 30<br />Zn<br />{{x|⇧znN}}
| style="width:3%;" | 31<br />Ga<br />{{x|⇧gaN}}
| style="width:3%;" | 32<br />Ge<br />{{x|⇧geN}}
| style="width:3%;" | 33<br />As<br />{{x|⇧ass}}
| style="width:3%;" | 34<br />Se<br />{{x|⇧ses}}
| style="width:3%;" | 35<br />Br<br />{{x|⇧brE}}
| style="width:3%;" | 36<br />Kr<br />{{x|⇧kr6}}
|-
| style="width:4%; color:#396" | '''5'''
| style="width:3%;" | 37<br />Rb<br />{{x|⇧rbN}}
| style="width:3%;" | 38<br />Sr<br />{{x|⇧srN}}
| style="width:3%;" | 39<br />Y<br />{{x|⇧yN}}
| style="width:3%" colspan="14" |
| style="width:3%;" | 40<br />Zr<br />{{x|⇧zrN}}
| style="width:3%;" | 41<br />Nb<br />{{x|⇧nbN}}
| style="width:3%;" | 42<br />Mo<br />{{x|⇧moN}}
| style="width:3%;" | 43<br />Tc<br />{{x|⇧tcN}}
| style="width:3%;" | 44<br />Ru<br />{{x|⇧ruN}}
| style="width:3%;" | 45<br />Rh<br />{{x|⇧rhN}}
| style="width:3%;" | 46<br />Pd<br />{{x|⇧pdN}}
| style="width:3%;" | 47<br />Ag<br />{{x|⇧agN}}
| style="width:3%;" | 48<br />Cd<br />{{x|⇧cdN}}
| style="width:3%;" | 49<br />In<br />{{x|⇧inN}}
| style="width:3%;" | 50<br />Sn<br />{{x|⇧snN}}
| style="width:3%;" | 51<br />Sb<br />{{x|⇧sbN}}
| style="width:3%;" | 52<br />Te<br />{{x|⇧tes}}
| style="width:3%;" | 53<br />I<br />{{x|⇧is}}
| style="width:3%;" | 54<br />Xe<br />{{x|⇧xe6}}
|-
| style="width:4%; color:#396" | '''6'''
| style="width:3%;" | 55<br />Cs<br />{{x|⇧csN}}
| style="width:3%;" | 56<br />Ba<br />{{x|⇧baN}}
| style="width:3%;" | 57<br />La<br />{{x|⇧laN}}
| style="width:3%;" | 58<br />Ce<br />{{x|⇧ceN}}
| style="width:3%;" | 59<br />Pr<br />{{x|⇧prN}}
| style="width:3%;" | 60<br />Nd<br />{{x|⇧ndN}}
| style="width:3%;" | 61<br />Pm<br />{{x|⇧pmN}}
| style="width:3%;" | 62<br />Sm<br />{{x|⇧smN}}
| style="width:3%;" | 63<br />Eu<br />{{x|⇧euN}}
| style="width:3%;" | 64<br />Gd<br />{{x|⇧gdN}}
| style="width:3%;" | 65<br />Tb<br />{{x|⇧tbN}}
| style="width:3%;" | 66<br />Dy<br />{{x|⇧dyN}}
| style="width:3%;" | 67<br />Ho<br />{{x|⇧hoN}}
| style="width:3%;" | 68<br />Er<br />{{x|⇧erN}}
| style="width:3%;" | 69<br />Tm<br />{{x|⇧tmN}}
| style="width:3%;" | 70<br />Yb<br />{{x|⇧ybN}}
| style="width:3%;" | 71<br />Lu<br />{{x|⇧luN}}
| style="width:3%;" | 72<br />Hf<br />{{x|⇧hfN}}
| style="width:3%;" | 73<br />Ta<br />{{x|⇧taN}}
