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希頂三角」與希頂世界觀中人類文明的興衰

出自希顶维基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 本頁內容經審閱,質量基本達標,擬選定為【典範條目】。具體要求參考:維基典範條目及標準文檔。本內容還將進一步將經由社區成員討論篩選,核實達標方可「入典」,並擇優選入期刊。祝內容作者再接再厲,貢獻更多高質量的條目。審閱者:Raymond ***

作者

第一作者:林技夸
第二作者:YSPKPQZ
通訊作者:荊哲

摘要

眾所周知,希頂語有45個標準字母,而45是一個三角數,故可以將45個字母排成金字塔的形式。我們可以將所有45個字母安排入三角形中,並從中看出希頂文明的發展過程以及不同發展路線的分岔。

關鍵詞

正文

一、前言

眾所周知,希頂語有45個標準字母,而45=1+2+……+9是一個三角數,這不禁讓人想到,可以將45個字母排成金字塔的形式,每一層分別代表不同的含義。根據YSPKPQZ(2021)[1]關於希頂字母含義的理論,最上層應代表創世之初的「神」——或者說虛無——即希頂字母。依此進行下去,我們可以給所有45個字母均安排入三角形中,並從中可以看出希頂文明的發展過程以及不同發展路線的分岔。

二、希頂三角全貌

希頂三角
改變   適應 第一行
↙     ↘ 第二行
第三行
織   耕 第四行
↙     ↘ 第五行
第六行
規範 放任 第七行
第八行
第九行

三、逐層解釋

1. 第一階段(第1→3行)

首先是第1行唯一的字母,也是黃雀飛先生獨立發現[2]的希頂最神聖[1]的字母。這個字母對應的含義是復原符號[3][4],故對應的是一個創世的原初概念,代表一切的開端,更類似於「老天爺」「太極」「渾元」這種概念,而非亞伯拉罕一神教那樣具體的神、或者中國文化中的各種「牛鬼蛇神」。這樣的字母,放在最上面的頂端,當之無愧。

到了第2行,字母也增加到了兩個——此時正如「太極生兩儀」般,最原初的創世開始向左右兩個方向分別演化。人們開始意識到兩件事,並且產生了最初的兩個方向,而這兩個字母正是對這兩個方向的一個指示。

首先是右邊的,它的含義是自然現象[3][4],這便是這兩件事中的第一件——適應自然。這也是生存的基礎——必須先適應這個環境並生存下去,再談改造和發展。有趣的是,這個字母同樣是整個希頂字母表中的首個字母,這或許意味着,在一切的開始之前,自然是先導條件吧。

然後左邊的,則代表着第二件事——改造自然。在希頂語中,代表火,而這個火在希頂文化中有着特殊而神聖的含義:人類的文明誕生的標誌是對火的利用,這是人類開始改造自然的關鍵轉折點;而這個火也代表希頂文明之灯(它也是 的首字母)。而改造自然,同樣也是人類一步步走到今天必不可缺的一環。

適應和改造,這兩極本身就是統一而又對立的。一方面,前面說到,我們必須在適應的同時改造,才能在生存下去的基礎上往上發展;另一方面,適應是被動、保守的,而改造是主動、激進的,在面對某一件具體的事情的時候,一定是以兩種方式中的其一為主的。而以哪一種方式為主,便產生了從原初的頂端向下走時的兩個不同方向——一般來說,「左」代表激進,而「右」代表保守[5],所以在希頂三角的第一階段,我們令左邊代表以改造為主的方向,而令右邊代表以適應為主的方向。而兩個字母,由於它們的象徵意義,便放在第2行,作為這兩個方向的指路牌。

接下來的第3行,應該有三個字母,而它們從左到右分別是。仍然是先從最右邊開始,最右邊的代表的是水。眾所周知,水是絕大多數生物體內的主要成分,也是人在自然中依賴的成分。而這個「水」,在希頂三角中,象徵的是「自然人」,即人類一直往「適應自然」的方向走到第3行時的結果。而這個「自然人」,可以理解為尚未進化的原始人,類似南方古猿的概念。

而最左邊的,含義是語言。而語言則人類開始產生文明和社會、開始改造自然的關鍵性標誌。《聖經》中提到的巴別塔[6],便充分地反映了這一點。所以,「語言」在希頂三角中,象徵的是「社會人」,即人類一直往「改造自然」的方向走到第3行的結果。

