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呂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
希呂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 | ||
國旗 | ||
簡稱 | 希呂國/焒 | |
代國歌 | 希呂字母歌 | |
官方語言 | 希呂語、希頂語、西班牙語 | |
主要區域語言 | 美洲漢語、葡萄牙語 | |
主體民族 | 印歐混血種人、白人、黑人、希呂印第安人 | |
主體宗教 | 天主教、無宗教信仰 | |
政體 | 一黨制社會主義共和國 | |
國慶日 | 3月3日 | |
法律體系 | 大陸法系 | |
首都 | 希呂城 | |
最大城市 | 希呂城 | |
貨幣 | 希呂通用鋁元(UAY)、希呂通用鋁分(UAC) | |
時區 | 巴拿馬時間(UTC-5) | |
人口 | 1.3503億(2023年) | |
面積 | 1980000平方千米 | |
人口密度 | 68.2人/平方千米 | |
總GDP | 15.02萬億鋁元(2023年) | |
人均GDP | 11.12萬希呂通用鋁元/人(2023年) | |
紀年法 | 公曆 | |
行車方向 | 靠右行駛 | |
電話區號 | +21 | |
前身 | 大哥倫比亞共和國 |
概要
希呂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英文:Socialist People's Republic of Infinite Shidinn[縮寫:SPRIS],希頂語: ,希呂語[聊天字母]: d_x l_l uX VE` MA yE V m_m g_dH h_o g_7,簡稱「希呂國」或」希呂」,一字簡稱「焒」),是地跨南美洲與北美洲的主權國家,首都與最大城市為希呂城(位於otl的波哥大),國慶日為3月3日[1]。
地理
希呂國的領土相當於OTL世界線的巴拿馬、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委內瑞拉的西北半部分。西北與中美社聯相接壤,東與圭亞那相鄰,東南與清雲連接,南方與二塔一衣帶水。
全國只有一個時區,即巴拿馬時區(UTC-5)。
歷史
前殖民時期
1000年左右,印加帝國北擴到今希呂國區域,統一了在此零星散布的許多印第安人政權,與此同時,美洲的印第安人創造了一種政治制度,為金字塔型的結構,塔頂為首領,這種制度在如今的希呂國區域內存在了一段時間,印加帝國的北擴並沒有影響到這種制度。哥倫比亞共和國的土著居民——奇布查族印第安人,他們用木製和石制的工具種植玉米、木薯等農作物,織棉布。
1410-1423年,大明帝國訪問印加帝國,進行貿易並建立外交關係,漢語漸漸在大哥倫比亞區域傳播開來。
在漢語傳播之前,大哥倫比亞只有語言,沒有文字。15世紀中葉,隨着漢字的推廣,漸漸出現了一種類似萬葉假名的拼寫印第安語言的方式,成為後來希呂字母的雛形。
殖民時期
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北明在巴拿馬瑪雅政權和印加帝國都未波及的地方建立殖民地,鄭和為便利航運,提出開鑿巴拿馬運河,但進行至一半便因為西班牙人擊敗明軍而告中止。
1535年,西班牙殖民軍進入巴拿馬以及哥倫比亞內地,擊敗了北明軍隊,並於1536年建立波哥大,從此哥倫比亞淪為西班牙殖民地。西屬哥倫比亞殖民地最初屬秘魯總督管轄,1718年西班牙王室在波哥大設置新格拉納達總督後,由該總督直接統治。
1719年,西班牙提出重新打通巴拿馬運河故道,以便利航運。1727年,巴拿馬運河通船,可供當時的兩艘大船並排通過。
哥倫比亞在西班牙殖民統治下,印第安人受到殘酷剝削,土生白人也遭受種種壓榨,其中開鑿巴拿馬運河故道就強征印第安人無數,更有不少通過三角貿易賣來的黑奴葬身此地。印第安人不斷發動起義,土生白人也於1781年舉行過新格拉納達市民起義等民族起義。
1810年7月20日,哥倫比亞共和國宣布獨立,後遭鎮壓。
1811年11月,哥倫比亞各地代表在波哥大組織國會,成立了新格拉納達聯合省政府,並於11月11日宣布獨立,後多次爆發內戰。在1812年底,哥倫比亞在形成政體的爭論中爆發內戰。1814年,哥倫比亞再一次爆發內戰。1819年8月7日,玻利瓦爾領導起義軍在博亞卡戰役大敗西班牙殖民軍,8月10日攻克波哥大,從此結束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
資本主義大哥倫比亞共和國時期
1821年哥倫比亞與厄瓜多爾、委內瑞拉、巴拿馬組成大哥倫比亞共和國。
最初無「希呂人」這一概念,希呂人是在民族融合與擴散及希呂語的傳播中逐漸形成的一支操希呂語的民族。
瑪雅皮欽語出現於 19 世紀末葉。此時剛剛潛滋暗長的聯合果品公司假意消除殖民影響,禁用漢語及羅曼語,瑪雅皮欽語由此發展起來。由於音系十分繁複,拉丁字母不夠用,當地人就根據先前拼寫印第安語言的文字大幅度簡化,造出部分新字母混用。但直到希荊語傳來後,才加以整理,並繼續增加字母,形成希呂字母表。
表示拉丁字母沒有的音素的字母發展為真字。少量表意/速記成分發展為符字和湊字。
希荊國建立後不久,愛沙尼亞人在西亞學習希荊語,並將其帶回愛沙尼亞,得到廣泛傳播。
數年後,愛沙尼亞人在傳播希荊語的過程中逐漸達成共識,繼續擴充字母,確立了語法,早期希呂語雛形形成。
1999年,希呂語被愛沙尼亞官方承認,正式成為希頂語的一種方言,地位得到提升,希呂語在經商過程中開始向外擴散。
2008年,白令國設立希呂自治區,希呂語者逐漸向白令希呂自治區聚集,因經商,往來於巴拿馬運河與呂宋之間。
社會主義大哥倫比亞共和國時期
2010年,聚集在巴拿馬的希呂人秘密建立希呂共產黨,目標是解放哥倫比亞希呂區與白令希呂區。
2012年中,白令解放遭到挫折,解放重心轉移到哥倫比亞上來。
2014年年末,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發生社會主義革命,希呂共產黨聯合哥倫比亞共產黨共同解放哥倫比亞。
2015年3月3日,兩黨共同建立社會主義國家,國名仍稱大哥倫比亞共和國。
建國後,由於希呂語的普及,希呂共產黨逐漸占據多數地位。
2021年6月13日,哥倫比亞共產党進入解散程序,其餘成員加入希呂共產黨。
希呂國時期
2021年6月27日,解散程序完成,國名改為希呂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
2021年8月3日,波哥大改名希呂城。
反LGBT政變後時期
2022年12月16日,希呂共產黨內部發生反LGBT政變,遺蹟被驅逐往神聖藥娘帝國。
另見
注釋
|
- ↑ 即otl遺蹟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