| style="width:3%;" | 74<br />W<br />{{x|⇧wN}}
| style="width:3%;" | 75<br />Re<br />{{x|⇧reN}}
| style="width:3%;" | 76<br />Os<br />{{x|⇧osN}}
| style="width:3%;" | 77<br />Ir<br />{{x|⇧irN}}
| style="width:3%;" | 78<br />Pt<br />{{x|⇧ptN}}
| style="width:3%;" | 79<br />Au<br />{{x|⇧auN}}
| style="width:3%;" | 80<br />Hg<br />{{x|⇧hgE}}
| style="width:3%;" | 81<br />Tl<br />{{x|⇧tlN}}
| style="width:3%;" | 82<br />Pb<br />{{x|⇧pbN}}
| style="width:3%;" | 83<br />Bi<br />{{x|⇧biN}}
| style="width:3%;" | 84<br />Po<br />{{x|⇧poN}}
| style="width:3%;" | 85<br />At<br />{{x|⇧ats}}
| style="width:3%;" | 86<br />Rn<br />{{x|⇧rn6}}
|-
| style="width:4%; color:#396" | '''7'''
| style="width:3%;" | 87<br />Fr<br />{{x|⇧frN}}
| style="width:3%;" | 88<br />Ra<br />{{x|⇧raN}}
| style="width:3%;" | 89<br />Ac<br />{{x|⇧acN}}
| style="width:3%;" | 90<br />Th<br />{{x|⇧thN}}
| style="width:3%;" | 91<br />Pa<br />{{x|⇧paN}}
| style="width:3%;" | 92<br />U<br />{{x|⇧uN}}
| style="width:3%;" | 93<br />Np<br />{{x|⇧npN}}
| style="width:3%;" | 94<br />Pu<br />{{x|⇧puN}}
| style="width:3%;" | 95<br />Am<br />{{x|⇧amN}}
| style="width:3%;" | 96<br />Cm<br />{{x|⇧cmN}}
| style="width:3%;" | 97<br />Bk<br />{{x|⇧bkN}}
| style="width:3%;" | 98<br />Cf<br />{{x|⇧cfN}}
| style="width:3%;" | 99<br />Es<br />{{x|⇧esN}}
| style="width:3%;" | 100<br />Fm<br />{{x|⇧fmN}}
| style="width:3%;" | 101<br />Md<br />{{x|⇧mdN}}
| style="width:3%;" | 102<br />No<br />{{x|⇧noN}}
| style="width:3%;" | 103<br />Lr<br />{{x|⇧lrN}}
| style="width:3%;" | 104<br />Rf<br />{{x|⇧rfN}}
| style="width:3%;" | 105<br />Db<br />{{x|⇧dbN}}
| style="width:3%;" | 106<br />Sg<br />{{x|⇧sgN}}
| style="width:3%;" | 107<br />Bh<br />{{x|⇧bhN}}
| style="width:3%;" | 108<br />Hs<br />{{x|⇧hsN}}
| style="width:3%;" | 109<br />Mt<br />{{x|⇧mtN}}
| style="width:3%;" | 110<br />Ds<br />{{x|⇧dsN}}
| style="width:3%;" | 111<br />Rg<br />{{x|⇧rgN}}
| style="width:3%;" | 112<br />Cn<br />{{x|⇧cnN}}
| style="width:3%;" | 113<br />Nh<br />{{x|⇧nhN}}
| style="width:3%;" | 114<br />Fl<br />{{x|⇧flN}}
| style="width:3%;" | 115<br />Mc<br />{{x|⇧mcN}}
| style="width:3%;" | 116<br />Lv<br />{{x|⇧lvN}}
| style="width:3%;" | 117<br />Ts<br />{{x|⇧tss}}
| style="width:3%;" | 118<br />Og<br />{{x|⇧og6}}
|-
|}