中間的呢,在希頂語中的本義是「口聲」[3][4],即各種擬聲詞和叫聲。可以看出,這個象徵着「叫聲」的字母,既繼承了自然人「本能」的屬性,同時又是社會人「語言交流」的雛形。可以看出,這個字母處於「自然人」向「社會人」過渡的中間狀態,故正好可以放在第3行的中間。

縱觀希頂三角前三行,可以看出是一個希頂文明從最原初的混沌中初步成型並分化出人的「社會」屬性及「自然」屬性的一個過程。同時,我們觀察希頂三角的前三行,可以發現一些秘密——從最頂端的出發,先向右下再向左下走,所經過的三個字母,在希頂三角中呈迴旋飛鏢形排布,而它們正好可以拼成那個原初之神的字母名稱——-;同樣,第二行的與第三行最右邊的E正好可以組成表示自然的字母表首個字母的舊稱——-[7](現已改成-[8])。不得不說,希頂之玄,妙不可言。

2. 第二階段(第4→6行)

從第4行開始,上面的抽象概念開始進行具象化。第4行的四個字母,從左到右分別是,分別代表人類文明發展最原始的階段——小農社會的四個基本要素:勞動、紡織、耕作、土地。

仍然從最右邊講起。最右邊的,代表的仍然是比較傾向於「適應自然」的要素——土地。土地是人類進入農耕時代後,除水外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可以說,離開了水,人一刻都堅持不下去;而離開了土地,人類也會很快堅持不下去。

然後是最左邊的——代表的是改造自然的具象化過程,即勞動,可以看作是創造價值(「無差別的人類勞動」)[9]的過程。這自然也是推動文明往前發展的最主要的動力。但是這裡的仍然算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任何有可能推動人類文明向前進的行為,都可以算作「勞動」。

於是,剩下兩個在第4行中間的字母——,便代表在農耕時代人類最主要,也是最常見的兩種具體勞動形式,即耕作和紡織,分別滿足原始人類的兩種需要——吃飽和穿暖。由於耕作是更貼近自然(土地)的勞動,而紡織則是比耕作更進一步的對生活環境的改造,所以的左邊。

對於第4行來說,左右相鄰的字母關聯是很緊密的:耕作需要依賴土地,而在耕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產生了紡織,進而進行更一般的勞動。同樣,其與上面第3行的相鄰字母,同樣有緊密關聯:的上面是,代表水土養人;的上面是,代表口聲和表達讓人類初步進入農耕社會的初步分工,為下一行的性別概念分化奠定了基礎;而的上面是,代表語言的產生促進了勞動效率的提高。

有趣的是,第2行最左側的,最3行最左側的兩個字母,以及第4行的所有字母,正好是組成希頂語名稱 的七個字母。

接下來的第5行,講述的是耕和作、兩性分工的分化,基本是承接了第4行的原始農業社會的四大要素。注意,從這一行開始,每一行的左和右都基於上一行的排列被重新定義了,而不再間接繼承「改造」和「適應」的本意。

由於原始農業社會大多採用男耕女織的方式,而「耕」本身是更貼近「自然」和「土地」的含義的,「織」而更貼近抽象的「勞動」,故我們將代表「耕」的產物——食物,以及代表「耕」的主體——男人放在第5行的右方,而將代表「織」的產物——衣物,以及代表「織」的主體——女人放在第5行的左方。由於男女要組成家庭才能產生下一代,從而使人類生生不息,因此代表男人的和代表女人的要放在靠內的位置——而它們的中間,即第5行的正中心,正是代表着房子和家庭的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是整個希頂字母表的第二位,承接於代表自然的。這說明,家庭概念作為社會最初的小單位的出現,是人類脫離「自然人」進入「社會人」的重要標誌。同時,它處於整個希頂三角最中間一行的最中間的這一特殊位置,也意味着這一行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混沌初開,人類從原始社會進入農耕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初步形成。而這一行,也奠定了整個希頂三角中部「男右女左」的基調。

然後是第6行。這一行包含了六個字母,將從社會的形成後分化出更豐富的元素。先從最中間的房屋開始。進入農耕社會後,家庭需要居有定所,所以在的下面兩個位置中,必然有一個需要放置代表「居所」的字母——在希頂語中,代表的是部首「宀」和「冖」,即「覆蓋」。而這個字母在整個三角中,代表的含義是,家庭有了居所,不再風餐露宿。

