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严社区」:修訂間差異

出自希顶维基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少了一个“|”)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3 次修訂)
第5行: 第5行:
|image=希严竖.png
|image=希严竖.png
|简称=希严
|简称=希严
|活动地点=浙江省建德
|活动地点=浙江省“严州
|官方语言='''希严弟语'''、希音语、英语、法
|官方语言=未指定,但通用汉语、英语和希严弟
|领导人=一水合氨、巴别塔
|领导人=一水合氨、巴别塔
|口号=沟通农村孩子与现代文明
|口号=提倡学科竞赛,支持正义留学,消灭封建遗毒,助力家乡学子
|社训=博爱博知 日拱一卒
|社歌=《Les oiseaux qu'on met en cage》(笼中鸟)
|社鸟=大麻鳽
|人数=4人(2023年1月25日)
|代号颜色=417DC1(Tufts Blue)
|代号颜色=417DC1
|社区节=1月5日
|社区节=1月5日
}}
}}
希严社区是希顶社区在浙江西部成立的线下社区,以“探索农村社会,让更多乡村孩子走向现代社会”为宗旨,现有成员27人。
'''希严社区'''(希严弟语:{{lang|art-x-dhimer|Al Comina de Atalan ''Jiande''}})是由巴别塔、一水合氨在脱离“希建社区”之后成立的在建德市内活动的新希顶社区,以“提倡学科竞赛,支持正义留学,消灭封建遗毒,助力家乡学子”为口号,以润出建德为己任,利用希顶传递正能量。
==社区主要成员==

===巴别塔===
希严社区于2023年1月5日结社,结社时仅有一水合氨、巴别塔二人。一水合氨提前三年高考,准备冲刺清北;巴别塔为OIer,准备高考、留学一把抓,目标院校为Tufts。
出生于2007年11月,OIer,MtF,现就读于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儿时曾学习朝语,做过业余翻译,曾经对书法有一定兴趣;小学五年级接触程序设计后沉迷于此,后成为一名OIer,希望能去学习数学专业。与家庭有较大矛盾,通常矛盾由县城传统社会与巴别塔从小接触的网络社会的不洽导致。她正在探寻农村文明与现代文明间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城市对人性的影响。
== 希严成员 ==
一水合氨本应去杭州学军中学学习化学竞赛,但由于学军中学恶臭的自主招生政策,氨无缘学军(杭州城郊中考不统一,学生不能通过中考去城区学校,学军中学来建德进行自主招生,每年约挑选10人,但10人中至少9人有杭州户口),只能在家埋头苦干。

巴别塔为OIer,英语成绩极其出众。其父母在七年级时曾告诉巴别塔,九年级时英语单元测试和考试英语次次都是两个班第一名,他们便允许巴别塔去国际学校。巴别塔做到了,其父母却出尔反尔(并找出各种理由予以驳斥,简直无耻至极,究其原因还是封建所限),巴别塔只得走入国内的高中,接受高考的洗礼。但巴别塔是不屈服的,她放弃了奥赛,在网上下载国际学校使用的教材,抓住一切机会决心进入美国的{{ruby|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学习,为了纪念她在结社时的巨大贡献,希严社区的代表色为<samp style="background:#417DC1;color:white">#417DC1</samp>,即Tufts大学的代表色。

另两位成员也受尽了县城的屈辱,加入希严社区。
==希严活动==
# 希严社区结社日为1月5日,这也是希严社区的社区节,这一天里希严人必须使用蓝笔写字。
# 希严社区会对成绩好但家里不支持自己想法的建德人予以帮助。
==如何加入希严社区==
# 如果你是杭州七县市出生,并且考上学军中学,在学军中学就读期间拿到了五大学科竞赛的奖项,申请Tufts University并被录取,则你在Tufts就读期间可以向希严申请一个荣誉名额。
# 给希严社区用任何方式写申请书,只要是建德学子,愿意学习,文化课好,都可以进入希严。
[[Category:希顶线下社区]]
[[Category:希顶线下社区]]

於 2023年9月14日 (四) 22:57 的最新修訂

希嚴社區

簡稱 希嚴
活動地點 浙江省「嚴州市」
官方語言 未指定,但通用漢語、英語和希嚴弟語
領導人 一水合氨、巴別塔
口號 溝通農村孩子與現代文明
社訓 博愛博知 日拱一卒
社鳥 大麻鳽
代號顏色 417DC1
社區節 1月5日

希嚴社區是希頂社區在浙江西部成立的線下社區,以「探索農村社會,讓更多鄉村孩子走向現代社會」為宗旨,現有成員27人。

社區主要成員

巴別塔

出生於2007年11月,OIer,MtF,現就讀於嚴州中學新安江校區。兒時曾學習朝語,做過業餘翻譯,曾經對書法有一定興趣;小學五年級接觸程序設計後沉迷於此,後成為一名OIer,希望能去學習數學專業。與家庭有較大矛盾,通常矛盾由縣城傳統社會與巴別塔從小接觸的網絡社會的不洽導致。她正在探尋農村文明與現代文明間發展的可能性以及城市對人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