===数字===
===数字===
第131行: 第353行:


===大数词===
===大数词===
标准希顶语对于较大数字有来源于中国的一套独立的命名体系。
标准希顶语对于较大数字有来源于汉语的一套独立的命名体系。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
|-
第197行: 第419行:
| 'd || ~的、~地、~得 || || 'l || ~了 ||||'{{x|T}}||~着
| 'd || ~的、~地、~得 || || 'l || ~了 ||||'{{x|T}}||~着
|}
|}

==文法==
==文法==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
标准希顶语的标点符号有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引号("")、冒号(:)、连字符(-)、撇号(')八种。
标准希顶语的标点符号有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引号("")、冒号(:)、连字符(-)、撇号(')八种。
===逗号===
===逗号===
===句号===
===句号===
第212行: 第435行:


==单词表==
==单词表==
标准希顶语的单词通常遵循六书构字法,可直接对文字按字表构拟,但有一部分特殊词汇,由于受到语言演化过程的影响,因此不再与字表构拟的结果相同。
标准希顶语的单词通常和现代汉语词汇接近,可按字表构拟,但有一部分特殊词汇,由于受到语言演化过程和文化传播的影响,因此不再与现代汉语词汇相同,学习者应当特别注意。这些词一部分是对原有汉语词汇的简化或单语素化,一部分则是产生的新词或引入的外来语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 特殊词表
|+ 特殊词表
第223行: 第446行:
| 二维码 || QR-sma || || 蓝牙 || {{X|⇧blAtA}}
| 二维码 || QR-sma || || 蓝牙 || {{X|⇧blAtA}}
|}
|}
[[分类:希顶方言]]

於 2023年3月16日 (四) 19:59 的最新修訂

標準希頂語標希希頂世界線中最常見的希頂方言。其主要特徵是廣泛使用多字詞並用大中寫分字,構詞比較自由,主謂賓語序和修飾詞前置同漢語,助詞稍多且語義駁雜(可能是為了統合不同方言的權宜)。標希自2000年起為的國家語言。希頂世界線之早期希頂社團迅速形成並立的多種方言,標希參考折衷各種希頂方言,改變了先前多種方言分立並行的情況。

現實中標希由鈴木春香製作。標準希頂語在一定程度的黏着化的基礎上,構擬了島的地緣情況下,在俄羅斯和日本的語言影響中演變、簡化與發展的進程,從而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語法體系。希致語由標希衍生而來。

概述

標希在語言整體上和漢語仍較為接近,保持和漢語的基本結構和以嵌偶詞為代表的漢語書面語詞彙體系。但在同時,一些詞彙和語用亦出現了不小的創新和變化,一部分詞彙脫去了原部首或略有增生,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語法範疇。

標希的主要特色體現在正字法的層面,和原有的希改通希都差異較大。在嵌偶複合詞內部常採用中寫字母進行語素的分割,同時用大寫字母作為實詞的標記(頗類似於德語)。同時也有縮合產生了一系列的詞綴和小詞。

句法

標準希頂語在句式上保留分析語式的時態和語態表述方式,整體上句法與漢語相對接近,對於以漢語為母語的初學者較為友好。

語序

標準希頂語的語序均為(定)-主-(狀)-謂-(定)-賓-(補)結構。

句式分類

  • 主謂句:由主語、謂語兩種成分構成的單句稱為主謂句,按謂語的構成分為形容詞謂語句、名詞謂語句、動詞謂語句。
  • 非主謂句:由主謂短語以外的短語和句調組成的單句,可分為動詞謂語句、形容詞謂語句、名詞謂語句、嘆詞句、擬聲詞句。

修飾成分

  • 狀語:動詞或形容詞前的修飾成分,如「」(很)等。
  • 定語:名詞前的修飾成分,一般用黏着詞尾'修飾。
  • 介詞和:介詞表示實踐活動發生的地點,介詞表示實踐客體。