而第6行整一行都是圍繞着這個展開的。首先是建房子的材料,在較為早期的時候,人類的房屋多數是用木頭()和石頭()做的,而這兩者,很大程度上需要在山()上開採。這些工作,大多比較苦累,需要較大的力量,故多數由男性角色來分擔,故這三個字母放在的右邊。其中在含義上,最遠,因此排列在最右邊;和含義最相近的是,故第6行從的右邊開始從左到右依次為。有趣的是,這三個字母也和上一行的相鄰字母有着很大的聯繫——搬運木頭()和石頭()的工作由力量較強的男性()承擔,而有石()有山()的地方正是男性耕作從而製造食物()之處。

而在的左邊,則凝結了女性愛美的天性。人類在吃飽穿暖以後,開始有更高的追求,其中就包括了對美和藝術的追求。隨着生產力發展,衣物在滿足禦寒的基本需求以外,還有了審美價值。而審美,則和五官()有關。同時,漂亮的石頭和寶石(),也可以增添審美價值——不僅僅可以點綴衣物(),還可以點綴房子()。於是,這兩個與女性追求美有關的字母,便以這種方式排列在了的左側。

縱觀中間三行,這個過程代表的是希頂文明從誕生之初的原始文明,逐漸發展壯大,初具規模,漸漸有了多種元素參與的過程,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為最後三行發展到「結局」奠定了基礎。

3. 第三階段(第7→9行)

從第7行開始,隨着文明的發展,概念將進一步地具象化,而「左」和「右」兩個方向也不再代表中間三行的耕織,而是像下面看到的那樣被再次賦予新的含義。

還是從上一行中間的開始。隨着社會慢慢發展,房屋不再只具有居住的作用了,各種居住以外用途的建築物開始慢慢湧現——手工廠、工廠、辦公樓、學校、醫院、政府機關部門、監獄、實驗室等等,不一而足。而希頂字母,代表的便是「場所」之意,為(住房)的升級版,故放在第7行靠中間的位置,的下方——具體放在第幾個,需要看左右兩邊的情況。

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這個從一路衍生下來的表「地方」之意的一系列字母,最終將會發展成為希頂三角下半部分「左」和「右」兩種發展的可能性、或者說兩個不同的由希頂文明派生而來的子文明的分水嶺。而「左」和「右」在最後三行的含義,也將由第六行的字母承接而來。

和之前一樣,我們同樣從右邊開始。在上一行,(住房)的右邊是住房的原材料——(木)和(石)。在文明逐漸發展、生活逐漸富足的同時,構成住房的原材料,也逐漸擴充為裝飾各種建築——或者說是院子的一些景觀,當然,也包括了一些自然環境的事物。這些景物包括:(竹林)、(花草)、(水裡游的)、(天上飛的)。其中竹林和花草算是離中心比較近的,同時和(樹木)關係也較為緊密——蘇東坡曾說過,「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10],故更靠近的位置。而相比之下,水裡游的魚兒們()距離會稍遠一點,而天空廣闊自由飛的動物們(),就當然離得最遠,在最右邊了。

然後是的左邊,人類原始的審美(在上一行被總結為了五感和美玉)隨着文明階段的發展,逐漸系統化,成為藝術,或者說是文藝,對應的希頂字母是——這個字母,正好可以放在的下面、的左面。

那第7行最左邊應該是什麼呢?有了文藝,就有對外交流的需要,而這種需要,應該通過交通工具()來實現,而誕生的文藝,也需要通過交通工具來傳播。故第7行最左邊,應該填入的字母是——相對應的,第8行最左邊,則可以放入「交通」這一動作本身——。「絲綢之路」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我國的河西走廊,有着大量的藝術珠寶,如莫高窟等。

可以看出,到了第7行,左右兩側的含義重新發生了改變,左側隱約有「通過文明改造自然」之意,右側隱約有「放任自然影響文明」之意——這和前三行形式上有點類似,但本質上依然是不同的:前三行的左右兩側是同一個硬幣的兩面,沒有好壞之分;而此處的左側有積極調節之意,右側有消極放任之意,變成了兩種背道而馳的選擇,而不再是一體兩面。