動詞謂語句

動詞謂語句是標準希頂語最常見的句式結構,以動詞作為謂語的主要成分,句式結構為主語-謂語-賓語(SVO)。

  • 示例: ' .我去了銀行。

疑問句

  1. 字句:直接將陳述句加上oma構成疑問句。
    示例:'   ?你是燈人嗎?
  2. 疑問代詞:用疑問代詞、、、(東嶺話)、、等疑問代詞詢問具體事物和數量。
    示例:' ?有幾個人?
  3. 正反問句:將肯定式和否定式連接起來構成的疑問句。
    示例: '?他是不是老師?
  4. 選擇問句:回答有多種可能性的疑問句。
    示例:'   ' ?今天走還是明天走?
  5. 字句:根據上下文語境判定問題的疑問句。
    示例:  ?我書呢?

形容詞謂語句

實踐主體用來對事物進行價值判斷的句式,形容詞和賓語間無需連接詞。

  • 示例: ,   .馬克思主義行,燈特色社會主義好。

主謂謂語句

主謂詞組描述實踐主體的謂語句。

  • 示例:   .我身體很好。

雙賓謂語句

實踐主體使用實踐手段對實踐客體加以影響或改造的行為。

  • 示例:-   - .伯父送給我兩本書。

名詞謂語句

主語和賓語直接連接形成的謂語句。

  • 示例: .他20歲。

比較句

兩個實踐客體相比較的行為。

  • 示例:   .他比我強。

零主語句

說明天氣等自然現象時省略主語。

  • 示例:'.下雨了。

被動句

強調實踐客體受到影響和改造的句式,結構一般為實踐客體+動詞+修飾成分。

  • 示例:'  '.我的護照找到了。

字句

實踐主體對實踐客體加以影響或改造的行為。

  • 示例:'      .我們一定要把京川治理好。

字句

實踐客體接受實踐主體的影響或改造的行為。

  • 示例:    '.司馬南被聯想告了。

詞法

構詞

連綿詞需要連續書寫,在每個連綿詞的開頭使用大寫字母,在每個字的開頭使用中寫字母,而擬聲詞和家庭稱謂(如「媽媽」「奶奶」),則只需首字母大寫。對於外來語借詞,則可以視作一個漢字。大多數詞彙均沿用自現代漢語的詞彙體系,在實際使用與口語表述中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詞彙簡化·單字化現象和部首略讀現象,但正式場合仍應使用二字詞為主的現代漢語詞。

  • 示例:搜索、啊啊啊、媽媽、列寧主義、筆記本電腦、筷子、時間。

親屬

對於親屬稱謂,從習語中衍生出的稱謂(如爸爸媽媽),採用「性別+稱呼」的方式構詞,男性前綴,女性前綴。對於其他親屬,通常使用連字符連接為連綿詞。

  • 示例:媽媽、奶奶、爸爸、-伯父。

人名

人名應按姓先名後分隔,並將每個字的首字母大寫,對於複姓等特殊情況一律應用上述規則。對於外國人名,直接按照拉丁寫法轉譯即可。

  • 示例: 劉明康、 令狐沖、 堀未央奈、 安德魯·傑克遜。

書名

在標準希頂語印刷體文件中,標題應使用粗斜體表示,文章中引入的書名等專有名詞應當以細斜體表示。

  • 示例: ' '  ñ  .我最近讀了《百年孤獨》。

地名

標準希頂語的地名遵循當地命名原則,在書寫地名時,路視作單獨連綿詞,市、區、街道等區劃單位在名稱和政區等級間加連字符-。門牌號在數字和門牌、樓層間加連字符-。

  • 示例:- -  Q- M--希北市通州區新華南路64號3層3127

國名

標準希頂語中的國名一律視作獨體字,且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對於在中國和燈國有習慣稱呼的國家採用習慣稱呼,如下表所示。