到了第8行,作為倒數第二行,社會將發展為類似現代的高度分化形式,左右兩側的分離與隔閡將更為突出。首先是由延伸出的作為「阜邑」、地形之意,客觀上地將不同發展方向的希頂文明分隔開,從而產生隔離;而作為「圍物」、包圍之意,也將更進一步地隔開兩個發展方向。由於的「阜邑」有聚落之義,和(文明)含義更為相通,而的「圍物」有園林之義,和(竹林)含義更為相通,故將放於的左下方,放於的右下方。可以看出,這兩個字母已然成為第8行的「分水嶺」,左右兩側在此徹底分道揚鑣。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右側。隨着科技的發展,生態環境(竹、草等)逐漸被(金屬)等工業產物取代,而這些工業產物將產生廢氣和廢液(),而這些廢氣廢液反過來也將影響、危害到其上方(植物)和(水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社會財富也將極度集中,進入蒸汽朋克、賽博朋克時代,人們首先在心智()上會產生擔憂、憤怒等問題,如果問題進一步地惡化,甚至會產生一系列的極端情緒()、社會矛盾,從而內心再也不能像上方的鳥兒()一樣自由發展、暢想未來了。當然,這也在隱喻黃雀飛的遭遇。可以看出,對於右側的希頂文明來說,這一行將是關鍵的轉折點——從美好的自然環境迅速惡化為蒸汽朋克、賽博朋克式的高科技低生活。究其原因,而是在於其「放任」的選擇上——放任一切,包括技術的發展,而不加以人文的規範化。

而左邊,又是另一副光景。隨着文化和科技的齊頭並進,社會有序地發展,上方的(交通工具)和(人文)共同發展為廣泛意義上的工具():人們知道,工具應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工具就應該是為人所用的,人,才是目的。同時文明和交流的需要,使得交通()也變得發達了起來,聚落和城市()之間可以通過交通()工具()直達,不需要再費力地跑了起來了。一切都因為對技術的發展加以人文的規範化,在工業文明中時刻反思自己,而井然有序。

臨考驗和挑戰,一切都將要有個結果。不同於前面從中間到兩端的講述順序,作為最後一行的結果,我們將從兩端開始從中間講述。

右邊的「放任」文明,由於人們的心理()已經極度不健康,人們將脫下一切文明的外衣,如野獸()一般,回退到最原始的叢林法則。而由於過度放任工業的發展而放棄治理環境,蟲害()等各種災害將降臨於世,肉體()將飽受創傷,弱「肉」強食,人們奔走相告(),國象大亂,秩序蕩然無存。同時,大量的瘟疫和死亡都將發生(),人們只能寄希望於鬼神。這個「放任」的希頂文明,註定走向毀滅。

左邊的「規範化」文明 ,由於人文這一最重要的因素對技術、工業、社會的各方面的約束,一切諸如「皮毛血骨」()的被丟棄之物並沒有被廢棄,而是會得到回收和利用,甚至通過其上面的(交通)將一地的冗餘之物填補另一地的空缺。同時,牛馬等家畜()不再僅僅是食物或作為交通()工具()而丟棄,而是圈養起來發展畜牧業,追求可持續發展。另外,規範化的文明也將有居安思危的意識,為了防止他國從邊境()處的入侵而將工具化為武器(),布署於邊境()之旁。這個「規範化」的文明,必然會欣欣向榮地發展,留存下 的種。

在兩種文明、兩「國」交界之處,則是一個涇渭分明的邊界(),也可以理解成「國界線」。其一側是因為有人文的介入而發展得井然有序,而另一側則是因為放任發展而變得一團混亂。這最後一行,便是希頂文明發展的結局。

四、整體解釋

縱觀整個希頂三角,我們可以看出一些整體方面的結構。具體詳述如下:

1. 分層結構和左右的含義

我們可以看到,在整個三角中,「左」和「右」的含義將隨着發展的階段而不斷地動態變化中:第一階段(1→3行),「左」和「右」兩個方向分別意味着對自然的改造和適應,兩者不可或缺;到了第二階段(4→6行),由於原始農耕社會的定型以及性別分化的產生,「左」和「右」兩個方向意味着的則是社會分工的分化,同樣兩者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到了第三階段(7→9),「左」「右」兩個方向則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左邊是有人文的因素加以調控以讓一切發展得井然有序,而右邊則是放任技術、資本等的增長,進入蒸汽朋克、賽博朋克以至於毀滅。

可以看出,前兩個階段的兩個方向是沒有褒貶之義的,反而兩邊都不可或缺;但是第三個階段的兩個方向有着明顯的褒貶。這是因為,對於前幾行來說,無論字母在左邊還是右邊,對於希頂三角整體來說,事實上都是在「中間」,都離中軸線不太遠,都是較為核心的主要部分,故皆為不可或缺;而對於最底下的兩行來說,左右兩個方向的差異才越來越明顯,從而走向不同的結局。

2. 兩種發展方向的分界線

希頂三角中下部的分界線
改變   適應 第一行
↙     ↘ 第二行
第三行
織   耕 第四行
↙     ↘ 第五行
第六行
規範 放任 第七行
第八行
第九行

可以看出,從第五行的開始,一直到最底行的為止,逐漸演化出了一條分水嶺,而它從第7行開始,更是將左右兩邊的環境隔離開,從而使兩個希頂文明的分支走向不同的結局。而有趣的是,這條分界線本身從上到下,也是一個「家」的發展過程——從一開始只用於容納小家的(房屋)、(住宅),到用於各種功能的建築物和場所,再到聚落(村、鎮、城市等)和(田野、園林等),最後則是(國境線),也可以理解成國家。這是一個隨着時代發展,人類的社會性從小家到大家,「家」的概念逐漸延伸和完善的過程。

3. 中心三角

對於9階的三角來說,其第5行最中間的一個、第6行最中間的兩個和第7行最中間的三個,組成的三角正好位於整個三角的正中心。而對於希頂三角來說,這個「中心三角」則是:

希頂三角里的中心三角
改變   適應 第一行
↙     ↘ 第二行
第三行
織   耕 第四行
↙     ↘ 第五行
第六行
規範 放任 第七行
第八行
第九行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位於希頂三角正中心的小三角,描述的正是「家庭」這一小環境本身——首先是代表家庭本身的,然後是代表房屋基本功能的,最後是用於建築材料及院內裝飾的幾種植物[10]。這意味着,「家庭」這一概念,處於希頂文明最核心的位置,也是希頂文明承上啟下、從神創至發展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樞紐。

4. 三組「中線」的對立

事實上,如果仔細分析這一個希頂三角,還可以看到三組有趣的「中線」對立,也就是三角形的每個頂點和對邊中點的對立,即。它們實際上也是有深意的,而這些深層含義,實際上與希頂文明兩種發展方向給我們的啟示是一致的。

希頂三角的三條「中線」兩端
改變   適應 第一行
↙     ↘ 第二行
第三行
織   耕 第四行
↙     ↘ 第五行
第六行
規範 放任 第七行
第八行
第九行

首先,代表的是創世神和惡魔的對立,也可以看作是天使與魔鬼、誕生與死亡、創世之神和迷信鬼神的對立。位於整個三角的頂端,代表神聖;而位於整個三角最底端的中心,代表災厄。而這一組對立的深層含義是,上天()給人們創造的文明,不是讓人類對鬼神崇拜、對病死()置若罔聞的。在危機到來時,崇拜鬼神並沒有什麼用。

然後是,代表的是衣物和野獸,或者說文明和野蠻、進化和的對立。位於整個三角左邊的中點,代表衣物和修飾;位於整個三角的右下端,代表獸性和原始。野獸都是不穿衣服的,而人類的衣物除了避寒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塑造文明本身,而避免被獸性淹沒。這一組對立的深層含義是,精神文明發展到一定高度時,應多思考為社會帶來進步,而不是退化為獸性的本能,衣物反而未被正確利用。

最後是,代表的是食物和廢棄物的對立。位於整個三角右邊的中點,代表食物,泛指易被利用的所有物質部分;而位於整個三角的左下端,代表廢棄物,泛指難以被利用的其他物質部分。這一組對立的深層含義是,生活富足的同時,多餘的部件即使不能食用也不應廢棄,而是應該回收利用;而一些看似「無用」的事物,如一些瀕危的物種或文化等,不應令其自然消亡,而是應該規範起來並建立合理的制度。

五、總結

本文我們總結了45個標準希頂字母通過字母含義排列成9階三角陣的方式,給出了充分的證據證明這樣排布的意義,並希望能成為「希頂三角」的標準排布方法。

參考文獻

  1. 1.0 1.1 YSPKPQZ,每日一字母第七十三期:希頂語14號字母名稱分析,2021
  2. 黃雀飛,神奇的禮物,希頂字母:,30年前半夜歸來的驚喜,2019
  3. 3.0 3.1 3.2 黃雀飛,希頂字母如何表達部首,2020
  4. 4.0 4.1 4.2 黃雀飛,希頂字母和漢字部首對照表,2019
  5. Realms of memory: conflicts and divisions (1996), ed. Pierre Nora, "Right and Left" by Marcel Gauchet, p. 248.
  6. 佚名,《聖經·舊約·創世記》,第11章
  7. Raymond,揭秘「希頂語」,2020
  8. 黃雀飛,修正後的希頂字母表,2020
  9. 卡爾·馬克思,《資本論》,1867
  10. 10.0 10.1 蘇軾,《於潛僧綠筠軒》,1073