習慣稱呼
國名 標準希頂語 國名 標準希頂語
中國  希聯 
日本  越南 
高麗  日出 

對於無習慣稱呼或習慣稱呼也從外語名稱音譯的國家,一律採用英文名前三個字母+go(國)的稱呼,對於名稱相似的國家使用副標區分。

非習慣稱呼
國名 標準希頂語
拉丁 
大安 
美國 

對於已經滅亡的國家,採用「(J)」(讀若「juV」(前))副標前綴。

已滅亡國家
國名 標準希頂語
前蘇聯 (J)USSR
卡聯 (J)Kalgo
日出第四共和國 (J)(W)

對於歷史上曾經存在的朝代,則不需要加前綴,滅亡的時間以1949年為界。

朝代
國名 標準希頂語
唐朝 
漢朝 
羅馬帝國 

日期

時間

標準希頂語的時間有兩種表示方法:西文表示法和口語表示法。

西文表示法是指直接按對應的字母轉寫,如10:45寫作:,20:00寫作:,需要注意時和分的第一個字母需要大寫,第二個字母則不需要。

口語表示法是指用希頂字母數字表示時間,如- -表示2點37分。12小時制需要在時間前加上表示時間段的名詞,如「」(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等。

此外還有一種已經不再使用的時辰表示法,源於古代中國文化,多在涉歷史內容中出現。

23:00-1:00 1:00-3:00 3:00-5:00 5:00-7:00 7:00-9:00 9:00-11:00 11:00-13:00 13:00-15:00 15:00-17:00 17:00-19:00 19:00-21:00 21:00-23:00
子時 丑時 寅時 卯時 辰時 巳時 午時 未時 申時 酉時 戌時 亥時
           

星期

標準希頂語的星期稱謂體系源於日語,但又不同於日語。「星期」「周」的概念與日語相同,寫作Yob,但五行表示體系直接使用對應字訣的字母加連字符。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 - - - - - -

化學元素

標準希頂語的化學元素直接採用元素符號+常溫下物態的方式書寫,金屬寫作,液體寫作E,固體寫作S,氣體寫作6。在標準希頂語行文中,如遇到「鐵一般的意志」「金牌」等涉及化學元素但非化學術語的詞語時,可以按照漢字的本來讀音,寫作等。書寫燈民主共和國的法定貨幣單位「銦」時,也不能寫作,而應當寫作

1 1
H

2
He

2 3
Li

4
Be

5
B

6
C

7
N

8
O

9
F

10
Ne

3 11
Na

12
Mg

13
Al

14
Si

15
P

16
S

17
Cl

18
Ar

4 19
K

20
Ca

21
Sc

22
Ti

23
V

24
Cr

25
Mn

26
Fe

27
Co

28
Ni

29
Cu

30
Zn

31
Ga

32
Ge

33
As

34
Se

35
Br

36
Kr

5 37
Rb

38
Sr

39
Y

40
Zr

41
Nb

42
Mo

43
Tc

44
Ru

45
Rh

46
Pd

47
Ag

48
Cd

49
In

50
Sn

51
Sb

52
Te

53
I

54
Xe

6 55
Cs

56
Ba

57
La

58
Ce

59
Pr

60
Nd

61
Pm

62
Sm

63
Eu

64
Gd

65
Tb

66
Dy

67
Ho

68
Er

69
Tm

70
Yb

71
Lu

72
Hf

73
Ta

74
W

75
Re

76
Os

77
Ir

78
Pt

79
Au

80
Hg

81
Tl

82
Pb

83
Bi

84
Po

85
At

86
Rn

7 87
Fr

88
Ra

89
Ac

90
Th

91
Pa

92
U

93
Np

94
Pu

95
Am

96
Cm

97
Bk

98
Cf

99
Es

100
Fm

101
Md

102
No

103
Lr

104
Rf

105
Db

106
Sg

107
Bh

108
Hs

109
Mt

110
Ds

111
Rg

112
Cn

113
Nh

114
Fl

115
Mc

116
Lv

117
Ts

118
Og


數字

標準希頂語的數字有大小寫之分,大寫主要用於記賬和年份。數字和量詞之間用連字符-連接。

小寫數字
阿拉伯數字 1 2 3 4 5 6 7 8 9 0
希頂小寫數字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寫數字
字母 整數 小數 字母 整數 小數 字母 整數 小數 字母 整數 小數 字母 整數 小數
  1 0.00001   10 0.0001   100 0.001   1000 0.01   10000 0.1
  2 0.00002   20 0.0002   200 0.002   2000 0.02   20000 0.2
  3 0.00003   30 0.0003   300 0.003   3000 0.03   30000 0.3
  4 0.00004   40 0.0004   400 0.004   4000 0.04   40000 0.4
  5 0.00005   50 0.0005   500 0.005   5000 0.05   50000 0.5
  6 0.00006   60 0.0006   600 0.006   6000 0.06   60000 0.6
  7 0.00007   70 0.0007   700 0.007   7000 0.07   70000 0.7
  8 0.00008   80 0.0008   800 0.008   8000 0.08   80000 0.8
  9 0.00009   90 0.0009   900 0.009   9000 0.09   90000 0.9
  • 示例:-一百分鐘、-壹佰銦、. 0.01千米、RMB 零點零壹人民幣

大數詞

標準希頂語對於較大數字有來源於漢語的一套獨立的命名體系。

數字 表示 數字 表示 數字 表示 數字 表示 數字 表示 數字 表示 數字 表示 數字 表示 數字 表示 數字 表示 數字 表示 數字 表示 數字 表示 數字 表示
10  102  103  104  108  1012  1016  1020  1024  1028  1032  1036  1040  1044 

量詞

標準希頂語的量詞受到日語和俄語影響,種類繁多,加上本就存在的漢語數量詞,更是變得極為複雜,不過在使用時一般沒有限制,可以都說成「」(個),只有在部分語言類考試時需要用到量詞辨析。

山、橋  衣服  漢服、和服 
羊羹   
器皿  土地、屏幕  神龕、豆腐 
店鋪  魚乾  蕎麥麵、烏冬麵、掛麵 (乾麵)、(熟面)
詩、文章  華表、台基、旗杆  明信片、大鼓、帳篷 
鞋、襪子  剪子  筷子 
旗、算盤   鋼琴、筆記本電腦、計算機、床、沙發、機器、自行車 
飛機  毛巾、繩子、窗簾  電影 
被褥、蚊帳  刀劍斧錘鐮  房屋 
玩偶  領帶  海苔 
大炮   地墊、地毯、地板、榻榻米 
 眼淚  行李 
 魚籽  子彈 
小冊子  衣櫃、書  燈籠 
水壺、鍾  手袋  寺廟 
火車  電話  大廳 
 隧道  刺身 
事情  雨水  圖片、畫 
襯衫  神像  報紙、新聞 
比賽   磁帶 
斗笠   
椅子  屍體  
牌位   電梯 
驢、羊、兔子   人類、其他 

黏着詞綴

'd ~的、~地、~得 'l ~了 ' ~着

文法

標點符號

標準希頂語的標點符號有逗號(,)、句號(.)、問號(?)、嘆號(!)、引號("")、冒號(:)、連字符(-)、撇號(')八種。

逗號

句號

問號

嘆號

引號

冒號

連字符

連字符後連接的第一個語素無需首字母大/中寫,小寫即可。

撇號

撇號後的第一個語素無需首字母大/中寫,小寫即可。

單詞表

標準希頂語的單詞通常和現代漢語詞彙接近,可按字表構擬,但有一部分特殊詞彙,由於受到語言演化過程和文化傳播的影響,因此不再與現代漢語詞彙相同,學習者應當特別注意。這些詞一部分是對原有漢語詞彙的簡化或單語素化,一部分則是產生的新詞或引入的外來語。

特殊詞表
一般  一切  
外來語借詞表
二維碼 QR-sma 藍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